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作为八路军总指挥,为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体现为:积极配合友军作战。真诚团结和帮助友军将士以迭共同抗日之目的;武装动员民众,为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指导和帮助新军建设,使其逐步成长为山西民众抗日的中坚力量;在反顽斗争中坚持以斗争求团结。保住统一战线不破裂的底线。  相似文献   

2.
汪洪斌 《湘潮》2010,(6):24-26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伯渠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积极参与倡导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  相似文献   

3.
简析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哈思同,傅跃华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十年内战。重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全国而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成文的共同纲领。但山西省例外,抗战初期,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突出的特点是: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4.
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科学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给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略方针、独立自主原则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并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高举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千方百计为建立、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出了杰  相似文献   

6.
黄炎培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为了调解国共两党矛盾,积极奔走。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识的三个维度:一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认识,解决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核认识,解决了当时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问题;三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活动,解决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问题。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忠实执行统一战线政策 在率领八路军三师健儿转战华北前线,开展广大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朱德忠实地执行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模范地团结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为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建立了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8.
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是中共中央为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和巩固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配合八路军挺进山西,立足华北敌后,实践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一项重大决策。战动总会在组织形式和抗日斗争中,都充分体现了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科学思想,并成为当时全国统一战线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9.
汪虹 《党史博采》2001,(2):42-43
磨擦与反磨擦斗争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斗争的特殊形式。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军民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力图削弱以至消火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则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磨擦斗争,并在斗争中逐渐形成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和原则。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0,(6)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伯渠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积极参与倡导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  相似文献   

11.
延安整风时期,针对一些党报的宣传内容、方式与党的政策相脱节的问题,中共对党报进行了改造,使党报明确了办报原则和方针,克服了教条主义对办报理念的影响,把增强党性放在首位,坚持全民办报的方针,做到新闻报道的实事求是。改造后的党报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抗战初期在山西汤发奎,牛俊德,汤晓燕卢沟桥事变之后,为适应形势需要,周恩来于1937年9月来到抗战前线──山西,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打开了山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为巩固和发展山西的抗日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坚定而灵活地贯彻执行党的...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殊环境下,毛泽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注重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人民军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有力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理论学刊》2006,3(11):25-26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山西战场诞生了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决死队由薄一波领导,编为四个纵队,分别在晋西、晋西北、晋东南等地进行抗战,后编入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山西战场配合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人民自卫武装,建立和保卫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当年参加抗敌决死队的父辈和先烈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主要表现在: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制定全面的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因如此,抗日战争才能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7.
陈信琼 《党史纵览》2007,(11):41-46
毛泽东曾经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样.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积极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之一。如何坚持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长期关注与不懈探索的问题。张闻天即是这众多的探索者之一。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见解,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均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仅就张闻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政策。作为陕甘宁边区三级政权中的中间层级,县级政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级"三三制"政权建设不但增强了县级政府的阶级基础,并且使其更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红岩     
<正>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扎重庆,结庐红岩。他们始终高举抗战、民主两大旗帜,广泛开展抗日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局面,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民主运动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威望及世界的影响作出了卓越贡献。在风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