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东(以下简称丁):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过去谈抗日战争,对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的作用,特别是国统区知识分子的作用,似乎谈得不多。各位是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专家,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对国统区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做一点初步的梳理?谢泳(以下简称谢):傅国涌去年出了一本书,名叫《寻找失去的传统》。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好,对于我们寻找失去的传统是个很好的创意。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忧国忧民的传统。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多数知识分子也有很好的表现。智效民(以下简称智):讨论知识分子与抗日战争,应…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5,(4)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期间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其整个中国传播史的一个光辉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抗战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面对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和人身迫害,广大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毫不畏惧,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的发展。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8)
抗战时期,广大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推动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的发展。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实践取得伟大胜利的一个光辉时期。党制定并执行的包括知识分子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今天,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对于正确理解和贯彻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从局部侵华发展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如何拯救民族危亡,是全国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是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演化阶段。从1919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到抗日战争以前,是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还处于探索性阶段。从抗日战争到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前,是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对有关知识分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成熟。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到“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演化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左”倾偏差,在理论上出现反复和失误。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是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力量之一。团结和吸收知识分子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实践证明,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由高潮到低潮发展为线索,展现这一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的状况、从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妇女职业的战时和传统性别歧视特征,以揭示出这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不平等状况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杨纯 《传承》2007,(8):106-107
国统区的妇女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运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系列妇女组织的创建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界妇女支持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妇女宪政运动和反击"妇女回家"论,为发动广大妇女参加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杨力 《前进论坛》2009,(9):45-46
参加民主宪政运动参与组建民主政团同盟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统区先后爆发了两次民主宪政运动,这是以各民主党派为主要发起者和活动主体,在中共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以反对专制政治、实行民主政治为终极目标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17,(1)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噩梦般的日子并没有因战争的结束而消亡。由于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过快,许多百姓仍然吃不上饭,生活依旧苦不堪言,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亦不容乐观。1948年2月,受美国物资的援助,国民党政府决定在京、沪、平、津、穗五大都市实施全面的粮食配售,所配售的粮食有一半来源于美国对华的物资援助。其中,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工作经验刍议尹红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陪都重庆的代表机关,是联系国共两党的枢纽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国内外各方面代表人士直接交往的主渠道。在国统区广泛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徐旭阳 《理论月刊》2004,(3):56-57,94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和湖北省政府在鄂西后方国统区开展了严厉的禁烟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遏制了烟毒泛滥的局面。但是,由于烟毒之害,非一日之寒,再加上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湖北后方国统区的禁烟禁毒工作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完全成功。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的指导下,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必须坚持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努力开拓创新。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从来都是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的通俗公式。毛泽东同志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就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巨…  相似文献   

14.
红岩精神的由来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领导国统区、港澳及海外地区的党组织和统一战线工作。红岩是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驻地,与曾家岩50号周公馆、虎头岩新华日报馆并称“三岩”。所谓红岩精神,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于统一战线工作第一线(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它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过一场由日方发起衅端,中方反击的假钞战,虽不见刀光剑影,但也称得上是殊死搏斗。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和广州,抗日战争随即进入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随着战线的延伸,日军战略物资的需求也扩大了。在“以战养战”思想指导下,日军加强了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日军发行大量所谓的“军票”,大肆搜刮中国人民的民脂民膏。由于“军票”流通范围有限,不能进入国统区和解放区,而日军手头又未掌握太多的法币和解放区货币,于是,日本想到了大规模伪造国统区和解放区的货币,这样,既可以疯狂掠夺两区的财富,又可以影响两区的物价,…  相似文献   

16.
俞国  徐旭阳 《理论月刊》2008,(2):83-85,11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委会和湖北省政府以增强军运能力为中心,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交通业的开发和建设,如整治和新修公路,建设人行道,开辟水道新航线,扩建机场,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及其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战时鄂西地区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保障了战时后方国统区战略物资的运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鄂西地区交通业的落后面貌.促进了鄂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玲 《青年论坛》2007,(1):135-138
抗日战争期间,有不少外国人、民主人士及海外华人到过陕甘宁边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延安及整个边区进行了不同于国民党当局和共产党人本身的观察,他们认识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团结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认识到边区军民的生活状态也完全不同于重庆国统区。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9)
在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火燃遍祖国大部分领土的危难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英勇抗击大部侵华日军和全部伪军,成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中流砥柱。八路军办事处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运筹国统区抗日救亡大局的领导中枢,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第三方面是国共之外的中间势力,主要力量是以张澜为主席的中国民主同盟,还有一批无党派知识分子,社会贤达。第三方面人士人数不多,但社会联系广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面都在争取这支力量。周恩来以他高超的统战艺术,在第三方面调解国共争端中,团结、争取、教育了第三方面,使其中绝大多数人成为与中共风雨同舟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20.
梁罡 《传承》2007,(6):1-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成立了以王明、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全面领导以武汉为中心的党在国统区的统战工作。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和积极推动下,长江局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开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