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用传播学理论阐述并分析了中国广告文化环境的演变以及中国广告在传媒中文化内涵的发展变化,展示了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广告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丰富多彩。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广告传媒中的交流交汇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一国视野与国际视野的交流交汇交融。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与东亚国家文化交流的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地区文化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传播、碰撞、融合和不断创新的历史.东亚文化发展与交流的主旋律是相互交汇和融合.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东亚地区必然出现一个文化建设崛起与文化交流发展的高潮,而当代东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促进东亚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友谊日益增长的基础,和平交流与双向互动是中国与东亚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特点.当代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和机制化的新局面和新特点,其发展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3.
王仲昀 《新民周刊》2023,(25):10-19
<正>这里一度是丝路上著名的历史古国,东归的玄奘也曾经塔莎古道,在此讲经三天。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碰撞,再交融。最终,莎车形成了厚重历史与多元一体的人文。中国新疆,远离海洋的干燥内陆,沙漠和戈壁占据了大部分土地。现代文明走到沙漠深处,似乎与外界短暂地失联。然而沙漠边缘,俨然另一番风貌。喀喇昆仑山脉巍然屹立,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论述近代以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台湾文化有两大源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历史上与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台湾文化一直处在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前沿地带,并逐渐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百年来文化冲突、交融、演化的结果,一种与中国大陆文化血脉相连同时又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台湾文化”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泰国广告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广告先进的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特性,以其独特的泰式幽默及浓厚的民族性,在全球广告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拟通过广告这一"窗口",通过具体广告案例,解读泰民族文化特色与民族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时代,海外华文传媒是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文章首先探讨了国家形象的涵义与特点,分析了制约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与现实因素,指出海外华文传媒在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改革开放、民主法制的国家形象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文章还介绍了中国塑造自身国家形象的方式,并强调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必定是中国自身,海外华文传媒只处于向世界真实说明中国、构建良好中国形象的附属地位。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媒介功能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论述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历史、文化传播的作用、传媒的政治功能、困境下的历史瞻望 ,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其历史功绩。本文认为 ,华文传媒的存在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 ,和为华侨华人争取应有的社会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原因 ,华文传媒的发展遇到受众日益减少的挑战 ,但是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 ,华文传媒重新面对一个充满希望的生机 ,并可藉此摆脱困境 ,步入快速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在法国的翻译与传播,对于加强中法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中国古典诗歌在法国乃至世界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所涉区域,很早便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交通往来,是中国—南亚交流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文字的记载,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通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作为早期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通历来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讨论层出不穷。但彼时这两个国家并不叫今天的名字,地域也在不断变化中,历史上对应的汉译古名包括大夏、身毒、罽宾、高附、迦毕试等。本文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高僧传》等史料及中外研究成果,详细梳理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在中国汉代时期的命名、疆域、人种、民族、物产、文化等基本情况,及其与中国之间的交通方式、人员往来、商品流动和文化交融。文章重点考察该地区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及其在佛教传播、佛经翻译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对该议题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中国—南亚古代交流史及丝绸之路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遗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此文基于在法国里昂所从事的以法国人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为主题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从中国视野出发来理解这一有关文化他者建构的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指出在当下的法国社会中,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不但仍旧充满了西方社会眼中的他性,中国文化如今在当地的消费社会中还逐步被商品化,人们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也已经陷入了景象中国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却向东方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强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具有典型东方文化的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传播了它的经典、教理和教义,其影响之深广,堪称世界性东西方文化直接碰撞与交融的典范.本文将基督教在中韩两国的传播状况进行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12.
典籍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国与韩国①、日本之间就有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儒学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其中,儒学书籍的流传在文化传播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中韩儒学文化交流史上,儒学典籍的流通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了解这一交流过程不仅有助于中国儒学史和韩国儒学史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审视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长期性、连续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3.
吉祥殊胜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4,(13):34-35
<正>在藏传佛教中,“吉祥殊胜”是表达真诚问候与祝福。展览以此为题,寓意美好,也展现了难得一见的历史珍品。藏传佛教文物、历辈班禅额尔德尼与中央政府贡赐往来的精品,体现了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历代班禅大师与中央政府追求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生并进、交往交流交融的光辉历程。位于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代表性寺庙,也是历辈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自17世纪以来,藏传佛教在清朝皇室传播与弘扬,展开了漫长的汉藏满蒙多元民族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4.
青岛城市风貌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城市风貌与中西文化的交融刘善章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青岛,南临黄海,东依崂山,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进而产生了城市形成与发展繁荣的巨大潜力,加上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夺目的影响效应,于是,在这座百年名城里,便有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施英 《当代亚太》2005,(2):63-6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两国间曾一度陷入低谷的文化交流迅速复苏,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客观而系统地分析与评价这一历史时期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不但可为日后中国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时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中国学会更好地应对21世纪全球化和区域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间的冲击与交融,还将有助于深入探讨中日在全新的国际环境下在东亚地区的共生关系,促使两国通过平等和谐的交往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互信.然而,这一意义深远的重要课题却长期未能获得足够重视,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空白和缺憾.究其原因,不外乎学者们的习而不察和有意回避.  相似文献   

16.
占城与中国明朝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使者往来频繁,经贸关系活跃,为两国文化交流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前提条件.明朝与占城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多层次展开的,既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与促进,也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呈现出纵横交错,缤纷多彩的景象,对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方仁杰 《法国研究》2004,(1):116-126
法国是世界上五大广告国之一。在法国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身处闹市或是偏远的乡镇,只要迈步出门,翻开书报或打开电视,形形色色的广告就会扑面而来,其内容也无所不包。法国广告业的发达与其文化艺术大国的地位密不可分,法兰西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其浪漫与美学植根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这便为法国广告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高尚的品味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可以说法国的广告浸透了文化,巴黎街头张贴的不是广告,而是文化。  相似文献   

18.
鉴于东北亚历史的特殊性,本文注意到东北亚很难像欧盟等其他区域共同体那样实现整合,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加强文化艺术与文化产业方面交流的方案。考虑到21世纪超国家主义、区域整合症候的最大因素是通讯的发达,提出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媒体整合与共享的方案。为了通过感性与理论性的共享而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交流,提出了通过重要的前导产业即文化资源的交流与体验、文化信息内容的共同制作与交流的形式来推动经济与文化方面交流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法国视听传媒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严格有序的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之下,80年代以后,法国政府才从形式上放弃了对视听传媒的集中管理,形成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竞争的局面.法国视听传媒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其政府规制政策的演变,是国家政治利益,民族文化、全球经济、新技术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近90年的发展和变革过程中,法国视听传媒坚持的主要指导原则是: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公有资源,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与英美为代表的“强调权利,而相对忽视义务;注重个人主义,而轻视社团的意义”所表达的自由政策相比,它走的是一种权利与义务并重的中庸之道.在视听传媒规制政策的普遍适用性及规制双方的独立性方面,法国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一个欠成熟的发展阶段,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20.
汪海 《当代亚太》2004,(5):59-64
澳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贸易枢纽,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回归祖国后的澳门,正面临着中国内地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加速融入全球化的重大发展机遇.澳门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就是拥有多元文化的丰厚历史积淀和自由港的基本制度安排,这是澳门参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两张"王牌".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澳门就能够成为中国面向葡语国家和拉丁语系国家的开放门户,成为"东方迈阿密",成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对话与国际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