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大学生就业准备日趋充分,但同时存在诸多不适,这和特定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无关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状态除需主动适应外,更需依赖现有社会支撑体系,由个体、学校、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协助培养完成.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培养适应职业生活的人才,单一的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把学校教育与职业生活完全割裂,不利于中职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关于职业认知、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形象而深刻的职业教育,形成健康科学的职业认知,为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面对艰难就业市场,高校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优、劣势,适应就业竞争的要求,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加强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的社会适应问题,并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解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就业市场的压力面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而且必然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也必将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不适应社会需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公安院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定困难,与所开设课程体系适应面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配套,与社会需求有严重脱节等情况有关。职业院校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课程设置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另外,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  相似文献   

7.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而专业教育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为就业去向所困惑。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需求,学校音乐教育如何适应市场,充分发挥教育的能动性、灵活性,为社会培养对路的专业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满足社会和毕业生需求,使供需双方"无缝对接",是我们教育者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危机使得就业环境压力加大;学校的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就业心理压力不单纯是心理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导致的心理恐慌。高职生就业压力的缓解应从社会大环境的营造、学院管理各环节的改进、高职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三个方面着手,全方位地帮助高职学生塑造健康的就业心理和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作为联系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纽带,自我概念起着个人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对比,旨在探察中职生在学业之外的自我概念的特点,提出教育的对策,从而为父母、教师更好地了解中职生,指导中职生的行为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浅谈求职     
由于许多大中专学生及其家长对国家的就业政策认识不够,理解不深,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与要求,造成了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工作,为经济建设贡献才智;也使一些用人单位的人才和劳动力不能及时得到充实,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只能改进创新 ,不能因循守旧。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适应问题 ,即要在继承过去好的经验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新途径、新形势、新办法 ,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国际国内新的形势 ,尤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包括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等。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形势不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我国的高等步入教育大众化阶段。经济的发展和各大高校的扩招,并没有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相反,随着经济转型和改革,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社会精英岗位已经不足甚至是短缺。如何从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出发,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征和表现,明确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构建择业观教育的完整内容和创新有效的自我调试方法,是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心理,正确择业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其教育和培养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就业工作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是否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检验和衡量学生是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标准。本文就大学生择业观现状、择业观培养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和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在大学生成才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学生充分就业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解决办法,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作好就业准备。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着手,分析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建议。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应该帮助、指导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不断提升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什么层次上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存量。学校正规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方式,要适应社会发展,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逐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对流动人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政府支持、就业支持、生活服务支持、社会交往支持、情感支持五个方面入手,对新疆地区的2123名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支持力度较大,特别是在就业方面较为突出;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表现出了高同质性、低异质性、社会交往"内卷化"的特点;在情感支持方面表现出强关系的特点。建议加大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的合作力度、培训力度,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的机会,扩大其社会资本,为其适应、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我国就业歧视的制度性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将城乡割裂开来,将公民分为城乡两种社会身份,并因身份不同而在就业上予以区别对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就得首先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就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导方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就如何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向社会提供合格的有用人才,促进大学生顺利择业与就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后,就业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要牢固树立一个理念、强化两个保障、坚持三个原则、进行四项创新,这样才能改变传统的学院就业职能部门统管就业又做不好就业工作的局面,使院系二级改革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高宏  邱奉兴 《工会论坛》2005,11(5):94-95
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关系到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的形成,关系到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成败。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形势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适应社会的教育,提高毕业生思想素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