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结晶。本文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个阶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2.
杨兰  付凌艳 《党史文苑》2012,(24):59-60,67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在于确立提炼的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了实践,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一个系统的价值观整体已经深入人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者,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由空想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还包括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的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主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构建起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并且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也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制度性成果。这些都为新时期党和人民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致力推动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快速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坚持中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创新了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战略.这一创新过程,有着明显的时代色彩和理论特质:一是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把握明确的目标导向;三是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维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其具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性主要体现为其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具有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文明观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作了充分的阐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治党治国中提出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确立并坚持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文明观;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德法并举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公民道德建设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王骏  陈志峰 《探索》2007,(5):146-151
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在于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根据我国已有的涉及城乡发展的体制体系来看,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性障碍,需要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当前,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土地经营体制创新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创新社会保障与动态身份管理相联系的制度体系,打造和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生效,随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通过,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立健全,以2004年为标志,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起持续奋斗、探索创新的结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一是坚持、继承、完善;二是纠错基础上创新;三是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中的价值理念是支撑制度文明和机构运行的深层次要素,制度创新首先应从价值理念的创新开始。不同文明之间价值资源的共享与相互借鉴,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人本理念为核心价值,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陈咸瑜 《求实》2004,1(6):66-69
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下 ,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揭示了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也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关于制度设计的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邓小平设计和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制度,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培育"四有"新人和坚持"三个面向"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等等.邓小平制度设计思想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与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道德标准的高度概括,是引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灵魂。文化体制深度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在文化领域的深入,是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文化领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确保其朝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航向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检验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唯一价值标准,只有满足了这一标准,改革才有真正的意义,文化创新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13):20-20
开放性与发展性。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发展的,同样,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必须是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体现在敢于冲破意识形态的束缚、大胆接纳资本主义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开阔胸襟上。新时期,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对外交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不仅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而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交流借鉴也更加密切。在这种相互交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得到更加丰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是一个由目标方向、关键问题、总体思路、抓住重点、制度保障、思想观念、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构成的理论体系。目标方向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关键;总体思路是以系统的思维统筹谋划环境治理;重点是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与"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四个全面"提供根本遵循,"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四个全面"提供理论指南,"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发展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四个全面"提供制度保障,"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基本依托。  相似文献   

17.
郑必坚撰文认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进行的。从改革来看,西部地区已由前20年破除高度集中的汁划经济体制阶段,转向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制度创新创段。而目前制度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涉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调整,难度和风险增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蕴含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需要被解读出来的意涵.其当代蕴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性质不同的理论体系。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其理论来源、哲学基础和理论性质上。从实践层面看,两者是主张相异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奋斗目标、社会变革方式、民主政治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等方面。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民主社会主义。为此,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主体,决不搞私有化;政治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决不搞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发展方针;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发展战略;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实践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