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斌 《学习月刊》2009,(12):15-16
“文学时尚化”的用语含义相当的微妙。笼统而简略地理解,也许可以将时尚表述为“流行的文化倾向”,但这种处理方式显然不足以让“文学时尚化”成为箭垛,因为我们熟知的文学经典大多也是因时尚而产生并且广为流传。现在人们所说的“时尚”一词实际上包含了诸多不同的文化语汇,比如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工业乃至于后工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闽西“红土地文学”略论湖洋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崛起并非偶然。众所周知,闽西是中国汉民族之一脉──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古时闽西,曾有过河州府的辉煌,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代伟人曾在这里度过风云岁月。从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闽...  相似文献   

3.
尚贵荣 《实践》2004,(2):45-46
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离开文学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想像的.内蒙古文学如何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笔者认为,实施品牌战略至关重要.当今世界,品牌的概念充斥各个领域,品牌无处不在.文化领域中,品牌同样盛行.比如我们读一本书,总愿意读那些著名出版社的,这个著名出版社,就是一个品牌,比如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文学大致经历了由社会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到生存意识的发展过程。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充满了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以启蒙主义的立场契合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实践。80年代初开始,文学中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和对传统审美经验的重视,促使文学产生了质的飞跃。80年代末,社会生活由政治化向市俗化方向发展,文学亦从文化层次逐渐向生存意识层次推进。新时期文学的这一发展演进是符合社会历史运行逻辑的。  相似文献   

5.
党史研究与文学表现形式──本刊编辑部召开专题座谈会编者按:史学与文学的关系本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党史与其文学表现形式在今天却值得议论一番。究竟如何使党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一方面不失其真实、可信;另一方面又有较强的可读性,1995年3月23日,本刊编辑部邀请...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失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昔日红红火火的文学,如今倍受冷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是当今文艺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文学失落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文学是一种非具像艺术,不但在感受上难以与视觉表达效果强烈的影视作品相比,而且要求文学受众具有正确识读语言符号的能力和一定的审美理解能力。这在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就会制约文学为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同时,大量通俗艺术的崛起对文学的冲击力,也不可忽视。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失落是事实。文学批评家的注意力,也多放在上述原因的探究上。也有将文学失落的…  相似文献   

7.
香港文学从中国五四新文学对它的孕育催生,到今天展现出绚丽多姿的地域景观,它走过了近百年艰辛曲折的发展道路。回眸这一行程,我们既能看到历史的巨变给香港文学提供的发展契机和活力,又能看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母体文化在那里打下的深刻烙印,二者的影响渗透,构成了香港文学发展与传承的深层基因。从大的历史分期来讲,香港文学可划作三个发展阶段:本世纪初期至40年代末,香港文学与内地新文化运动遥相呼应,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文学阵地作用;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经济的起飞带动了都市文化的发育,伴随着商品经…  相似文献   

8.
靠近文学     
常听人说,文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了"我们"一词的限定,这话只能是与文学相关,或者关心文学的人说的。若与文学一点都不搭界,或对文学漠不关心的人,该是另一种说法:文学与我有何相干?关心者是忧虑,不关心者是鄙弃,撇会情感的不同,都是对文学与人生之关系的一种思考,一种界定。得先弄明白,这里的文学是指什么。若是指那些深奥的专著,如书店货架上码得整整齐齐的文学理论书籍,或指那些消遣性的读物,如地摊上花花绿绿的武打小说、言情小说,有人看不进去,不愿意看,只能说人家的志趣不在这上头,心性不在这上头,怕不好再说别…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文学边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长征》2002,(1)
王钦峰在2001年10月4日《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在经济的全球化的环境下,文学和文学研究远未真正进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不同国家民族文学之关系并未因经济、技术、其它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和交易的同质化进程而显示世界性交往趋势。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要么被挤压为商品投入交易,要么无缘全  相似文献   

10.
常越男 《前线》2023,(3):84-86
<正>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历仕陈、隋、唐三朝,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文学之宗。他重视德行,刚正不阿,勤学博闻,擅长诗文,娴于书法,以文史资政,被唐太宗李世民赞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之臣,为贞观年间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邢薇薇 《世纪桥》2006,(6):27-28
俄国文学(俄语)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所有俄语国家的文学,不仅包括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诸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在苏联解体后,这一概念的范围缩小,仅指俄罗斯一国的文学。由于俄罗斯的文化疆界在历史上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俄语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政治因素,“俄国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新戾主主义革命文化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进行的,是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同步发展的。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学仿佛是时代的晴雨表,社会历史的每一次动荡都会从不同角度折射到文学上来,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啊,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运动从五四时代对外国思潮流派的兼收并蓄转到格外关注“普罗”(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是我国的革命文学对风行全球的左翼思潮的一个响应,是红色的30年代的一个健康产儿,更是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对资产阶级叛变革命的一次示威。因此,本文想从左翼文学这个特殊角度,…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历史     
文学和历史作为人文文化的重要构成,二者的关系深远而复杂。本文主要从文、史的差异切入研究指出,历史是一种双重性存在,在主客体的统一、真实性、想象性等方面,都与文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理想主义精神体现文学责任感从文化角度看,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是人类的深层文化,它与人生的意义和精神追求尤其是审美理想的追求密切相关。因此,文学不仅应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感情,而且要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憧憬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张炯 《求是》1999,(19)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从近代以来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向社会主义社会。经过50年的建设,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世界所瞩目。同样,新中国文学的50年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一、描绘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文学还在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便号召来到延安的作家们去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新中国文学描写的题材十分广泛。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在全国范围的实现,也标志着我国从长期的战乱转向长治久安,开始了在各个…  相似文献   

16.
金海 《实践》2010,(6):51-53
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最敏感的神经和最活跃的细胞,它积极参与草原文化传统构建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草原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并以审美的形式体现它们。  相似文献   

17.
《钟山》杂志社和《文艺争鸣》杂志社在1994年联合推出“新状态文学特辑”,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何谓新状态文学?现将有关论述评介给读者。 新状态文学是90年代的文学。90年代将结束一个世纪而开始一个新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文学处于文化的转型变动之中,它书写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所导致的人的生存和情感的当下状态,无论是“与往事干杯”还是渴望未来,都是通过呈现当下状态来体现。它表现为一种自然流动的状态,打破了以往主题表现的寓言模式,具有一种无意创新的创新意向,超越  相似文献   

18.
赵纪萍 《理论学刊》2012,(8):122-126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是在清末民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观念和文学精神的整合重塑至关重要,并在文体格局及艺术表现形式上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前奏。  相似文献   

19.
李少群、乔力等推出的近90万字的《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巨著,是地域文学史研究拓展和深化的新成就,也是地域文学史与地域文化史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性成果,这一成果创造性地确证了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从"四千年上传统"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四十年小传统"的角度看,"当代文学"都是文学史上的一种"大转化",带有对前者的醒目的否定性。无论是作品的意识取向,还是作品的表层景观,都带有一种近乎脱胎换骨的"新意"。对于这种转化,如何下一个像样的定义,很多人都做了尝试,粗略统计一下,这定义就有:一、从农村文学转化为都市文学;二、从农业文学转化为商业文学;三、从政治文学转化为生活文学;四、从劳动者文学转化为消费者文学;五、从思考文学转化为消遣文学;六、从社会文学转化为人生文学;七、从群体文学转化为自我文学;八、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