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瓜每星期喝一次酸奶,草莓喝水“吸管”送到“嘴边”,南瓜每天同农民“聊聊天”……这些都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情节。近年来,松江区在蔬菜种植领域不断提高“科技含金量”,提倡适度规模种植,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致富,涌现出不少取得成功的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向高端农产品的方向发展,而非普通意义上的种植”已成为一些菜农的种植“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谢夷珊 《当代广西》2012,(22):23-24
北部有鲜蔬菜、梅菜干、法国豆、甜玉米种植和三黄鸡养殖,中部有荔枝、龙眼、百香果等水果种植,南部有香蕉种植、林化产品为主要产业;上规模农业基地200多个,花卉业、香蕉和优质提子种植成为发展迅速的高效产业……  相似文献   

3.
做生产致富的带头人 今年41岁的布依族妇女余必丽.是兴仁县李关乡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该乡鹧鸪园村,自1996年以来,在余代表的带动下,让村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将稻田种上蔬菜,如今,鹧鸪园村播种的蔬菜已远销兴仁、兴义等地,另外,余代表还通过种蔬菜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到2005年,鹧鸪园村种蔬菜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10余户人家;种桃树200余亩;全村养殖户达万元的就有20余户。  相似文献   

4.
马家沟村位于陕北安塞县,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以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民棚栽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这里已成为陕北地区最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走进马家沟,听到的是一个个农民靠种植蔬菜、水果大棚而致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县区政协     
《协商论坛》2009,(8):39-41
温县政协委员建议催动1·4万亩土地流转生金 本刊讯今年,温县番田镇众诚蔬菜合作社种植的1300亩高档精品蔬菜获得了大丰收。该合作社自去年9月至今已累计外销蔬菜1000多吨,销售收入600余万元,带动当地286户农民增收8000元以上。社长李立新深有感触地说,是政协委员的建议推动了土地流转,通过规模化种植,让自己和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如果没有张代表的带动和指导,我种植的4亩大棚早熟蔬菜怎么也赚不到3万元。”近日,说起今年的收入,岑巩县大有乡腊恰贩村村民张以善高兴地说,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腊恰贩村党支部书记张能贵在大旱之年,组织30余户群众发展大棚早熟蔬菜近200亩,并达成了与黔东戒毒所长期供菜协议,年创产值150万元,使普通土变成“万元土”,他被群众誉为“履职潮人”。  相似文献   

7.
莫有合 《当代广西》2009,(10):46-46
来到田阳县头塘镇,一栋白墙红瓦的房子特别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头塘镇宦传文化站。步入里面,一块大型显示屏映入眼帘,几名农民正在查看全国各地水果蔬菜的价格走势;在图书阅览室里,整齐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村民们正在安静地阅读;在二楼的未成年人活动宅里有十几个孩子,有的画画,有的制作手工模型……  相似文献   

8.
夏安安 《今日浙江》2011,(19):27-27
白洪俭是泰顺县司前镇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户。一个秋风送爽的晨问,在长势正旺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他向笔者讲述了依靠辛勤劳动和政府扶持的致富经历。2003年开始,泰顺县大力实施整乡搬迁工程,引导人口较少、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峰门、黄桥等地村民分期分批搬迁到司前镇。白洪俭就是当年峰门整乡搬迁首批移民之一。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间,金山的蔬菜种植从很不起眼的小产业跻身为区主导产业之一,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化体系。2004年12月,金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金山蔬菜生产步入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崭新轨道。  相似文献   

10.
龚勋  敖燕 《公民导刊》2007,(10):40-42
2007年6—8月。为了解《重庆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在全市贯彻实施的情况。进一步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重庆市人大民宗侨外委会同市民宗委在各区县自查基础上。深入万州、大渡口、壁山、巫山、奉节等区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高山返乡农民发展的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良性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城乡统筹提供了颇具意义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清甜甜的米酒,姊妹饭,滋养着苗乡人千万年的爱……”每次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新店村村民们酿的香甜米酒。然而,过去他们酿酒仅仅只是为了款待客人,却没有人发现它的市场魅力。2011年,驻守在这里的红河边防支队新店边防工作站官兵酿制的“边关醇”为这里的村民打开了致富之门。  相似文献   

