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腐败成本是指人们在权力与私利非法交换时所作的投入,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腐败作为公权执掌者的非法谋利行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追逐和实现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追逐私利,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公私利益出现分化后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公私利益的对立和差别存在,人们追求私利的行为就无法避免.因此,追逐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一切腐败行为,无一不是利益驱动的结果.认真研究腐败成本的构成和提高腐败成本的途径,对惩治和扼制腐败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腐败有三个要素,即“腐败主体、腐败对象、腐败机会”。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腐败行为都不可能完成。开展反腐败斗争,就要针对这三要素,制定科学、管用、有效的预防和惩戒对策,而加大“腐败成本”就是良方之一。一、“腐败成本”的含义及分析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谋取一定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叫成本。“腐败成本”,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腐败行为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制裁和谴责,包括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具体包括被查处的概率、法律处置程度、经济惩罚程度、精神或名誉损失、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3.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微观机制:成本——收益决策树模型。“腐败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产生腐败的动机很多,有经济利益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和道德因素等。从腐败动机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将腐败分为两类:行政腐败和政治腐败。行政腐败主要指的是公务员为了个人或其亲属谋取经济利益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而政治腐败指的是高层政府官员从政治斗争的角度考虑,为谋取个人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腐败行为。对公务员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主要解决的是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防腐体系创立的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腐败、反腐败和防止腐败   我们所说的腐败是一个政治术语或者概念,只是用于政治方面的行为。广义的腐败行为意味着政治行为一般意义上的败坏,这里并不一定有人直接得到好处或利益,但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狭义的腐败,是指个人运用公共权力来实现私人目标,这里涉及到权力、公职、职责、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以往我国廉政建设的重心主要是置于“反腐败”上面,即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给予追究和严肃处理。笔者认为,反腐败固然是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但俗话说“亡羊补牢”,如果“亡羊”后只去找羊,而…  相似文献   

6.
当官高风险     
《党课》2010,(22):47-47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官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而权力被错用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风险,已经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道难题。权力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权力嘭胀、腐败滋生而导致官员自我毁灭;另一种权力风险是指官员自身本来想做点事,  相似文献   

7.
腐败成本主要包括腐败行为人付出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受到的法律制裁和承受的道德谴责等等。  相似文献   

8.
从严治党从严治长从严治官遏制权力腐败之我见黄长流腐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腐败,是指某一团体、个人向腐朽没落方向所发生的质变。狭义的腐败则指党和国家的少部分公职人员为维护和谋求个人(亲友和小集团)的特殊利益,滥用职权,从事违背党宗旨、国家规定、社会...  相似文献   

9.
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我国腐败成本较低,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大对腐败者的刑事惩罚力度,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提高腐败的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  相似文献   

10.
谭观秀  高淼  彭维 《湘潮》2013,(5):37-38
犯罪成本是指犯罪可能付出的代价,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影响犯罪成本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重新犯罪动机的产生并转化为重新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同犯罪成本成反比。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须把握重新犯罪形成的制约因素,加大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11.
张敏燕 《先锋队》2012,(33):36-37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当公职人员从事腐败或犯罪活动的收益比其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其腐败的动机增加;当腐败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铤而走险"。而当公职人员廉洁的收益比其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他就具有廉洁的动机;当廉洁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廉洁一生"。可见,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如果能使腐败成本超过腐败收益,就能有效地抑制公职人员进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指物体腐烂,行为堕落。广义的腐败指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由于直接触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最受人民群众的憎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全面从严治党,对腐败行为进行了有效打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3.
腐败成本主要包括腐败行为人付出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受到的法律制裁和承受的道德谴责等等。任何一个腐败分子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都会对腐败收益与腐败成本进行权衡,做出抉择。腐败风险性越大,腐败行为越少,违法犯罪率越低;反之,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才能产生腐败动机,实施腐败行为,导致违法犯罪。因此,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必须通过一系列法治和德治的措施,增加腐败者需要支付的成本,不仅要算政治账,还应算经济账、法律账和道德账,从而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一、提高腐败风险成本,要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丢资本。支付政治成本,即腐败行…  相似文献   

14.
试论“法人腐败”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腐败现象中,除了一般的个人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以单位和团体面目出现的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即“法人腐败”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法人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法人腐败的涵义 “法人腐败”也称“单位腐败”。所谓“法人腐败”,是指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合法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为了谋取法人(单位和部门)利益,在法人意志支配下,以法人组织的名义所组织实施的  相似文献   

15.
遏制腐败必须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领域,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搞腐败也有一个成本收益问题,如果腐败者仅以微小的成本投入就能够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并且被查处的几率很低,甚至可以“边腐边升”,“越腐越升”,就会诱使更多的人走向腐败深渊。只有不断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当“腐败成本”高于其收益时,才能真正使那些想涉足腐败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一、必须提高腐败行为的直接成本所谓腐败的直接成本,即实施腐败行为时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有的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紧靠一个电话、一张纸条就能任意开支国家的巨…  相似文献   

16.
刘星 《探索》2000,(2):48-51
在一项公共政策中,利益和代价常常是不均衡分布的,即政策客体在一项公共政策中,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收益并非完全是成正比的。因此,公共政策带来的利益与公共政策付出的代价是否同时集中于一定的社会群体身上或是否应该同时集中于同一群体身上,则成为我们考察公共政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李承宗 《唯实》2002,(1):8-10
人的伦理行为的选择,就总体上说,总是受着行为的成本和效益的 制约。经济活动中的利益赏罚机制是这样一种制度设置和安排:它能使选择道德行为的经济 主体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使选择不道德行为的经济主体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现代经济活动中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其公平的竞争机制,对经济伦理的实现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腐败是指掌握教育行政权力和教育资源管理与使用的人,进行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败坏教育声誉、影响教育发展的行为。如何遏制教育腐败,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中央高度重视的一大热点问题。一、教育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发展代价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以及由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或负面影响,要发展就必然要付出代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应正视社会发展代价,坚持在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客观分析发展代价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亚腐败"是指凭借所占有的公共权力资源或职务、职位上的影响力,从事与自己本职工作有直接关系,为个人或集团带来政治或经济利益的活动,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从而规避党纪国法制裁的行为,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投机性和顽固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