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9,(5):51-52
水、电、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在人们对水、电、油涨价的热议中,国家发改委8月初发布了《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指出:今年上半年,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资源价格改革是否只有“涨价”一条途径?其取向究竟如何?本刊搜集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7,(5):55-60
菜价疯涨.猪肉涨价。方便面“集体涨价”.房价一涨再涨……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涨价,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价格上涨中的焦点问题进行解答。本刊编发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改委日前对《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对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商品,  相似文献   

4.
“高莱价”近期成为中国老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从“蒜你狠”到“豆你玩”,今年部分农产品的轮番涨价甚至一度让很多家庭主妇变成了“菜奴”,政府更是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生活在世界大城市如纽约、莫斯科、北海道、香港等地的人们。怎样打理自己的生活?柴米油盐的涨价对徽观的家庭开支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大城市家庭,与年收入10万美元的美国纽约家庭在消费方面有何区别?在日本大阪,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月薪能买多少个西红柿?多少根黄瓜?多少升汽油?…… 我们收集了世界5个城市普通家庭的开支情况,供涨价时代的人们参考、对比。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8,(3):121-121
新华社3月下旬报道,从今年3月起。湖南省开始实行民生商品价格上涨零利润制度,遏制商品涨价冲动。企业若要上调商品价格,不仅要申报备案,而且上涨的部分必须是严格依据原材料的涨幅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生产商品的原材料价格涨了1元,那么调价后这件商品也只能上涨1元。物价部门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合理的商品。  相似文献   

7.
杨思卓 《今日广西》2010,(10):64-64
据说比尔·盖茨从不坐头等舱,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反问“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要说速度嘛,头等舱的确并不比经济舱快,但要说到价格,头等舱确确实实要比经济舱高出许多。火车也是如此,头等车厢要比普通座位的价格高很多。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8,(1):50-54
2007年,我们从每天离不开的粮、油、肉的价格上,已经清晰地感受到物价上涨的脚步。物价为什么涨得这么快?要涨到什么时候?我们集纳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的谈话等权威资料,编辑了这一组问答,希望帮助读者看清这一轮物价上涨的背景和趋,并了解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前几天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粮油定价权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余温还没有过去,食用油就随之涨价,非常不幸,我又说中了。粮油的涨价还没有过去,酒的价格又进行了提价。比如茅台、五粮液等等高档酒都进行了涨价,而提高价格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10.
“什么都涨了,就是书价不涨!”这是记者和许多出版人聊天时,听到的最多抱怨之一,而在出版界已经默契地形成了一个未公开的共识:2008年书价肯定要涨,只是多少的问题。也许,在享受了多年“低”书价的幸福时光之后,我们即将不得不接受书价上涨的事实.“生活用品、各种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书价为什么就不能涨?”这已经是不少出版人的心声了,图书涨价也许即将静悄悄地来临。  相似文献   

11.
把脉CPI专家—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7,(18):31-33
怎样看待当前CPI上涨形势主要是结构性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根源在于粮食、食用植物油价格,而目前的突出矛盾是猪肉价格。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从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12.
利益共同体:煤电一体化的趋势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田 《前进》2008,(10):33-34
煤和电是构成我国能源安全的两大支柱,且是上下游产业,二者应相互依存、协调发展。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煤电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供需上的巨大缺口,价格上的两难抉择,利益上的相互博弈,使得本已不太乐观的能源供应形势显得愈加严峻。煤炭涨价,电煤告急,从年初的抗击冰雪灾害,到前段的迎峰度夏、奥运保电,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倾向倾听老百姓呼声的今天。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民意倾听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这反映出执政当局的亲民与务实。 然而在具体实施听证会措施时。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2005年国庆前夕广州市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上。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35名听证代表中。有33名赞成自来水涨价。其中赞成从高涨价的代表有20名。超过半数。对此。虽然广州市物价局负责人连连表示“想不到”。但在我们无法知晓听证代表身份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其实也让所有人想不通。难道老百姓的觉悟高到了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能替对方说话的程度? 听证会不应成为作秀场。听证制度不能流于形式主义。这是民意。必须要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4.
主客观两大因素助推蔬菜涨价 元旦期间,北方地区突如其来的风雪天气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蔬菜的涨价在此次风雪天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运输、心理两大因素。在北京,恶劣的天气推高了北京的菜价。据报道,1月份,北京菜价大部分出现了明显上涨。据新发地市场统计部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开年的大雪,导致近10种蔬菜价格明显上涨。其中,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6月,全国最大的BBS之一——天涯社区在主页上打出了这样吸引眼球的头条新闻:"猪肉价格飞涨,中国将迎来建国后第三次物价全面上涨"。自此,一场涨价风波开始席卷全国。一个季度过后,有人开始反思,涨价风波,真如传闻中那样来势汹汹,不可抵挡吗?检索本年度新闻,某些涨价行为,进行得似  相似文献   

16.
方娟 《公民导刊》2008,(4):24-26
记者:去年5月以来,在全国猪肉价格高走的大背景下,我市猪肉价格也持续上涨,并带动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请问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唐捷 《思想工作》2007,(8):16-17
5月份以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由于猪肉价格上涨,除了引发牛羊肉以及肉制品上涨外,部分地区鸡蛋等农产品也在大幅涨价。以猪肉为代表的副食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上至国家、下至地方的关注,在全国掀起一场廉价餐的食品保卫战。  相似文献   

18.
少赚就是赔     
闻力 《协商论坛》2009,(1):63-63
有朋友给我出了一道题,说是美国公务员考试题:有一个人在市场花8元钱买了一只鸡,然后以9元钱的价格卖掉了;后来一想,感觉自己卖便宜了,便用10元钱买回来以11元钱的价格又卖了出去。问题是,这个人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果赚了?赚多少?如果赔了?赔多少?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7,(9):2-2
当下,政府正在竭尽全力维护物价的稳定。 发展生产,保证供应;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大中专院校贫困学生生活;严格控制出台新的政府涨价措施;加大价格监督检查的力度,坚决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在四项措施之外,还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各项政策正在落实之中。  相似文献   

20.
行政领域价格听证会兴起之时,老百姓把它与推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新事物联系在一起,衷心拥护,积极参与。然而,时下名目繁多的,“价格听证会”,几乎等同于“涨价会”,使老百姓产生被愚弄的感觉。因为即使反对涨价的呼声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老百姓看到的:依然是霸气十足的垄断者在蛮不讲理地追求垄断利润。其实,你是垄断者,你生产的产品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根据市场变数,原材料涨价等客观因素,而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提价,其理由也充分。大可不必劳神费力地召开形式上的“价格听证会”,选择一些代表为决策者的“涨价有益论”帮腔,把不同的声音作为民主决策的幌子,亵渎“听证会”,为公共决策民主化添乱。想想:在有关调整水资源费的“听证会”上公布的,目前我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资金运行及还本付息资金缺口为46.39亿元。这种类似天方夜谭的数据,岂是几次“听证会”能够解决的?当然,要想做到“价格听证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不难。那就是听证应该切实尊重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民心作为公平秤上的准心,用它称量政策的可行性,老百姓才有兴趣参与,才能真正促使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