12.
张三森 《前进》2010,(5):38-39
一、壮大大棚蔬菜产业是解决县域“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壮大大棚蔬菜产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近年来,曲沃县致力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适时适地发展高效产业,在全县已逐步形成了里村红提葡萄、杨谈苹果、星海大棚蔬菜、北董大蒜和高显莲菜五大万元田。在发展的诸多高效产业中,大棚蔬菜产业优势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陈期壮 《今日海南》2009,(12):38-38
(一) 陵水县英州镇大坡村是一个只有336户、1678人的小山村,全村主要发展水稻、槟榔、养殖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大坡村找准发展路子,闯出一条“哈密瓜+西瓜”的大棚种植的农业发展之路。随着农村种植养殖户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愈来愈大。2008年,由于大棚材料和农资物价上涨,很多哈密瓜种植户出现资金困难,正当大坡村村民们犯难时,“党员信贷”快车将小额信贷送进了大坡村。  相似文献   

14.
李春英 《天津人大》2012,(4):32-33,1
“广聚源”纸业是一个涵盖地产等多领域的产业集团,走进广聚源纸业,感受到的是耀眼的绿色,蔬菜大棚,果木瓜果,鸡鸭鱼鹅,似乎走进了世外桃源。这优美的景致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造纸业的印象,其实这是广聚源造纸产业链的一环。循环经济、科学发展在这里已是共识。这些也是广聚源老总李相臣最骄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孙媛媛 《小康》2024,(6):54-56
<正>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基础差”“矛盾多”“产业薄弱”……曾一度是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金鸡笼村甩不掉的标签。多年来,受制于交通不便和加工能力的不足,村民们守着9000余亩的茶山,却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实现富裕一方。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武安市贺进镇结合本镇实际,念好“山”字经.对所辖各个村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村村有了固定的项目和稳定的增收产业。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2000多元。近年来,该镇邀请专家对各村进行“会诊”,确定了一批市场前景看好、附加值高、适宜当地气候的种植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成片的金银花、国槐、枸杞、君白菊.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核桃、花椒、山杏、大枣等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惠及25个村23000多村民。  相似文献   

17.
杜烨 《今日上海》2009,(3):20-23
通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示范引导,崇明蔬菜已走上了规模发展之路。花菜种植面积超过十万亩,位列华东地区之首,营销市场已“占领”大半个中国;崇明芦笋生产居上海市郊之首;瀛旭合作社的山药生产基地则坐上了“上海最大”的交椅。2009年,崇明县的特色蔬菜示范推广点将增加到13个,示范辐射面积则将达到2万亩。  相似文献   

18.
不时与路边的村民们打着招呼,和老年文化活动室的老人拉拉家常,扶起玩耍时不小心摔倒的小孩,看看村民的果林、蔬菜大棚和渔场,从村头的村委会出发,绕村漫步一圈,这成为高妍每天黄昏时必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菜贵伤民”或“菜贱伤农”不断重复出现,究其原因,除了气候异常、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健全、农民不合理种植、投机商哄抬价格等,缺乏蔬菜种植风险预警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地方稳定菜价的调控通常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信息预警和指导明显“慢半拍”,广大菜农对市场、销售渠道不能有效把握,  相似文献   

20.
南沟村新貌     
赵凝  任继萍 《前进》2022,(6):53-54
<正>夏天的阳泉市郊区旧街乡南沟村,满眼绿色。果农忙着在种植园里为玉露香梨树疏花;蜂农忙着培养蜜蜂,恢复群势,为全年蜜蜂养殖产业打基础;农家乐的经营者忙着平整土地,准备种植蔬菜……从曾经的荒山秃岭到现在的“网红”旅游村,南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环境美了、产业多了、大伙儿的钱袋子鼓了……这个曾经不为人知的小山村彻底变了样。行走在乡村,村民自信而阳光的笑容深深地感染着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