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晓清 《青年论坛》2014,(6):141-148
鼻音和鼻化是实验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上超过99%的语言都有鼻化元音及辅音,据统计几乎所有语言的元音都会被鼻化.上海话有口元音和鼻化元音两种元音,本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上海话中具有一个鼻音音素的单音节组合和具有一个鼻音音素的多音节的组合.在发音的过程中,鼻音音素会对其前一音素和后一音素进行侵入.运用气流气压仪和分析软件,对上海话鼻音音素的前一音素和后一音素的气流气压的表现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探索鼻音音素(包括鼻辅音和鼻化元音,鼻辅音又包括鼻韵尾和鼻声母)在V~+V,V~+ Cvoiced,V~+ Cunvoiced,N+V,N+C,V+V~,Cvoiced+V~,Cunvoiced+V~,V+N等结构中的表现,以求更加深入的了解鼻音及其协同发音的过程.将上海话同法语的鼻音音素的侵入表现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上海话和法语有其相似性,但也有类型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侬好!”“阿拉都(读音‘塞’)是上海人。”对于上海人(也包括很多新上海人)。来说,这是多么熟悉、亲切的话语呵! 是呵,上海话,对于居住在沪上这一方水土的人群来说,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牛康上海话读本》“序”的作者在其文中记述了这样两件事:“张爱玲在美国,念起上海,亦是从上海叫卖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今日上海》2010,(5):13-13
据教育部、国家语委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今年,上海要在全市范围公开招募上海话发音人,完成对全市13个调查点的方言文化普查,绘制上海方言地图。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关于“上海人是不是排外”,关于“上海话要不要保护”,一直是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星闻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6,(17):64-64
<正>刘翔:上海新形象近日,刘翔迎着酷暑拍完了为期一天半的上海城市形象片。由于姚明也曾拍过一段十分深入人心的上海城市形象片,于是便有记者问刘翔,与姚明相比,他是否会有压力。刘翔说:“其实我和姚明一样,都希望将上海的美好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如果要刘翔向老外介绍上海,又会怎么说呢?刘翔立刻用上海话回答道:“欢迎侬来上海白相!”  相似文献   

6.
来到温州的第一印象,就是公交车上使用的温州话报站音,让人不禁感觉到这个城市地方色彩的浓厚和自足。坐着公交车,穿过几乎半个城市,观察记者在一间简陋狭小的房间里见到了温州市欧海区鞋革协会秘书长何国良。在提及温州鞋业面临的困境时,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温州鞋业正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洗牌’,今年留下来的都是精英。”  相似文献   

7.
上海腔:白领阶层的普通话 "‘侬好'.约30名学习上海话的人下班后来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杜特上海话培训班',互相打起了招呼.该班于去年6月首次在上海面向社会招生,迄今已毕业了约200人.班上人员有三分之一是来自香港、台湾的驻沪人员,剩下的则是来自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的人."  相似文献   

8.
方修仁 《今日上海》2008,(11):48-49
在迎上海世博会600天到来前夕,记者专程来到沪上东北角的上海兰生大酒店,以了解上海宾馆酒店业发展的现状。总经理谷勇开门见山,说了这样一番话:  相似文献   

9.
上海腔:白领阶层的普通话 “‘侬好’。约30名学习上海话的人下班后来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杜特上海话培训班’,互相打起了招呼。该班于去年6月首次在上海面向社会招生,迄今已毕业了约200人。班上人员有三分之一是来自香港、台湾的驻沪人员,剩下的则是来自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的人。”  相似文献   

10.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1,(12):12-13
举世瞩目的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圆满降下帷幕。江泽民主席在10月21日APEC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用一句上海话“顶呱呱”,来评价APEC会议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亚贝 《两岸关系》2001,(8):10-12
“这必须感谢阿扁”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书店里“移民”上海的书畅销,高雄还出现培训讲上海话的学习班。在此之前,台湾有一项民调称,台湾有26%的居民打算移居,首选地点是历来保持领先的美国、加拿大,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中国大陆也被首次选为顺位第三的目的地,占打算移居的8.7%。而在台湾人最想移居的10大城市中,上海首度名列第4名。一些台湾居民在回答他们为什么作出这种选择时表示,上海的物价比台北便宜,生活条件也不错,他们愿意在上海购房。据在上海投资经营的一家台湾房地产中间商称,自去年“5·20”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台湾人前往上海置产的比例大幅上升,就人数来说,几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14,(4):57-57
语言是一座城市的个性体现,与城市的发展相生相伴。上海话的变迁中承载着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以及不可割含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12,(1):6-6
乘坐公交车,他们只能默默数站,因为听不见,遭遇了很多尴尬。日前,一位聋人小伙在公交车上表演行为艺术,呼吁公交车配置流动报站字幕。  相似文献   

14.
会讲上海话的美国小姑娘 6岁的女孩儿Gillian Rexach来自美国,金发碧眼,活脱脱一个真人版的芭比娃娃。她的中文名字叫李小凤,像中国父母为自己的小闺女取的名儿。  相似文献   

15.
济南人的说:找不着感觉■王淑玉有人说:北京人的说,官腔官调侃起来特牛;天津人的说,热烈油滑语调直拙不登大雅之堂;东北那旮的赵本山把东北话整得贼逗;上海的吴侬软语嗲、甜、嫩、糯,造就了大批“嗲妹妹”……但问及济南话有什么特点,不仅外地人说不出个一、二...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早已成为每个枫泾人的基因。从田头到企业、从学校到村居,“学习之风”渗透到了基层的每个角落 上海有金山,金山有枫泾。作为上海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历来崇尚耕读,文化早已成为每个枫泾人的基因。而今,新时期的枫泾人,在家门口演绎着一席又一席文化的盛宴:“画”枫泾、“话”枫泾、“秀”枫泾、“舞”枫泾……  相似文献   

17.
酸甜苦辣话民工帅兵上海几乎所有的建筑工地都有民工。民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来自农村,干着重体力的活儿,在他们手中,幢幢大楼广厦拔地而起。他们给城市带来了繁荣。报载,今日上海已有30余万民工活跃在各施工工地。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开发热带来了建设热。脸...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1,(4)
胡志明主席来访1965年3月,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主席来华访问,毛泽东主席在湖南长沙会见了他。胡志明参加过中国的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不仅会讲中国的普通话,还会讲广东话、上海话,就连毛泽东的湖南口音,他也完全听得懂,用不着翻译。"毛主席,我有件事得请你帮忙。""什么主席!我不称你官号,你也不要称我的官号。你不是说过,咱们是同志加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上海》2011,(11):11-11
上海话的生存环境逐渐萎缩,沪语广播或将出现断代。日前,创办于1961年,陪伴上海听众50年的沪语广播《阿富根》启动了“选秀”活动,而坐在评委席上仅有两位沪语播音员,而且他们都将在5年内退休,沪语广播面临失传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14日,中国法学会在上海举行了研究会工作会议,周成童刑会长在会上讲了话。本刊特将这个讲话的部分内容刊发,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