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加强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晞 《新视野》2006,(4):19-20
农民工的形成由来已久,经历了“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的长期演变。如今,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称谓的出现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产物,是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并从事工业、服务业生产的过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先进的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依托,“农民工”会逐步稳定到城镇和农村,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解体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区域差距基本消失.我国的“农民工”也终将融人城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的那些居住地被规划建设为城市而不再从事农业的"离土不离乡"农民的市民化,和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的"离土又离乡"农民工的市民化一样需要引起重视。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城市化、社会身份和职业类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数量从少到多,素质从低到高,足迹遍布全国。他们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推动了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但是他们却遭遇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去权,未能成为所在企业、社区、城市以及主流文化的“主人翁”。只有通过制度、法律和利益相关者的赋权,自身增权,农民工才能真正享受到各项合法权益。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由之路。赋权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聚焦农民工“返乡潮”:原因、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惠农政策的实施、城市经济的衰退、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等原因,一些大城市纷纷出现农民工返乡现象,这不仅会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会给农村地区带来一定的影响.解决农民工“返乡潮”问题,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新理念,推进制度变革,接纳农民进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创业,推动城镇化建设;要从宏观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产业化升级道路.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多年来农民工的“国民待遇”问题成了广受诟病的热门话题。但是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地方人大、地方政府重视农民工的政策措施新招迭出;代表委员纷纷为解决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建言献策;地方政府及各部门为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排忧解难。特别是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各地、各部门,有关农民工“国民待遇”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重庆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必须大力实施“农民市民化工程”,帮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中居住下来,促使一批长期“离乡不离土”的“候鸟”型人口实现彻底的离土离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离土不离乡,进产不进城","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发展路径。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135404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其间也存在一些质量不高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城镇化若瑟姆"S"型曲线中期向后期过渡,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高质量健康地推进城镇化,让农民成为有岗位、有资产、有社保的城市新市民,就必须通过户籍改革,以人为核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以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美好乡村协调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宋成一  赵永乐 《求实》2007,(11):45-47
引导城市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农村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建立"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实现城乡和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祖伟 《奋斗》2009,(11):41-42
畜牧业是上连种植业,下带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中轴产业,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对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农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承接富余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也是实现由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由“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以城镇化推动现代化,以城镇化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管理结构,推进城镇化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城市和农村各自的社会管理模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党和政府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所推行的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重大举措,人口城镇化作为其核心内容,正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口重镇与新型城镇化改革先行者,在其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抓手,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半城镇化现象仍然存在与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增加等问题,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社会权利与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人口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人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筱平 《奋斗》2006,(4):37-4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群又一群长期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渐渐地离开土地,涌入喧嚣繁华的都市中,他们举家迁移。长期漂浮在城市中,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中新生的阶层,被统称为“农民工”。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农民工”自身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但是,他们身后另一个社会问题却越来越凸显出来,这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现象并存的区域,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重庆三大战略定位的核心和关键,是促进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以“314”总体部署作为“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性纲领,在重庆城镇化进程现状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并具体化到操作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农民工人数为2.6亿,农民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大背景下,让农民工安心融入城市已成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因此关心关注农民工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特别是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千上万的农民纷纷离土不离乡进城打工,于是就形成了风起云涌的民工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3亿农民外出打工。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农民工在本世纪还有上升趋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由农民工引发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到底是回乡创业就业,还是留在城里继续务工经商,已成为一些农民工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卢展工同志在河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跳出“三农”抓“三农” 理清思路闯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海 《实践》2006,(8):24-24,25
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实质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农牧业弱质、农牧民贫穷、农村牧区落后的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性问题。一个地区要协调发展,必先解决好“三农”问题。自治区党委顺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趋势,从我区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农牧业问题要从非农牧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从加快推进城镇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