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余振魁 《湘潮》2008,(12):50-51
1949年7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司令员的杨勇率部向大西南进军。7月20日上午,杨勇带着先遣部队之一部顺路从江西宜春慈化余家坊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文家市,在老家小住了6天,这是杨勇一生仅有的一次回老家。  相似文献   

2.
1950年1月初,率部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宋希濂残部的解放军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带领“前指”机关由四川移师贵州,参加贵阳人民1月15日欢迎五兵团凯旋和杨勇就任省主席的盛大集会。他乘一辆黑色轿车,走在由20多辆卡车组成的车队  相似文献   

3.
杨勇上将是我军著名的一员虎将。战争年代,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和平建设时期,又为部队建设宵衣旰食,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曾高兴地夸奖杨勇:“你文武双全,真是个好同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绩卓著的战将,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竟遭到林彪反党集团残酷迫害,被秘密关押、刑讯逼供、监禁批判、劳动改造达5年之久。河北邯郸市东部的某师农场,就是杨勇被“劳动改造”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一年时光,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小故事。那时笔者在师管理科任书记,经常到农场去,同时还有一个战友在农场任排长,因此,曾亲眼目睹和耳闻了许多关于杨勇将军在农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将军沙场百战归——杨勇戎马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著名勇将。他胸怀坦荡,英勇善战,功勋卓著。41年前,我见到杨勇将军是在三军“造反派”的联合批斗会上,整整4个小时,将军被曝晒在露天的高台上,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如云战将中,杨勇将军是成名赫赫的“三杨”(杨勇、杨得志、杨成武)之一。在长征路上,在平型关大捷中,在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里,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杨勇将军智勇双全,百战百胜,勇冠三军,深得毛泽东主席的喜爱,多次表扬他,称其“耿直、刚毅”。  相似文献   

6.
杨勇治黔     
远山的呼唤1949年初秋,中央军委电令在江西上饶休整待命的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准备进军贵州。9月4日,二野正式向五兵团下达出发令,斗志昂扬、浩浩荡荡的队伍在上饶人民的祝福和欢送声中向赣西湘东开进,继而南下。经一个多月,于10月中旬到达湘黔边...  相似文献   

7.
郑瑞峰 《党课》2012,(10):95-99
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克拉克将军曾无奈地说:“我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战胜对手的文件上签字的将军。”他的对手之一,就是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杨勇将军。猛将杨勇,青史永留英名。  相似文献   

8.
<正>陈祥将军离开我们近18周年了。一提起他的名字,将军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我第一次见他时,他就说不要喊他"将军",他说"如果不好意思喊‘老陈’,就喊我陈副政委"。尊他所嘱,后来每次见面我都称呼他陈政委。陈政委对家乡建设事业的大小事都时刻放在心上,对家乡找他办事的人都热情接待,对家乡每一微小进步都热情鼓励。他总是面带微笑,循循善诱,毫不倦怠。有人说,陈政委的家就是金寨县的驻京接待站,称陈政委及其  相似文献   

9.
杨勇将军与杨成武、杨得志将军,于红一方面军中并称“三杨”。抗美援朝时期,三将军先后入朝参战,周恩来称之为“三杨(羊)开泰”。 杨勇年少有远志。1927年秋,毛泽东率秋收起义军退至湖南文家市,恰驻杨勇就读之里仁学校。毛泽东为红军讲话,以司马光砸缸之事,喻当时革命形势,说:“蒋介石好比一个大水缸,我们好比一块小石头。我  相似文献   

10.
张仲瀚:他与天山同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上,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张仲瀚。有人称他是“镇边将军”.有人说他是“天山的守护者”,而兵团人则亲切地视他为“兵团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17日,按照中国传统习惯,99岁的开国将军胡继成开始步入百岁的人生旅程。这一天,成都军区的领导和家乡的代表及亲友一起为他祝贺百岁华诞,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身着红色唐装,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地接受大家的祝福。胡继成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对部队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即便到了晚年,与人交谈,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当年战斗往事,最关心的是部队建设,他经常在梦中回到了部队,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相似文献   

12.
浏阳河是湖南省浏阳市的主要河流,流入湘江。浏阳市是革命老区,从这块土地上走出许多著名的将军,如王震、宋任穷、唐亮、杨勇、李志民、李贞等等。宋任穷是浏阳市(旧为浏阳县)葛家乡石龙村人,190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原名宋韵琴,又名宋绍梧。著名的浏阳河就流经他的家乡。秋收起义中,  相似文献   

