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的十五大上 ,江泽民同志指出 ,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指明了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的内涵。这对当前和今后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是执政党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大都掌握一定的权力 ,应当用来为民造福 ,为人民服务 ,绝不可以用来谋取私利 ,损害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为了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就应当建立权力约束机制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建立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经不起考验和诱惑 ,以权谋私 ,贪…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如何使用手中权力体现出来的,而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就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失去制约的权力一旦与膨胀的私欲结合起来,其结果必然产生腐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一次把党内监督上升到党内法规层面,凸显对权力监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监督是关键”。十五大突出强调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关键作用,不是偶然的。在现阶段,对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已是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的一个严重障碍。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虽然在权力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远远没有跟上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对权力的监督不仅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而且功能也很不健全: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多,促使公职人员正确运用手中权力、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的监督少。这种状况,与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很不适应。现在,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着不少怪现象。如一些腐败分子在人人喊打的反腐败环境下,依然有恃无恐,大搞腐败。又如,一些腐败分子在群众对他们的问题已经有所反映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得到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4.
建国五十年来,在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实践中,我们党采取种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从中可以引出如下几点启示。(-)实施“阳光法”——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不受监督与制约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有监督的权力和在监督下行使权力是避免党员干部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的重要前提。而发扬民主是强化监督的重要保证。靠民主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是毛泽东同志总结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要的反腐败思想。为了有效地确实地创设人民监督权力,创建…  相似文献   

5.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深入开展这项斗争,务求实效,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一、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的必要性 执政党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掌握着全国的政权。代表人民掌权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如何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历史地摆在了每个领导干部的面前。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在各种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权钱交易有了发生的客观条件。能否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和监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反腐败,必须强化监督;强化监督,必然有助于遏制腐败。反腐败与监督,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督,是从严治党,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党中央历来对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非常重视。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都把监督问题作为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重要保证提出来,并做出了具体的决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相似文献   

7.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力量。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执掌着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党的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加大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推进权力制约和监督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进一步推进改革,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切实解决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摘     
建立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一是合理分解权力。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强化权力的有效制约。二是改革反腐败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委反腐败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巡视监督。三是强化公开制度。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强化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0.
答题要点: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认清权力就是责任,如果用不好手中权力,权力越大,造成的失误就会越多;切实认清待遇就是党和人民的关怀,待遇越好越应该兢兢业业地工作,如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01,(1)
如何用好党和人民给予领导干部的权力?汪洋湖同志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他的的眼里,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是清贫,是公仆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去服务,去牺牲,去奉献。汪洋湖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对每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对国家的钱,精打细算,花在明处。权力在他手中,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正是因为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与拥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成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忠实…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的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力观?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权为公、用权为民,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每个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弄清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拥有一分权力就意味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有十分的责任,掌权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个人捞好处、谋私利。  相似文献   

13.
祁平 《学习论坛》2000,(9):36-37
“一把手”处于权力运作的核心,手中握有单位或地方最大的权力。所谓权力,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财权。腐败就是权力的滥用。以“长官意志”为主的用人制度和“一把手”财务收支审查制度,是一些地方的跑官风、吃喝玩乐风久禁不止的根源。监督力度应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权力运作的客观规律。“一把手”的权力最大,理应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只要对“一把手”实现了有效监督,对其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的监督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监督法规制度中虽然没有把“一把手”排除在被监督对象之外,但也没有根…  相似文献   

14.
权力约束是对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是对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和矫正。权力约束途径和手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律。即领导者的自我约束。自律是防范权力行为失范的第一道关卡。权力失范行为的发生,往往始于领导者自身政治道德素质的缺陷,因此,要努力守住自律这道关卡,首先要对各级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加强权力的监督制约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曾在中纪委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党的十五大报告针对反腐败也指出:“坚持标…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权力拥有者的名节和作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存亡和兴衰。  相似文献   

16.
也谈权力     
怎样掌权用权是当权者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产党人,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深思。权力是什么,权力来自哪里?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弄明白的问题。党和人民让我们拥有一定的权力,是对我们的充分信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在权力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只有为党为人民尽职尽责的义务,没有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权力。共产党是执政党,离开了人民的信任,党就会失去执政的基础,就会亡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腐败是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群众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抓好防腐倡廉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规范权力运作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能规范行使,就能大大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机率,从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与战斗力,提高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为此,必须防止权力运行的封闭化、集权化、私利化。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不能自觉接受监督,影响了正确决策和领导班子的团结;也有少数人自我放纵,滥用权力,乃至违法违纪。这不仅毁掉了一些干部,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还带坏了一个班子,败坏了一个地方的风气。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使领导干部少犯错误;领导干部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可以使自己不犯错误。  相似文献   

20.
苗遂奇 《党建》2013,(5):26-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四个监督"彰显了我们党的清醒和自觉,是党执政理念的又一升华。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后,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