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两年之后,一月十九日白宫宣布,里根总统决定在飞机通航和捕鱼方面取消对波兰的制裁,而其他大多数制裁措施则仍然有效。波兰当局对美国无理干涉波兰内政的所谓经济制裁措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它对美国此举“深表失望”,并再次要求“取消一切制裁”。  相似文献   

2.
索非亚专电保加利亚自1989年政权更迭以来,政府频频更换,政局动荡不定。执政失利不到半年的保第一大党保加利亚民主力量联盟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要求提前大选,以“重新执政”。看来,这将给保加利亚政局带来影响。1991年10月,民主力量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迪米特洛夫为首的“战后第一届非共产党政府”  相似文献   

3.
华沙专电 波兰团结工会领导的马佐维耶茨基政府自1989年9月12日组成以来,已经一百多天。波兰的经济形势怎样?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这里有人说,“商店货物增多了”,也有人说,“生产下降,物价飞涨,人们的日子更加不好过”。究竟怎样?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团结工会政府是在波兰经受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上台执政的。三个多月来,马佐维耶茨基总理在人事上进行了大换班,撤掉了一大批上届统一工人党政府的部长和副部长,安排了为数众多“忠于新政府、有工作能力”的干部;在外交政策上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4.
波兰新政府上台前后●本刊特约记者王德凤华沙专电11月11日,波兰议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对新政府的信任案,以团结选举行动联盟为主体的政府宣告成立。这是波兰自1989年剧变之后成立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的第八届政府。团结工会在丧失政权后东山再起的所谓“右派回潮”现...  相似文献   

5.
1990年新年前夕,捷克斯洛伐克原反对派组织公民论坛领导人瓦茨拉夫·哈维尔进入布拉格宫,就任共和国总统。 哈维尔1936年出生,是原反对组织“七七宪章”和“公民论坛”的创建人,由于多年从事反对前政府的活动,曾三次被捕入狱。他的上台,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特别是去年东欧国家政局急剧变化,西方加紧渗透,捷共和一度被禁止的反对派组织斗争、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战后波兰所实行的价格政策,主要是沿袭苏联的计划价格模式。几十年来,许多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要维持价格稳定,便只有大幅度增加政府对生产者的补贴。到1979年,价格补贴已占波兰政府预算总开支的百分之六十一,成为政府财政上一项沉重的负担。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制,波兰领导人在七、八十年代;曾先后两次宣布削减物价补贴,提高食品售价,谋求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食品涨价带动其它商品价格猛涨,引起了工人和城市居民的不满,触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浪潮,导致政局  相似文献   

7.
波兰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时起步于80年代初。波兰人认为与经济改革相比,他们的政治改革成果更明显。他们明确提出党的“三功能”论断。雅鲁泽尔斯基的著名论点“三功能”即党对国家起领导作用、对政府是引导、对人民是服务。波兰人认为政治改革给波兰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使国家政治生活开始走向全面而深入的民主化。明确了政府是仆人,人民是主人,仆人必须为主人服务。他们制定大政方针和各项措施必须以民意为本,尊重绝大多数公民的抉择。波兰人认识到主仆关系不能颠倒,否则将导致危机。波兰为了获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南朝鲜朝野摩擦频繁,事件迭起,各阶层群众反“政府”斗争接连不断。本文对动荡不安的南朝鲜政局作了翔实报道。  相似文献   

9.
法国有则谚语说:“轻信是上当的条件”。这条富有哲理的谚语在现实生活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波兰总统瓦文萨在回答法国记者提问时无奈地承认:“我们很天真,相信了西方的口号,结果受骗上当了。我们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是去年瓦文萨对法国《世界报》记者说的一番话。 跨入1992年,瓦文萨面对波兰继续恶化的经济形势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抱怨,他说:“我现在看到的是许许多多未实现的愿望、痛苦和麻烦”。“我很痛苦,很失望,我无法快乐”。他还公开对西方进行指责:  相似文献   

