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方淑 《前沿》2009,(8):131-133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项下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碳排放交易的双赢机制,未来几年将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黄金时期,作为温室气(GHGs)体排放大市,重庆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但是目前重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不容乐观。本文在阐述清洁发展机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重庆市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滞后的原因,并对重庆的清洁发展机制之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谢舟 《人民论坛》2012,(26):96-97
2005年至今,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我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目前的国家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地方难于参加到CDM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机制当中,另一方面地方对CDM项目的发展又有合理需求。有必要改革这种中央管理机制,提供政策和法律制度支持,让地方参与到CDM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中来,实现CDM项目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对我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现将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相似文献   

4.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四月二十日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创新发展观念,积极争取国际资金和先进环境友好技术支持,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快推进我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重要意义(一)清洁发展机制的基本概念。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赵涛  崔日浩 《求索》2013,(8):12-14
随着中国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林业碳汇项目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为中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就中国林业碳汇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评价CDM林业碳汇项目确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大类指标.同时提出CDM林业碳汇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以促进中国林业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数字     
据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介绍,目前中国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项目数量增加为1574个,累计收入超过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有序开展,适应当前工作的实际,我们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经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5年10月12日起施行。2004年6月30日生效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为规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管理,进一步发挥其支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特制定《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有序开展,适应当前工作的实际,我们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经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审议通过,现予以  相似文献   

10.
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京都时代"我国CDM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存在项目类型分布不合理、最终签发成功率低、融资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碳贸易体系等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推出鼓励政策引导CDM项目协调发展;培育咨询机构、提高项目申报通过率;加快我国"碳金融"建设与改革,为CDM项目提供更多融资渠道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碳贸易体系,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和CDM市场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京都时代"我国CDM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存在项目类型分布不合理、最终签发成功率低、融资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碳贸易体系等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推出鼓励政策引导CDM项目协调发展;培育咨询机构、提高项目申报通过率;加快我国"碳金融"建设与改革,为CDM项目提供更多融资渠道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碳贸易体系,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和CDM市场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1号为进一步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促进清洁发展机制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5年10月12日施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3.
中国CDM项目的结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已开发的CDM项目在类型结构、减排量结构、国际合作方分布和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中国CDM项目开发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管理目标,实行技术优先和技术适宜原则,从政策上引导项目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岭南学刊》2012,(1):92-96
广东转型升级需要促进经济与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通过分析广东居民收入落后经济增长和发展乏力的深层原因,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新的收入增长体制机制、建立工资与经济增长挂钩机制、建立工资与经济增长挂钩机制、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各种收费、建立动态调整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以推动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一般来说,企业技术的获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部的独立研究机构、大学实验室或国内外其他企业获得,并加以消化吸收,这构成了企业研究开发外生机制;二是从自身的内部研究开发机构产生,这构成了企业研究开发内生机制。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如果缺乏内生机制,外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企业研究开发内生机制的运作也要经常吸收外生的技术或知识。但无论如何,企业技术研究开发内生机制仍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当代发达国家和一些先行一…  相似文献   

16.
广东: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障今年广东的立法计划(草案)新制定项目安排十项。项目将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继续坚持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加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企业与企业经营者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立法;围绕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通过完善制度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围绕建设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目标,加强有关政务公开、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重视民众普  相似文献   

17.
广东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笑珍 《岭南学刊》2009,(3):98-100
广东是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迅速和活跃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完善、风险资本来源单一、退出渠道不顺畅、风险投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阻碍着广东风险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构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培养专业化风险投资人才,更好地促进广东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为规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有偿使用活动,进一步发挥其支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特制定《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陈青  张仁寿 《岭南学刊》2022,(6):115-122
本研究以广东公共交通领域推行新能源汽车为例,采用GSA算法,对比纯电动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耗,分析公交车领域推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碳排放量变化。设置不同情景,讨论分析碳减排的影响因素,发现电网能源结构与车用燃料类型对碳减排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广东省较全国电网能源结构更合理、更清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我国应加大力度在公交车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发与推广清洁能源,同时,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西政报》2009,(16):F0003-F0003
山西通洲煤焦集团是集原煤开采、洗煤、炼焦化产品回收为一体的全省三年推进计划项目企业,也是省“两区”开发项目重点企业。近年来,山西通洲煤焦集团在长治市委、市政府和沁源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沁源“六大和谐”发展精神,按照“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科学发展”的十二字方针,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