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无疆界     
吴强 《友声》2013,(3):28-28
<正>中日文化交流,大唐盛世已开先河。中国的鉴真和尚携众弟子东渡日本,成为中日历史上文化交流一段佳话。今天,在中日邦交40周年之际,我作为艺术家有幸随中国·友好艺术交流院艺术访问团前往日本进行交流访问。要说亲临日本,近距离感受那异国他乡的风土民情,我还  相似文献   

2.
历史问题,中日关系中的不安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之间的交往历史是很悠久的,一般所说的历史问题发生在近代,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历史问题也是指这一时期。19世纪中期,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各国都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军事与政治压力,被迫打开国门,面临着成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而日本摆脱危机后,却用西方列强的方式对待东亚其他国家:将朝鲜强行变为其殖民地,并对中国进行了野蛮的侵略战争。战后,是否承认战争的侵略性质和接受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是否承认日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8,(1):80-81
2007年11月28日-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对日本进行了4天的友好访问。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肖新年少将担任指挥员,随访官兵340多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历史上首次访问日本,标志着中日两国在防务领域的交流掀开了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杨彪 《学习与实践》2012,(7):134-140
当代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20世纪早期中国的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很强的用自身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的特点,有意或无意地透射出其背后的预设立场,这些立场体现了日本比较主流的中国观和历史观。在具体了解日本历史教科书相关记述后,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日本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架设起中日理解的桥梁作用呈现弱化的态势。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记述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中日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新闻闪回     
<正> 外交部:日本指责中国进行反日教育毫无道理3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日方指责中国在历史问题上进行反日教育是毫无道理的,倒是日方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为增进两国友谊,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刘建超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中日两国人民世代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思考》2007,(23):10-11
<正>应日本海上自卫队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11月21日离开湛江港,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此次访问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活动,是中国海军舰艇历史上首次访问日本。访问目的是增进中日两国防务领域的交流和互信,推动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向前发展,为维护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同源.历史上曾有过长期的友好交流.但也发生过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半个世纪的深重灾难。进入21世纪.中日作为东亚的两个强国.双边关系不仅关系到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而且对全世界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和日本如何相处就成为举足轻重、引人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 2 8年中 ,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都有很大发展 ,但发展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日本总有一只“黑手”在阻挠和破坏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在今后中日双边关系的发展中 ,这只“黑手”很可能还会利用历史认识或领土争端等问题挑起纠纷 ,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设置障碍。这只“黑手”——就是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 ,他们不满足于只作经济大国 ,而是力求把经济力转化为政治力、文化力和军事力 ,在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扩张。一、为走向政治大国 ,不惜歪曲历史历史认识问题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春秋》2007,(5)
9月19日,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在政协会堂举行了"日军侵华史实"座淡会。出席会议的有省政协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朱铭,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副主任和部分委员,省社会科学界从事抗日战争研究的专家,赴日劳工及亲属代表,以及法律界、新闻界的知名人上,还有来访的日本友好人士。大家进行了座谈交流,用亲身经历和历史史实,共同揭露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表达了对正视历史,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虽不像在中美关系中那样重要、突出和敏感,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日本独特的"台湾情结",以及战后日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在解决两岸关系问题上,日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90年代以来,日本明显提升日台关系,在对华战略上利用台湾问题牵制和遏制中国的倾向明显加强,使得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由的地位上升,成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中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在台湾问题上潜伏着中日冲突的隐忧.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5,(4):38-38
“慰安妇”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罪恶之一,但近来日本的一些政界要人在“慰安妇”问题上不断发表谬论。今年3月31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政务官下村博文竟然说,把随军慰安妇问题记入历史教科书是不合适的。6月11日,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再次极力否认日本的不光彩历史,  相似文献   

12.
袁敏道 《友声》2005,(6):28-3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60周年,由对外友协、 中日友协和日本日中友协共同 主办的“中日和平友好交流大 会”于8月25日在北京举行。 日本各界人士200多人专程来 华出席大会。 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在致 词中说,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 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影  相似文献   

13.
半月要闻     
吴邦国会见日本客人1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参议院副议长角田义一。吴邦国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他指出,近年来中日关系遇到严重困难,症结在于日本领导人违背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执意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吴邦国强调,中方一贯重视中日关系,始终坚持中日友好方针,将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两国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  相似文献   

14.
盛况 《现代领导》2001,(10):29-29
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援助的“亚太地区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22日在同济大学开幕。研讨会以政治与外交、经济与合作、文化与交流三个专题,结合历史认识、台湾问题、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合作、留日学生和华侨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新世纪中日关系的走向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率领日方学者与会,来自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5.
胡二杰 《新东方》2014,(3):55-58
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文宣战,吸引了两国国内民众和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中日外交文宣战的核心是争夺在历史问题上的话语权。中国的精彩表现显示出中国外交文宣工作的长足进步,"中国立场,国际表达"正在成为中国对外传播新的追求。而中国此轮外宣战的对手日本也并绝非等闲之辈,不能掉以轻心。扭曲的战争史观是日本右翼在历史问题上恣意妄为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各类史书中,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适度重洋,“冒万里而至者”,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中国各类史书中 ,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远度重洋 ,“冒万里而至者” ,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 ,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 ,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董思嘉 《友声》2011,(4):35-35
【正】7月19日,日本国际协力中心友好交流基金捐赠仪式在中国对外友协和平宫举行。对外友协副会长井顿泉、李建平和日本国际协力中心理事长松冈和久、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山田重夫等出席了仪式。仪式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协力中心通过对外友协、中日友协向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建立友好交流基金,资助开展中日两国中长...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际减灾大会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千叶召开。这次减灾会议是由日本政府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国家委员会、千叶市政府联合召开的。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代表共200余人。会议主要是交流防灾、抗灾的新思想、新经验,讨论在易遭灾害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转让等国际合作问题。进一步探讨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4月12日,日本国会众议院议会大厅。中国总理第一次站在这里。面对约480名日本议员,温家宝总理将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娓娓道来。11次鼓掌,11次共鸣,中日关系站在新的起点。这一场景将被永远地定格在中日关系史上。11日至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了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