10.
华沙专电5月19日,52名团结工会和其他党派团体的议员向波兰议会提出对现政府的不信任案。5月28日,波兰众议院以多数票通过了这项提案,同日苏霍茨卡总理向波兰总统提出现政府的辞呈。29日,瓦文萨总统拒绝现政府辞职,而突然宣布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10天内波兰政治生活中发生的这一系列不寻常事件说明,刚稳定了数月的波兰政局又趋动荡。  相似文献   

11.
华沙专电 6月5日被任命为波兰团结工会第四届政府总理的瓦·帕夫拉克,几经周折后,在7月1日的众议院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新政府成员名单。但由于包括团结工会在内的议员团不支持帕夫拉克的“施政纲领”,迫使新总理第二天就向议会表示放弃组阁,从而使波兰再次陷入组阁危机。 1989年秋天,波兰团结工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执政。第一届团结工会政府总理塔·马佐维耶茨基在议会发  相似文献   

12.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失败”与“政府失灵”对经济活动有着不同影响 ,关系到政府职能的界定。本文依据西方经济学对“政府失败”与“政府失灵”的界定 ,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一股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急剧动荡;由于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前进中遭到局部的暂时的挫折;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由于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大肆宣扬“社会主义失败论”、“资本主义永存论”,对人们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队伍中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14.
西方行政学对政府经济职能方面的作用 ,体现出“狂热”排斥走向“适度”接纳趋势。公共选择与公共管理在政府经济职能方面的理论 ,既有共同点 ,又有所不同。研究西方政府经济职能方面的流变 ,对我国转型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会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绿色象征着宁静、和平。然而,碧草如菌、芬芳宜人的绿色古国——波兰却并不那么宁静。八十年代的第一个金秋带给波兰民族的不是鲜花,而是动乱。 激化了的国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1980年7月1日,波兰热舒夫省米耶莱茨市交通设备厂工人罢工,抗议政府自即日起将“特种肉店”的肉价提高40%至60%。罢工浪潮迅速席卷全国。这次工潮是波兰继1970年、1976年的罢工事件之后的第三次,也是战后最大的一次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十月事件”之后,俄罗斯以新议会组成和新宪法通过为起点,政局趋于相对稳定,各种政治力量对抗程度明显减弱。但政治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各派斗争远未结束。同时,由于俄国与西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分歧加剧,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日趋抬头等一些因素,1994年俄罗斯对外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较之独立之初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对稳定和矛盾斗争相交织,是1994年俄政局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华沙专电 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菠基9月中旬组阁以来,外交活动日趋活跃。10月中下旬他对意大利、梵蒂冈的正式访问,10月24日至25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应邀访波,以及10月25至27日华沙条约国外长会议在华沙的召开,形成新政府上台以来外交活动的第一个高潮。从这些活动可以看出,波兰外交格局大体是:稳固东方、面向西方、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当代西方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其核心主题是政府失灵说。它以“经济人”假设为分析前提 ,较深刻地剖析了当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府行为的动机以及政府失灵的种种表现和原因 ,并提出矫治“政府失灵”的对策。研究这一理论 ,对于有效发挥我国政府管理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志华 《行政论坛》2009,16(3):93-96
从传统行政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西方行政模式的演变过程中,“公共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相关的理论、思想,或其暗含的行政价值之中。不同行政模式下与“公共服务”理念相适应的组织观在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实践中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既体现了“服务”内涵中效率与民主两种价值的统一与平衡,也融合了不同行政模式的“服务”理念。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的发展趋势则是以官僚制为基础,走向结构扁平化和政府组织体系多元化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资政解码2217名十七大代表薄熙来:“中国会变得更加开放”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回顾人民币何以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半年经济亦喜亦忧“中国将抛售美元”传言出笼真相西方开始反省“中国货恐惧症”如何看待民主党获胜后的日本政局中德关系冲破“黑客门”中国经济须警惕“三个泡沫”中美如何完成结构性心理调适各国民众如何看中国被国人误读的世界(3)解读普京中国投资吸引力全球第一西方舆论难以读懂中国魅力8000万华人巨额资产的出路何在?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生物产业:又一个世界经济主导产业台湾难以稳定的政治文化根源哲思说分寸学和思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