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石抵千金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为官清廉,有口皆碑。离任后的一天,他突然反省自己曾做过一件不能饶恕的愧心事,便作诗一首:“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相似文献   

2.
正①三国末期至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胡质在魏文帝时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是当时有名的清官。其子胡威,在青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抱负和正直的品质,晋武帝时官至青州刺史。②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形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培元 《廉政瞭望》2005,(12):44-45
近翻古籍,看到《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汉安帝时,苏章当了冀州刺史,他有个老朋友时任清河太守。在巡察中,苏章发现这位朋友严重贪赃枉法,于是令其手下备了一桌酒席,两人共叙平生友谊,十分高兴。这位太守更是喜不自禁地说:“人皆有一个天,我独有两个天!”苏章听了立即言明:“今昔与故人饮者,私思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敝人只有一个天。”果然,苏章便将这位自称有“两个天”的太守依法治罪,从此,也就“州境肃然”。  相似文献   

4.
丁东 《党建文汇》2011,(11):43-43
太守:战国时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相似文献   

5.
《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的故事,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干部的廉政建设很有启示意义。   东晋时,地处岭南的广州,北部为群山所环抱,南部连带着大海。这里出产各种珍品和异物,派往这里的历任刺史都被这里的珍奇异宝所诱惑。他们聚敛财物中饱私囊,东晋政府对此事大为头痛,人人都认为官吏腐败是珍品的吸引所致。东晋为了铲除这种积弊,隆安年间派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兼龙骧将军。吴隐之,濮阳鄄城人 (今山东 ),在当时以清廉著称于世。   在广州有个叫龙门的地方,有一条泉水名为“贪泉”,传说人喝了贪泉里的水,…  相似文献   

6.
王佳宜 《世纪桥》2014,(3):72-73
西汉汉武帝创立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至关重要。研究刺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总结刺史制度的经验教训对于研究以后的监察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永州芝山区的潇水西岸、愚溪之滨.有一座气宇轩昂、巍峨宽宏的庙宇——柳子庙。柳子庙是为纪念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政治理论家柳宗元而修建的。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济人。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因与王叔文、刘禹锡一道共同倡行领导“永贞革新”政治运动.遭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被贬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远放柳州任刺史。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病卒于柳州,终年四十七岁。  相似文献   

8.
薛胄,字绍玄。隋朝河东汾阴 (今山西省万荣县宝鼎村 )人,生卒年月均不详。薛胄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薛端,北周时曾官至蔡州刺史。北周明帝时,他袭父爵为文城郡公,开始入仕,官至司金大夫和开府等职。隋文帝杨坚于公元 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薛胄入隋被任为鲁州刺史,未及赴任旋改任卢州,不久又迁兖州刺史。他到兖州的第一件事便是决刑狱。他上任后见牢狱人满为患,更因朝代更替,案牍不决,百姓怨愤。所以,他利用旧朝之狱今朝不理为由,仅十多天,便结案数百起,使大多囚犯得以放还,一时刑狱为之空虚。这一举措不仅没有损害隋…  相似文献   

9.
东汉安帝年问,有一个叫杨震的官吏.接连出任荆州刺史、东莱郡太守等职。在他前往东莱郡任职时,途经昌邑县,过去他所举荐的王密做了昌邑县令。为表示感思之情,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敬重,王密夜晚亲自带了十斤黄金送给杨震。  相似文献   

10.
西尧 《奋斗》2008,(9):61-61
《资治通鉴》第176卷有一段关于文风的记述,说的是隋文帝的“壮举”。隋文帝杨坚当上皇帝后,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国的公私文书都务必行文朴实。泗州刺史司马幼之的文章奏表写得很华丽(估计有堆砌词藻的嫌疑),结果,隋文帝把他交给司法部门治罪。  相似文献   

11.
<正>干部交流既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干部交流思想古已有之,东汉时期就有关于任官回避的"三互法",即"婚姻之家的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于第三州有亲属关系亦不能交互为官",这也是官员异地交流任职的最早成文法规。到了唐代,对官员交流的规定更为明确,"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  相似文献   

12.
杨育棠 《共产党人》2007,(14):18-18
贾敦颐,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人。生年不详,卒于654-658年之间。太宗贞观年间,他先任沧州刺史,为官清廉,自奉俭约。贞观二十三年转任瀛州刺史,他带领百姓治理境内滹沱河和水,从此二河水再不泛滥,瀛州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他任洛州刺史时,查出豪富多占田地三千多顷,分给少地无地的农民。  相似文献   

13.
厍(shè,音舍)狄士文是山西原善无县(故城在今山西右玉县境内)人。他出生于鲜卑贵族的家庭,其祖父厍狄干是北齐的开国元勋,被封章武郡王,任左丞相。其父厍狄敬是北齐的武卫将军、肆州刺史。厍狄士文袭祖爵,封章武郡王,任北齐的领军将军。厍狄士文为人孤僻耿直、刚正不阿。建德五年(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后,很多官僚士族纷纷归附北周政权,而厍狄士文却不畏强权、闭门守节。北周武帝闻讯后,表示赞赏,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隋朝建立后,厍狄士文又受到隋文帝的重用,封为湖陂县子,任命为贝州(治今河北清河县…  相似文献   

14.
不独私故人     
不独私故人□张世和《资治通鉴》上有一段记载:唐太宗贞观三年十二月,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罪被解职。庞相寿原是唐太宗的旧属。唐太宗出于对故旧的怜悯,想让他官复旧职。魏征知道这件事后,谏道:“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对于庞相寿...  相似文献   

15.
冯婷婷 《前线》2022,(5):82-84
<正>陶侃(公于259―334年),字士行,晋代名将,生活在西晋后期到东晋前期,出生于江西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后迁居至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先世无显赫仕宦,其父陶丹,也仅做过吴国的边将。陶侃勤于吏职,初为县吏,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曾以“日搬百砖”的方式磨砺意志。晋成帝评价他“经德蕴哲,谋猷弘远”,又因一生清廉勤政,《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赞其“性检厉,勤于事”。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大凡清官廉吏,总是严于律己,常感政绩不显,负同负民,有愧于心,古往今来,他们留下许多自愧诗,今天读之,仍能从中受到启发,获得鉴益。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江洲史、苏州刺史等职,为官清廉,关心民疾。在《寄李儋&#183;无锡》中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之愧俸钱”。  相似文献   

17.
廉政短信     
《后汉书》记载:交趾(汉代一郡)曾长期遭遇贪官当政,前后刺史多无清行,故百姓怨声载道。新任刺史贾琮到任后,安抚民众,整顿吏治,选良吏任职诸县,岁间平定怨声,百姓安乐。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自信的故事。李白想结识荆州刺史韩朝宗,写了一封信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19.
据《三国志》记载,曾任常山太守、荆州剌史等军政要职的胡质,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财,惟有肠衣书箧而已”。其子胡威,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晋武帝曾问胡威:你的清廉比你父亲如何?胡威回答说:“臣不如也。臣父清唯恐人知,臣清唯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相似文献   

20.
正(1)李膺是东汉著名的大臣。因为他为政清廉,执法严厉,对贪官打击无情,所以每到一处任职,总有一些贪官吓得自动逃亡。他任青州刺史之前,青州是全国吏治最差的地方,可以说是无官不贪。(2)任李膺为青州刺史的命令刚下,他还没有到任,治下的70个县的贪赃枉法县令闻讯后竟然全部弃官潜逃了,正好为他重新任命一批清廉的官员腾出了位置。为此,李膺素有"天下模楷"之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