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找到‘家’了!"今年5月的一天清晨,本溪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按惯例打开了流动党员专线服务电话语音留言箱:"您好,我是昨天打电话咨询办理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谢谢你们的帮助,我已经在打工地附近的社区党组织办理了登记手续,在外地我也找到了‘家’……"这是本溪县小市镇一名流动党  相似文献   

2.
5月27日下午,北京市龙爪树宾馆五会议室里,来自富顺县的32名流动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齐聚一堂,自贡市富顺县在京流动党员支部成立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至此,在北京拼搏多年的富顺流动党员终于实现了由来已久的夙愿,在首都有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新家"。流动党支部是我们在异乡的"娘家"为全面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  相似文献   

3.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08,(10):43-43
主持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基层党建中亟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作为流动党员支部“当家人”的代表,你们是如何管好这个“家”的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出现"党员身份不清楚、组织活动难开展、经常教育难坚持、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现象。创新党建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建好"流动党员接纳地",推动管理工作从笼统型向分类型转变。由于流动党员居住场所和谋生方式不稳定,容易产生"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因此,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流动党员的"接纳地"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建短波     
<正>七台河市"四零工作法"为流动党员兴业安家七台河实施"四零工作法",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一是"零空白"建网,为流动党员"找家"。采取外搭组织、内建阵地、分散挂靠等措施,设立流动党员之家。二是"零缺陷"管理,使流动党员"念家"。组织一次走访,召开一次座谈,开展一次评议,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三是"零距离"关怀,让流动党员"爱家"。开展"流动党员关心关怀"活动,使流动党员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急事有人办、难事有人帮。四是  相似文献   

7.
信息扫描     
<正>乐山市确保流动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乐山市通过全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组织关系"管理,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参加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该市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更新现有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在全市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组织关系"管理,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出具党员证明信,将市内跨区县流  相似文献   

8.
韩组 《江淮》2012,(4):39
2010年以来,含山县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破解了流动党员组织联系难、交流沟通难等"难题",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新路子。利用网络载体,建设流动党员活动新场所依托先锋网网络体系和驻外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  相似文献   

9.
信息扫描     
正资阳市确保流动党员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近,资阳市制发《在全市流动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参学难题,确保全市17.4万余名流动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全覆盖"。建立信息台账,对流动党员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流动党员"两学一做"信息管理台账,每季度更新一次。创新送学模式,构建QQ学习群、资阳党建网等"五位一体"学习平台,定期组织流动党员线上学习,并通报家乡经济发展状况等;依托市外188个流动党支部,向流动党员发放学习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数量庞大,各地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对"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管理理念落后和管理手段滞后,"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通过健全"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创新流动党员政治思想教育方法、保障流动党员合法权益等手段,不断完善"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世勇 《实践》2008,(6):22-22
一是旗乡联动,管"住"流动党员。建立了由旗委组织部负总责、基层党委、党支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流动党员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分级确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在旗乡村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和联络站,并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络员制度,与流动党员结成"一连一"对子,定期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建立流动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9,(3)
正立足地区"点多线长面广人稀"的特点和流动党员相对占比高、学习教育覆盖难、作用发挥难等实际,包头市石拐区创新推行"流动党员中心户"模式,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服务管理难题。科学分组,精选"中心户"。在流动党员相对比较集中、便于开展组织生活的区域设立"流动党员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负责联系3-10名流动党员,形成"党支部—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切实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乌海市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机制,实现了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联"、学习"不掉线"。建立一本流动台账,实现流动实情动态掌握。各级党委(党组)、总支、支部都建立流动党员台账,详细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等。同时,各级党组织每  相似文献   

14.
商褚闻 《实践》2008,(1):28-28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商都县的作法值得借鉴。一是创新管理寻访流动党员。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状,他们实行"一联一、一找一、一帮一"的寻访流动党员责任制,在全县建起230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并配备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到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回访,出现了流动党员回归、技术回流、资金回笼的局面。二是建立制度畅通联系渠道。制定出台了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动党员奖励制度和流动党员帮扶制度。为确保这"三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他  相似文献   

15.
王超 《广东党史》2015,(4):47-51
流动党员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对流动党员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三不少三不多"的总体特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流动党员概念、流动党员类型、流动党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等等。但是还缺乏理论的提升和深化。今后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研究问题是流动党员研究的理论提升问题,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的开展问题,流动党员自身作用的发挥问题,以及创新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清原满族自治县针对近年来流动党员不断增加的趋势,积极探索寻访、联系、关爱流动党员的新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三条途径"寻访,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搭建平台寻访。依托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党员服务中心,重点就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开  相似文献   

17.
党建信息     
广安区:联动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罗叶坤  相似文献   

18.
<正>流动党员的出现和增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现实反映。近年来,张家口市委主动配合北京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驻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初步形成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创新组织设置,构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组织网络,实现组织全城覆盖。2009年,由张家口市委组织部牵头,在北京成立了"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和14个驻区二级联合党委,二级党委下设119个党支部(总支),690个党小组,吸纳流动党员12000名,形成了"只要有张家口籍党员,就有流动党组织"  相似文献   

19.
绵阳市涪城区以《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为契机,搭建平台为流动党员开展服务,及时与多个流动党员流向集中城市的基层党组织"挂钩","内推外助"、"双向互动"组建流动党组织,构建起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各地传真     
《党建》2008,(2)
江西宁都县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员"制度宁都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系员"制度,使全县1235名流动党员都能及时和党组织联系,按时参加组织生活。针对外出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