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申遗"逐渐在我国形成了一股热潮,世界遗产的保护也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北京市作为千年古都,其在世界遗产、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极具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遗产管理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这也反映出了现阶段北京市,乃至我国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立法缺位和管理相对混乱的问题。尽快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理清管理体制,应会成为今后北京市世界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古建筑旅游是我国目前旅游资源发展的趋势之一,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发展的矛盾是我国古建筑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从旅游学的视角研究古建筑的保护及其发展,本文对古建筑的旅游资源的评价进行阐述,剖析了古建筑保护面临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不仅属于所在国,而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和文化贸易日益加强,我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文指出我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利,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不配套也不协调。因此,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同时应制定一部专门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以便更好的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有些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保护文化遗产就成为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制定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切实推动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性观点,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荣  张驰 《法制与社会》2016,(4):266-267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伴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本文对宁夏和甘肃的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战略,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和建议,以保障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之法,而青海这样的民族大省,在现有正式性法律框架下,创新旅游资源保护进路,即发挥习惯法主导性作用,更有益于青海省旅游资源的切实保护。本文试以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为出发点,探寻习惯法作为青海省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路径,以期发挥其特殊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斌 《行政与法》2013,(1):52-55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世界遗产数量众多,对世界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利用,是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双世遗"武夷山为样本,从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树立科学理念、推动多元参与、强化法律约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培养等相关对策,以期加强对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致使旅游环境遭到破坏。本文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旅游环境保护立法思想、健全法律制度和增强环保意识的角度提出建议,促进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已在我国蓬勃兴起。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污染,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因此,建立科学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将有利于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生态旅游在法律保护下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如果不加以有效保护,就容易使这一资源优势逐步丧失。因此,以严格有效的法律保障形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保障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实践的分析,在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作用,有效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9):7-7
首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出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4月25日经表决通过了旅游法,这也是我国首部用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该法在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作出规定,尤其是加强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治理,以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法对"零负团费"的经营模式也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2.
李祎恒  王真 《行政与法》2023,(4):97-106
红色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它是由红色物质资源和红色精神资源构成的统一整体。近年来,我国红色资源法律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重物质资源、轻精神资源”的保护失衡问题。对此,应从保护对象、保护主体以及分类、分级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建立红色资源“物质——精神”双重法律保护模式的制度框架,形成双重法律保护模式的关键制度设计,系统构建红色资源法治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800多处世界遗产中,相当一部分面临过度开发挑战.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中国、斯里兰卡、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代表,日前汇聚黄山,商讨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本市旅游业的发展,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集市文化旅游——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以开发人文资源为经济增长方式,以防治民族文化多样性退化,改善民族文化生存环境,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新兴产业,也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产业。而集市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极。民族地区集市旅游开发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传统集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模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将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法之“人本”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云博 《时代法学》2009,7(4):67-72
我国由于旅游基本法缺位、旅游专项法滞后和地方性旅游立法各异,从而导致目前对旅游者的保护不力,旅游资源不能高效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人本”思想理念在旅游法律及其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旅游法律所强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厘清我国旅游立法的现状,并探讨旅游法律管理行为的不合理之处,意在强调“人本”思想的真实回归和加强系统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入世”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机遇与挑战并存;可推动我国的改革开 放,促进我国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受益于 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同时在国民待遇、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信息资源与电子商务法律、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自 然资源开发和国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争端解决机制、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等问 题上,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基本上完成了立法的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务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环境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中国,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立法的空前繁荣,各类法律法规大爆炸;另一方面则是每一部环境法都未能得到真正实施,使人感到环境法的"无用"、"无能"。如何修改并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保护各项制度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基本上完成了立法的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务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环境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中国,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立法的空前繁荣,各类法律法规大爆炸;另一方面则是每一部环境法都未能得到真正实施,使人感到环境法的“无用”、“无能”。如何修改并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保护各项制度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