13.
彭德怀异常严肃地对杨勇说:“杨勇同志!张国焘闹上了,他要南下,让我们也跟他走,那不成!中央已经决定我们单独北上,你们团的任务,就是掩护中央机关,保卫他们的安全!”  在杨勇将军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曾两次执行护卫任务:一次是红军时期,任团政委的杨勇奉彭德怀之命,率部护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走过长征路;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任纵队司令员的杨勇奉邓小平之命,率部护卫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开辟淮西根据地。这两次非同寻常的经历,既是杨勇将军革命生涯中不平凡的一笔,也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深深地印刻在…  相似文献   

14.
正郝克勇这位开国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是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在国民党38军里,他培训中共干部和发展中共党员达几千人;为便于在隐蔽战线工作,毛主席将他原名改为"范明";他孤身涉险,面交密函,促成陕北国民党保安部队起义;他带领部队,历经4个多月,创造了从北路胜利进军西藏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冷面王必成1946年冬 ,大雪。王必成之六纵与张灵甫之七十四师战于涟水城。初战 ,胜 ;继战 ,败。六纵伤亡5000余人 ,退出涟水。七十四师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 ,号称蒋介石之王牌御林军。当时 ,王必成将军回望涟水 ,郁郁无言 ,心中暗忖 :非报此仇不可 ,并陈请华野副司令员粟裕 :“若打七十四师 ,决不要忘了六纵。”粟裕当即答复 :“打七十四师 ,一定少不了六纵。”将军亦释然。次年4月 ,王必成将军率六纵于敌重兵追击下退至山东羊流店以南 ,此时三面受敌 ,退耶?进耶?情势紧迫。其时 ,我华野部队已调集5个纵队初步完成对孟良崮七十…  相似文献   

16.
杨勇将军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 ,曾两次执行护卫任务 :一次是红军时期 ,任团政委的杨勇奉彭德怀之命 ,率部护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走过长征路 ;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 ,任纵队司令员的杨勇奉邓小平之命 ,率部护卫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 ,开辟淮西根据地。这两次非同寻常的经历 ,既是杨勇将军革命生涯中不平凡的辉煌之笔 ,也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心里 !彭德怀异常严肃地对杨勇说 :“你们团的任务 ,就是掩护中央机关人员 ,保障他们的安全 !”193 5年 9月 3日 ,率左路军进抵阿坝地区的张国焘突然给中央领…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兵团汇聚了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的主力精华,特别是从冀鲁豫根据地走出的3支野战纵队(第1、7、11纵队)均融合在该兵团,血脉纯正,战力上乘。兵团司令员杨勇为我军著名战将,具备大兵团指挥才能,在他的带领下,5兵团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兵团成立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原野战军各纵队集结于豫东、皖北一带休整,准备整编。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所属部队组成第3、4、5兵团。第5兵团下辖第16、17、18军,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为原主力1纵的军政首长。  相似文献   

18.
李霄凌 《湘潮》2005,(7):25-30
杨勇将军是人民军队中一位勇冠三军、名扬中外的传奇人物,一位作者这样描绘杨勇将军:浓眉大眼,脸方嘴阔,目光逼人,神仪威严,见者莫不肃然起敬。实不知将军性情温和,待人宽厚……的确,战火硝烟之外的杨勇将军,是一位刚直不阿,体贴入微、重情重义的儒将。  相似文献   

19.
勇贯三军显英雄本色杨勇一生百战沙场,最能体现“勇”字精神的是将军身上的5处伤痕。1933年10月,红三军团四十师十四团在中央苏区的洵口与敌遭遇,双方都措手不及。“狭路相逢勇者胜”。团政治处主任杨勇,冒着弹雨,带头冲入敌群,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展开了。突然,一发子弹从杨勇的头顶中央穿破了头皮,血很快流到面颊、颈部,他全然不顾,继续冲杀,敌人落荒而逃。战后,杨勇受到军团长彭德怀的称赞,胸前挂上一枚三等红星奖章。同时,头顶也留下一块永久的纪念———两公分长,不再生发的弹痕。大军压境,炮声轰轰。长征中最激…  相似文献   

20.
余振魁 《湘潮》2005,(6):53-53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罗荣桓每当见到统伢子——杨勇,总要愉快地回忆起他当年在杨勇家做客的情景,总免不了对杨勇说上一句风趣的话:“你妈妈的手艺真好,那回我在你家吃到了最甜、最鲜的鸡肉!”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9月20日清晨,听说景仰已久的毛委员要在会师大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