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九萍 《前进》2008,(3):36-38
近年来,吕梁市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着力破解产业、投入、增效、增收、民生、组织“六大难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徐建堂 《青年论坛》2006,(5):134-136
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报道形式,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就如何报道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努力成为带头人。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实际,探索了一条以民族文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_项重要历史任务。在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经成熟。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葛婷 《湖北宣传》2007,(1):16-17
建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为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探索新思路、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一条重要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责任重大,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和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的理解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要靠农民自己,政府仅仅起主导作用。其实不然,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  相似文献   

8.
宋一 《前进》2008,(3):42-4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但是,人文资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在新的形势下,只有重视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人文资源,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抓实、抓好.现结合安徽淮北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就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中蕴涵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种文明全面发展了,才能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对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尚未根本消除,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  相似文献   

13.
盈励 《当代广西》2006,(15):63-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是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朋友的需求,概括性地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是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读物中最全最新的版本,并且针对性强,适应性广,对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深刻论述: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荔浦县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应该努力做到“九抓九确保”,使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一条重要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责任重大,要探索新思路、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创造有益的文化条件和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6.
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水泥路,一幢幢独具仡佬文化特色的黔北民居,一个个摆满农资的农家店,一辆辆摩托车在乡间路上穿梭,一口口沼气炉上炒出了香喷喷的菜肴……踏上贵州黔北高原这块热土,扑面而来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滚滚浪潮,尽收眼底的是各族儿女正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新农村建设的优美画卷。  相似文献   

17.
张志善 《前进》2009,(3):32-33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绛县东吴村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大力实施以作风带动、科技驱动、民主推动、资金撬动、文化启动为主题的“五动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趟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李名丽 《今日民族》2011,(12):22-23
牲畜有圈,垃圾定点,柴草垛外迁;水泥路旁,华灯明亮,绿树排成行;文化入户,墙体画廊,群众学习忙。走进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如火如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这个边城处处焕发新颜。群众高兴地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我们的村寨变了样!”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的素质如何,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呢?  相似文献   

20.
彭美云 《新重庆》2006,(9):26-2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领导力量.结合巫山县实际,我们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就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夯实农村基层组织这个重要基础.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