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革命志士,随之各地反动军阀相继效仿,竞相捕杀共产党人,在全国掀起反共逆流.刹时,中华大地被血雨腥风所笼罩,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半途而废,革命落入低潮.在此紧要关头,“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打破了黎明前的沉寂,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犹如灯塔为在黑夜中奋然前行的革命志士指明了方向.然而“八一”枪声为什么会在南昌响起?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到处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这惨痛教训,使中共中央深刻认识到建立自己革命武装的重要性。遂决定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党所掌握和影响的二万多国民革命军,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并按预定计划,挥师南下,挺进广东与东  相似文献   

3.
1927年4月,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叛变革命,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工农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和珠江。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国民党右派一味迁就退让,刚刚到手的胜利果实毁于一旦,半壁河山重新沦丧。各地的军阀政府,纷纷以血腥手段,暴力镇压革命势力和共产党人,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中国的出路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出路何在?周恩来等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被陈独秀等人否定了。周恩来再一次提出挽救革命的办法──发动湖南农民武装暴动,又被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国际代表取…  相似文献   

4.
蒲永能  王犁田 《党建》2009,(3):54-56
1927年4月12日,正当国共两党携手进行的北伐革命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背信弃义,悍然发动了针对共产党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貌似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撕下伪装,下达了分共密令,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一人漏网”的鼓噪下,大批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中。  相似文献   

5.
1989年《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补白”栏登了《一位营救周恩来“四·一二”脱险的国民党元老》一文,谈到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周恩来在上海是怎样脱险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许多党史著作与文章众说不一。现就所接触到的材料,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一介绍。 1927年4月12日凌晨,蒋介石以共进会流氓打头阵,周凤岐的二十六军武装相配合,突然发动政变。周凤岐调斯烈的第二师秘密包围了上海总工会机关和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湖州会馆和商务印书馆,企  相似文献   

6.
1927年5月21日,即我入党后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就在长沙发动了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是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一个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湖南工农大众奋起反抗。他们在中共湖南临时省委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武装保卫革命。长沙附近各县准备出动十万农民大军,把许克祥一千多名反动军队包围在长沙城内,一举全歼。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  相似文献   

7.
矢志不渝追求终生做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宋床龄同志一生中最崇高的追求和夙愿。宋庆龄早年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1927年,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上海、广州、长沙以至整个中国,被杀害的工人、农民尸...  相似文献   

8.
走进巍巍井冈,踏访当年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惊天地、泣鬼神,“为主义而牺牲”的英雄壮举,历历展现在我们面前。   1927年,蒋介石集团背信弃义,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又制造了“七一五”惨案,无数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工农群众被杀害,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首先在江西的土地上开始了英勇的武装反抗。   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接着,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鄂、湘、粤、赣、豫、闽等省的武装起义相继爆发。由于缺乏经验,这些…  相似文献   

9.
正又是一年“三三一”。说到”三三一”,老一点的重庆人都知道,这场发生在90年前的惨案,是刘湘勾结蒋介石,在重庆制造的一起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左派国民党人和爱国群众的大血案。就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于辛亥革命,“吾党菁华,付之一炬”。这场惨案之于四川革命,也可谓损失巨大。它是大革命运动在四川的转折点,它不仅导致了四川轰轰烈烈的革命局面开始转入低潮,还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朝鲜南北发生战争的消息,对于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还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国民党军队参加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但是令蒋介石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蒋介石缘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而美国政府又缘何拒绝了蒋介石的这一建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历史玄机呢?朝鲜半岛燃起战火,蒋介石喜出望外1950年6月25日的清晨,蒋介石和往常一样,洗漱后开始吃早饭。此时,蒋…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谈话记录”,也是一份带有浓厚火药味的“谈话记录”,更是一份表现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浩然正气的“谈话记录”。谈话人在被谈话人面前步步退却,无地自容,显得特别渺小;而被谈话人大义凛然,铮铮铁骨,时刻保持着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那么这班谈话人是谁呢?他们是国民党弋阳县县长张抡元及弋阳地方绅士,而被谈话人则是闽浙皖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红十军团负责人方志敏。 1935年1月,方志敏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失利,于1月29日在德兴陇首村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此机会,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光明磊落、英勇不屈的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军阀统治,工农群众受到更加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工农运动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各级组织被破坏,许多共产党员被杀害,中国革命处于非常困难危险的时期。在这个紧急关头,如何建设我们的党,如何度过难关,引导革命走向胜利?这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192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政局宣言”,公开揭露蒋汪反革命面目,郑重声明“本党为保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最痛恨的人,除了蒋介石,还有何键。大革命失败后,两湖革命青年和工农群众死于何键之手者,不计其数。何键是最早对罗霄山脉的工农武装进行"清剿"的国民党将领,并在湖南设立"铲共法院",全国独一份。何键甚至还派人挖了毛泽东的祖坟,是十足的双手沾满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4.
1930年10月,蒋介石结束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之后,立即筹划对各个苏区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至1931年7月,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先后纠集10万、20万、30万的兵力,接连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毛泽东不以为然.你有你的“分进合击、猛进猛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我有我的进退韬略——“诱敌深入”到根据地内部,瞅准机会将你消灭.毛泽东以他的大智大勇,与朱德一道,率领红一方面军胜利粉碎了蒋介石的三次反革命“围剿”……  相似文献   

