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参与者,广西在推进"一带一路"全面实施,尤其是与东盟国家深度合作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广西口岸的功能得以发挥但效果受限,在发展中面临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通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走私和毒品犯罪形势严峻以及中越关系等挑战。广西口岸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沿边沿海各方面物流资源,发展出口加工产业,培养口岸发展人才,加强与越南等国的民间沟通。  相似文献   

2.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12,(1):1
正2012年1月11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在合肥市主持召开2011年皖江示范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通报了2011年皖江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成绩,并就有关问题与新闻媒体进行了沟通。据介绍,两年来,皖江示范区狠抓招商引资,完善政策规划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科学承接水平,品牌效应加速显现,外来投资、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产业升级态势初步显现,工业投资结  相似文献   

3.
<正>成办函[2015]4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沟通与协调,统筹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对成都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更名和调整召集人及部分成员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将成都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为成都市通信基础设施暨"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并将"宽带  相似文献   

4.
苏海新 《传承》2011,(20):80-81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转变,促使其文化消费成为农村显性的、现实的需求。国家政策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奠定理念基础、产业基础、物质基础、智力基础,国家采取"文化下乡"、文化传承人等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政策以及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就必须完善国家政策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覃荣化 《当代广西》2012,(21):46-46
今年以来,河池市金城江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就工业发展状况深入反思、查找不足,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建设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努力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性,奋力实现赶超跨越。做大做强工农商旅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建设现代新型工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锑、铅、锌、锡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业,着力打造世界"锑都"。以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建设为主战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全力推进"五网"建设大会战,加快构建通达通畅的交通网、稳定可靠的能源网、泛在先进的信息网、高效便捷的物流网、功能完善的地下管网,"五网"建设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发展质量和效益,基本建成有效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同时,紧盯国家政策投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建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等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智慧物流体系,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云经济"被偶然引爆的背后有着必然的原因,包括我国长期的政策引导、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完善等。同时,"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芯片产业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硬件产业不断突破短板,也需要"云经济"相关产业不断提升标准化、安全性和合规性水平,以确保用户敢用、能用、爱用。  相似文献   

8.
正7月3日,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启动大会在贵港市举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总投资约6303亿元。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指出,举全区之力开展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沿江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涵括南宁、柳州、梧州、贵港、来宾、百色、崇左沿江7市的西江经济带,不仅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成绩和现状;论述了信息产业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制约信息产业支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发挥信息产业支撑作用的对策建议:采取将信息产业重点领域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信息产业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国产化装备政府采购指导政策、将装备自主产品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乡村生态环境严峻等问题突出。对此,应树立以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的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经济永续发展的理念。为实现永续发展目标,应完善"全景产业链",强化乡村绿色基础设施载体与支撑功能,加强乡村产业规划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乡村产业经济的扶持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扩大彼此利益的契合点,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建设,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加快自贸谈判进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使中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G20圆满地实现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合作筑牢根基的预期目标,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广阔战略视野和博大气度胸怀。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产业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难题亟待破解。对此,该文认为应以市场引领和政府干预双轮驱动,把握好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以市场力量推动资本流通、产业聚集、信息流通、人才流动和产业转移;以政府力量推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政策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中上游地区应以工业化为重点,下游地区应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赵纯  和沁  许健  李雪峰  蔡雯 《思想战线》2011,37(5):122-123
10余年来,云南省丽江市文化旅游产业经过创新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了独有的"丽江模式"。但也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随着2009年5月云南省成为我国第一个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丽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应紧抓此契机,抓好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及投融资环境;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当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丽江市一定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4.
刘会荣 《乡音》2012,(8):16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开始实施,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进入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都需要大量建设用地,但目前下达各地的用地指标严重制约了河北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建议:1.落实冀政〔2010〕90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设区中心城市的省级聚集区每年可安排2000亩,县域省级聚集区每年安排1000亩,集中用于区内重点项目建设"的鼓励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经济要靠项目拉动,发展要靠项目支撑。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谋划了一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攒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一个地方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重大项目建设是"牵引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区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为加快转型、动能转换、跨越提升撑起坚实的"脊梁"。  相似文献   

16.
疫情防控催生了"宅经济"业态。"宅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宅经济"产生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抓住"宅经济"发展的机遇,需要继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创新数字平台企业监管,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宅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屿 《小康》2012,(10):102
正云和继续坚持和提升"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积极打造"产业名城、童话名城、@化名城、生态名城、幸福名城",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小康》:当年云和何以提出"小县大城"的发展思路?张建明:确定"小县大城"的概念是在2001年。云和是一个欠发达山区。当时已出台一些扶贫政策,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但这样扶贫不如把农民转移出大山,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目前《意见》的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通过积极争取,南疆三地州一批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涉及民生问题的政策支持,已经启动实施。国家在"十一五"后三年将对新疆少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农村农业产业日益面临着衰败与边缘化,农村逐渐空心化,针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以及学界都开出了药方。学界目前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种是以资本主导的绅士化的道路,另一种是自治型的草根化的道路。莫干山民宿产业的发展则为乡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一条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的路径。在莫干山的乡村社区建设中,民宿产业何以成为切入点、相关主体如何行动、他们的行动有何特征?本文从市场、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互动机制来探讨其过程。莫干山的社区产业营造,是以"洋家乐"的市场驱动模式为开端,外国人首先在莫干山开始经营民宿,并带来了民宿热;政府发现了生态旅游的契机后,在生态保护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与规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的作用下,莫干山村民踏上民宿热的浪潮,在社区精英的带领下,成立"探庐者"民宿联盟,并激活社区资源,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这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开始兴起。所谓工业园区.是指人为划定一空间范围。政府或其他开发主体在这个空间范围内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制定各项有关政策,改善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形成相对优势的产业区位条件,以实现地区开发、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项政策目标的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