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失地农民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的农民。伴随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凸显,如养老保险制度功能较弱、医疗保险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偏弱、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不利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相当严峻、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必须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逐步加大了资金投入,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机制还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资金筹集困难、资金来源单一、投资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必须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着力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我国有限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诸如覆盖面小、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偏大而社会保障资金却严重短缺的问题和困难,为此,我们需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的建设,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和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拓展就业渠道,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问题是目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新疆近几年城市化速度加快,伴随着城区向外扩张的同时是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失地农民存在着征地补偿标准低、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困难等问题。由于新疆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比重大,少数民族农民的失地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地方政府出台的扶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住房安置、就业促进等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与关键,而有效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是保证社保资金稳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回顾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的历史沿革,社会保险费税务代征缴的改革及其成效,当前急需加快建立社会保险资金长效稳定筹集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永坤 《学习论坛》2006,22(7):57-59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伴随着大量的“圈地运动”,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虽然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但也存在着保障内容单一、保障水平低等不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并加强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三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四是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尽量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有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由于相关制度和法规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探索,诸如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以土地换社保等不同做法。这些做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拟对实践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各种做法与经验成果做了系统的疏理,总结了实践中有代表性的五种社会保障模式,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是资金来源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现有筹资办法难以弥补巨大的基金缺口,因此研究采取新的筹资途径,筹集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和头等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现有征地补偿模式不合理,失地农民就业无着落,生活缺乏社会保障,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补偿标准,创新就业补偿方案,建立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社会保障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对做好社保资金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保障资金是根据我国法律建立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专项基金,指国家和社会用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公费医疗事业等项目的资金的总和,是对社会成员尤其是有特殊生活困难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现阶段 ,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着资金匮乏、发展规模偏小等问题。为此 ,在加快小城镇发展进程中 ,要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 ;吸引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系统 ;畅通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因失地遭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也没有得到社会保障。这体现在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征地费用分配混乱、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软环境改变的风险补偿不足等方面。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到城市化能否顺利推进、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保障水平很低,忽视了被征地农民的发展权问题,就业保障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农民社会保障宣传力度不够等,为维护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河北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体制创新为推动力,探索在大制度框架内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通过立法明确和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并通过程序设计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的重要途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必须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征地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从而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制度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不到位和社会保障不可持续性,造成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文章阐述了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种种表现,客观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地换保障”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扈艳华 《世纪桥》2012,(5):136-137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保障力度加强,但仍存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要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对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社保工作,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保功能。  相似文献   

17.
要改造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应该加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围绕市场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并且要扩大就业,构建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改造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13日,国务院对于吉林省《关于申请批准吉林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吉政文[2004]40号)进行了批复,标志着我省的社会保障试点改革工作正式展开。总结近期我省的国企改革实践经验以及此前开始的辽宁省的社保试点改革活动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企业社保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企业提前退休人员大幅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逆差矛盾突出问题。二是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人员再就业途径问题。三是国家与企业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分担问题。四是社会保障的资金筹集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和矛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创立以来,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申请对象资格审核难,保障资金来源单一,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与就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为解决以上问题,要健全资格审核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促进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就业,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才能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政府应将扩大就业、搞好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展战略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