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体信访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现的必然结果,法与政策的矛盾或缺位、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对信访机构职能的认识不到位、信访体制机制的多重矛盾等都是引发集体信访的原因。预防和有效处理集体信访,应当提高决策质量、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立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在传达民意、促进民主监督、保障公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监督政府运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信访制度所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非正常上访愈演愈烈,危害性极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访终结机制始终“缺位”是重要原因之一。建立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迫在眉睫,应该整体设计,总体思路是人大总牵头,一个渠道是法院(检察院),涉诉上访案件由法院牵头解决;另一个渠道是政府信访部门,非涉诉上访问题由信访部门牵头协调责任部门解决。对“三审”后上访人仍不服的,人大可牵头进行听证。同时需要通过立法对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3.
宪政视阈下当前我国信访困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红暄 《唯实》2009,(7):62-66
信访是公民和政治体系之间的政治沟通行为。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公民信访、信访工作机构不能及时化解的问题和现象。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形成这种信访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地方公共权力高度一体化;人民代表大会信息沟通通道对信访通道的挤压;信访制度自身的缺陷;中国政治文化中浓厚的“清官”情结的影响。化解我国的信访问题,必须对现行的信访制度进行改革。信访制度的改革应是渐进的。应确立“民主”、“法治”、“以人为本”的现代信访制度理念;引入人大代表接访制度和律师参与信访制度,为信访通道分流减压;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信访工作的责任感;整合现行信访机构,借鉴西方申诉专员制度,明确信访工作机构的权利救济功能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4.
《信访条例》第4条明确规定,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分级负责等原则。分级负责原则说明,上访必须按程序进行,遵循“逐级上访”的原则,而不能“越级上访”,越级上访不利于解决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越级上访的现象,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对访民不重视、信访机制运行不畅等。因此,治理越级上访,需要推进信访体制改革,破解越级上访的症结;坚决贯彻落实信访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法治权威,建设法治社会;提升信访等政府部门治理与善治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信访工作会议有两个消息颇受关注,一是全国信访工作实现“四个下降”(全国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非正常上访量和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四个下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体制转轨、利益调整,尤其是反腐的斗争的不断深入,农村上访明显增多。屯留县纪委、监委把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实行全县信访一盘棋,一把手负总责,职能部门联手抓信访,积极推行老干部顾问组、村情民意恳谈会等有效制度,全面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村民自治进程,使全县的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该县农村信访流量在全县的比重由二年前的91%下降为今年的58%;农村上访总量由1998年的1105件(次)、1999年的1003件(次),下降为2000年(1—10月份)的268件(次)…  相似文献   

7.
信访问题,尤其是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不仅牵涉党委、政府很大的精力,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把信访工作纳入到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使信访工作在化解群众内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遏制歪风,弘扬正气,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党委、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2010,(4):40-41
为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严格防止非正常上访和集体越级上访,维护信访工作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央纪委《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杏花岭区制定了《信访工作责任耷究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淮安市依托“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管理系统,有机融合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精心构建全方位、立体式“126”信访工作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信访工作新路子。这一模式已经成为淮安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重要法宝”,全市信访形势平稳有序,连续多年成为全省去京赴省上访较少市之一,“126”信访工作模式还荣获了2011年全省信访制度创新唯一的特等奖。  相似文献   

10.
张平 《廉政瞭望》2012,(2):47-47
《信访条例》第七条规定了“信访工作责任制”,要求追究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但被各级政府、机构、官员误读了,更在执行层面发生了异化。现实中,过于严苛的问责机制造成了对基层官员的额外压力,引发对访民的围追堵截,信访难题恶性循环,甚至激发群体性或暴力性事件,正常的信访制度已然遭到破坏。现实的做法应是允许公民合法上访,不做特别限制,逐步取消基层政府到上级机关接访,取消排名,取消只重数量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严格追究违法行政行为,对失职、渎职等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违法犯罪的官员严格依法惩处,对访民违法上访的行为也要严厉制止,因信访发生的治安案件由信访地公安机关断然依法处理,让访民维权、政府维稳和信访制度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行驶。如是,包括访民和维稳官员在内的“好人”才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1.
纪检监察信访与“大信访”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信访问题不断解决,信访压力却在增大;信访办理手段有限,信访形式却在翻新;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力量配备却很薄弱.究其原因是,信访制度存在缺陷,信访博弈均衡困难,地方信访环境不良.要摆脱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现实困境,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应回归本职,完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整合基层信访资源,以及加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视阈的信访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信访制度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表现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严重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对信访制度进行大力整合,以制度创新来回应现实的严峻挑战。一是建立健全信访预警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依法信访工作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操作规范、运转有序的信访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集体上访是一种非正常的信访活动,它是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形式,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党政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高度重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信访渠道不畅是造成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所有乡镇和市直部门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信访工作,要努力在疏通信访渠道上下功夫,坚持开门接访、公开办访,有针对性地实行信访听证缺席和公示制度等进一步增强办事的透明度,保证解决信访问题“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畅通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池州市信访形势一度比较严峻,突出表现在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就业与保障、基层政务公开等方面的群众信访大幅度上升,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明显增多。面对严峻的信访形势,池州市委、市政府建立市长接待日、群众信访评议、仲裁委裁决和法律援助四道信访工作保障线,使信访形势明显好转,信访量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群众集体上访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5.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信访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引发群众信访的主要成因,着力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领导责任、健全工作网络、解决信访诉求、推进制度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狠下工夫,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提高信访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领导者依据政策、法规,结合实践经验向上访者答疑解难的双向交流活动。在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第五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上访渠道畅通的今天.接访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又对信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信访制度完善的基本途径是发挥信访监督国家机关依法治理的功能;拓宽民众参与信访事项的渠道;体现信访作为中国式人权保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李鹏飞 《党课》2007,(12):124-124
近来,在个别地方的信访工作中,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群众出现增多趋势。而这些群众之所以提出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个别群众不了解或者不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个人利益至上,不考虑全局利益和其他群众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有关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同类或类似问题没有按规定办事,或因各种原因给予了特殊照顾。因此,给上访群众留下把柄。三是个别地方、部门存在求稳怕乱、息事宁人的思想。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无上访、少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稳定、和谐”的主要体现,对群众上访畏之如虎。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就抓住这种“怕上访”的心理,动辄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行要挟,以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东辽县委组织部积极探 索新形势下组织部门认真做好信访工 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使信访工作逐 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一、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建立了由 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长具体抓、信访工 作人员具体负责的信访工作机制。明 确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确定一名领导 负责做好与组织工作有关的信访案件 的受理、调查、处理、答复和信息反馈, 确保不发生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组 织部与纪委、检察院、信访办等部门建 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信访工作, 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松桃自治县在信访工作中带着关爱、带着温暖去化解群众矛盾,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全县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