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修改的《立法法》,普遍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对我市而言,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承接好地方立法权授权,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将为我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地方立法权对我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大意义(一)地方立法权是我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进入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改革创新是关键,良法善治是前提。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地方立法权的确认与实施,其直接价值诉求就是对地方行政权的制约和限制,从而强化基层自治,保证地方治理的合法律性、合宪性,最终保障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设区的市立法是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立法时特别需要梳理其法源依据,进而勘定地方立法权限、立法重复、区域法治壁垒、法制统一的边界,并通过建立完善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冲突裁决、合宪性审查制度,保证地方立法权及其运作的合宪性。  相似文献   

3.
正法律是国家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提出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4.
陈志 《人大研究》2006,(12):4-6
根据现行的立法模式,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其余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没有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除了因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等法定权力而制作的规范性文件外,往往还有用来规范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运作、涉及地方人大工作创新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主要用来规范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运作,并且或多或少地对同级“一府两院”有一些约束力。怎样看待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呢?我们知道,立法是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在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粟丹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128-132
作者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手,阐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内容及其与一般地方立法权的区别,进而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立法体制上的反映,体现了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开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2016年1月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准确把握科学立法内涵,地方立法工作始终坚持与改革开放同频、与高质量发展共振,有力地引领和推动了开封经济社会发展。五年立法工作主要情况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立法。5年来,开封市人大及常委会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权限范围内,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五城联创"和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相继出台《开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封市城市绿化条例》《开封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开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为推动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法治中国,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是良法善政;法不仅要定纷止争凝聚共识,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立法权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制度是立法权的前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自然享有立法权。为进一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原授予省一级和较大的市立法权的基础上,2015年新修订的立法法赋予了全国所有设区的市  相似文献   

9.
地方立法权扩容是一项兼具国家立法性质和地方治理特征的治国理政新举措,是实现民间规范和国家法良性互动的重要契机,也是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推动地方治理走向善治,逻辑前提是必须阐明民间规范本身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善治建构过程中的价值定位和正当性基础。民间规范不仅为多元共治提供制度供给,而且为地方立法提供经验性参照。民间规范的正当性源自其效绩和内在文化证成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10.
立法为民,贵在法优。 法治之法,须是良法。 依我国立法法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地方性法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事关法治,事关执政能力建设,事关执政为民理念。当前,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是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履行预算审查监督权的问题,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的主要职权。对预算进行审查监督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目前规定这项职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宪法、地方组织法、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一定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预算监督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对酒泉等十三个市、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地方立法权2015年11月27日下午,甘肃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酒泉、武威、张掖、金昌、平凉、庆阳、天水、白银、定西、陇南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及嘉峪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草案)。至此,甘肃所有的地级市和民族自治州全部获得地方立法权。(王锡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不论是实施性立法还是自主性立法,都存在着立哪些、怎么立的问题,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地"胡子眉毛一把抓",随意立法、盲目立法。今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修改的立法法,将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下放到"设区的市",使原来拥有地方立法权的49个市扩展到284个市,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地方有了立法权,一定要用好。首先,要充分认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重要意义。立法法将地方立法权扩展到设区的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能  相似文献   

14.
《辽宁人大》2010,(9):28-28
宪法赋予较大的市立法权 错误。宪法并未赋予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宪法只赋予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15.
正为什么要开展立法专家咨询2015年,按照《立法法》的规定,驻马店市成为河南省首批获得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之一。如何把立法权接得住、用得好,为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是摆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压力很大。这种压力主要来自自身存在的三个"短板":一是立法机构不健全、立法队伍薄弱。在获得立法权之前,驻马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单独的立法机构和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工委主要承担内务司法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权在中国法治中的双重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权问题乃立国之大本大原.尽管<宪法>、<立法法>等法律文件囿于单一制理念避免使用"地方立法权"这一语词,但地方立法权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地方立法权的存在何以必然?地方立法权对国家法治事业有哪些负面影响?当如何应对?本文即着力对以上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有关法律,都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宪政的角度讲,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可概括成两方面的权力:一是代表人民行使议决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二是监督权,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面,结合各级人大行使职权的实践经验,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有效行使职权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行使地方立法权要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改革开放20年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个地方性法规(包括修  相似文献   

18.
法律授权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性立法权,在我国已经历三十年实践,但地方立法的权限和范围一直不够清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着重提到了这个影响地方立法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行政法共同构成地方立法权的法律渊源。这些规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限定地方立法的,如《立法法》第八条列举了十项立法保留事权,如《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将特定种类的行政权力作为法律保留,并对地方立法规定特定行政权的幅度作了限制。二是对地方立法授权的,如《立法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性事务"属于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地方立法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长期的立法实践中,遵循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围绕本地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随后修改的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使我国享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由原来的49个,扩大到了现在的284个。一、有限的扩容地方立法权主体扩大到所有设区的市,扩容的意义如下。(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国家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土地制度改革、吸引外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