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风 《学习论坛》2012,(9):55-61
贫富分化,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冲突,高新科技发展和应用对人类道德的挑战等,都要求当代伦理学做出回应。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根本标志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我们改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发展理解为社会改善和精神提升时,发展才是可持续的。用高新科技去增强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是十分危险的,科技必须以人为本,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科技会挟持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为走出生态危机,规避高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巨大风险,必须建构合理的发展伦理学和科技伦理学。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20多年来,我国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的冲击下,农业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我国要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关键。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1.农业科技发展概况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种植业方面,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提高了约5倍,粮食生产能力已基本稳定在4.5~5亿吨左右的水平,供求实现了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林业科技方面,…  相似文献   

3.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林业产业都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是生态建设不可替代的主体,生态建设是林业不可推卸的根本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化,林业大户、股份制合作林场不断涌现,全省股份合作林场达386处,家庭林场达374处。全省“四荒”拍卖300多万亩,成交金近亿元。特别是近几年,各地积极动员大户进山造林等,大力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在造林绿化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一些地区的个体大户造林已开始向规模化、基地化和公司化方向发展,成为发展非公有林业的主要力量。个体木材运输、加工和销售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林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理论建设》2013,(6):F0002-F0002
<正>祁门县地处安徽省南端,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18.8万,国土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99.4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活立木总蓄积92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8%,均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坚持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着力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40.7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39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4%。  相似文献   

6.
岳君 《奋斗》2005,(2):33-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林业工作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明确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重组.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庆传 《发展论坛》2003,(1):38-38,6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为林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山东是东部沿海省份,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三年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00年底,全省有林地面…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和隐患。本分析了科技伦理在当今科技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认为只有大力强化科技伦理意识,加强科技工作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合理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9.
张宏岭  赵健民 《世纪桥》2007,(10):81-82
在经济趋向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现阶段伊春林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认证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信息技术队伍等。同时,政府和林业合力,以达到加快伊春林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林业产业基础差、起点低、起步晚,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比较落后的方面,也是新时期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推进林业产业跨越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形势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林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永泰县林业产业发展,要坚持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自古及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促进人类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文明由渔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最终到生态文明,这是科技发展推动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当前,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针对科技发展与应用的实际,从指导原则、思想观念、发展动力、法律制度、评审机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尚英 《党的建设》2007,(11):61-61
省林业厅作为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围绕全省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努力构建全省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林业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同时,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等取得新进步,生态、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建设,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奋斗》2011,(12):54-55
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以“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转型规划实施为标志,黑龙江省林业开始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 ,全省林业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进一步实施科技兴林营造氛围,抓住经济转型服务大局,推动科技创新宣传鼓劲。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10,(2):78-78
武隆林业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提升战略高度,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全局,林业发展业绩喜人。2009年,林业投入成倍增长,突破三亿元,投入规模系历史之最;生态建设加速,完成造林绿化22.53万亩,造林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林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产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一年来,森林工程和林权改革两大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成为林业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林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面临着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离退休职工管理等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滞后问题。为切实做好林业系统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一要高度重视,二要加大帮扶力度,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要创新帮扶工作机制,五要抓住林业棚户区改造机遇推动林业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桂林市60%以上的森林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林业对山区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林业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与山区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必须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林农更多的优惠;对少数民族地区林业发展要有超前意识、开拓意识、集约化意识、持续性发展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意识;因地制宜,搞好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0.
赵嘉宾 《奋斗》2008,(10):37-39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绿色的金库、天然的蓄水池、生物的制氧机,对于依赖林木资源生存的国有森工企业而言,林木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致富的源泉。翻开黑龙江林业的30年发展历史,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焕发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复苏的活力,再次赋予了国有森工企业崭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