15.
1926年3月18日,时任黄埔校长的蒋介石与军校内孙文主义学会蓄谋,在蒋结拜兄弟欧阳格(时任海军学校教育长),以学校驻省办事处名义,命令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中山舰至黄埔港待命.当中山舰开至黄埔后,蒋介石竟否认有过调令,竟诬称中山舰擅入黄埔,是“共产党员阴谋暴动,要推翻国民政府”.并于20日晨3时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了李之龙,并拘捕了黄埔学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部共产党员达40余人,解除了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并将第一军党代表周恩来软禁起采,逼迫其为首的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中山舰事件”.中山舰,原称永丰舰,是清末(1910年)由海军大臣载洵与海军统领萨镇冰在日本三菱工厂订购的一艘护卫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29日《书刊报》上发表了一篇摘自《新闻汇报》的文史轶闻———《周恩来蓄须明志》(以下简称《明志》)。《明志》一文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时,曾气势汹汹地说:“我姓蒋的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周恩来则义正辞严地回敬蒋介石:“革命不胜利,我誓不刮胡子。”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在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的那天早晨,他才把胡子剪掉,实现了十年前的誓言。众所周知,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就把屠刀高高举起杀向共产党人。周恩来更是他悬赏缉拿的“要犯之一。”周恩来这时蓄起了…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作为蒋介石首席秘书的陈布雷,当时由于身患“腹疾”而没有同往。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2月26日,蒋介石一回到南京,就指使陈布雷篡改事实,把蒋介石被迫接受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过程篡改成蒋介石在西安“对张、杨的训话”。 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因翻墙逃跑而摔伤了腰。1937年1月2日,蒋去奉化溪口养病。在奉化,他又要求陈布雷按他的口径去撰写《西安蒙难记》。蒋介石说:“布雷先生,回京以后,许多中外人士常询问蒙难经过,你能否费心代劳?”陈布雷回答说:“布雷没有随同前往,情况不明……”不等陈说完,蒋即插上去说:“没有比你更适合的,你不必推辞。”  相似文献   

18.
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迈出了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突破性步伐。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转变战略部署的果断决策,是凝聚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光辉结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波澜壮阔,跌荡起伏。其中既有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的顺利发展,也经历过几次严重危难。中国革命和建设正是度过重重危难后,才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这样的严重危难共有七次: (一)“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1926年7月,国共合作发动北伐。1927年3月,北伐军迫近上海。上海工人在周恩来、赵世炎领导下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22日解放了上海。3月26日,蒋介石抵达上海。在日本帝国主义和江浙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收缴了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器,打死打伤300多人。4月15日,广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退台后甩出了最大的赌注,一万多蒋军官兵在黎明登陆,岛上顿时狼烟四起。蒋介石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被毛泽东赶到台湾孤岛上这口气,这位视枪杆子为命根子的铁腕人物,凭借优势的军事装备与美国人后台,从退台那一天起就为反攻大陆做过种种尝试。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1953年的东山岛之战。 1953年7月16日,一万多国民党陆、海、空特混部队突然出现在福建与广东交界的这个16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 醉翁之意 1953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不仅力不从心而且大势已去,板门店一张谈判桌,从1951年谈到1953年,越谈越打,越打越糟,美国已没有了向中共和北朝鲜讨价还价的本钱和余地。 蒋介石的“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时间表已过了四年,这一年再不动手,岂不被世人耻笑? 1953年春节前夕,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向蒋介石呈上一份加急秘密报告,准备利用伞兵空降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桥,配合两栖登陆部队进攻祟武镇,并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报告称,美国“西方公司”全力支持此次反攻计划,并答应事成之后,给设在金门的“福建反共救国军”一笔丰厚的报酬。 胡琏的计划正中蒋介石的下怀。就是冒险,也要寻求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