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南方省份,吸引着沿海及内陆大批的优秀人才,“南下寻梦”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时至今日,广东对外来人才的需求有什么变化?记者为此采访了广东省人才交流中心覃立模主任。问:一般来说政府部门是怎样界定“人才”的含义?答:我们所称的人才,是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天津市70多位宣传干部组团来广东考察学习。大多数同志都是初次来粤,怀着各种既有的先见。从见闻中他们又有些什么新认识呢?记者在一次座谈会上采录了若干发言,感到这些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北方人的广东观“,值得思索。加●后均是各人所言。) 上与下来广东之前,我自己思想中存有这样几点看法:广东是“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物价上去了,人心变散了”;“广东富了,外地穷了”等等。到广东来一听一看,我又有了几点新看法:这  相似文献   

3.
1993年广东流行乐坛在经历了若干年跌跌撞撞的摸索发展后,终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日后乐坛良性发展的整体环境日趋成熟。创作歌手的崛起 1993年,广东歌坛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无疑是李春波。这位来自沈阳的小伙子客居广州不到一年就已大红大紫,成为本地歌坛无可争议的第一人。李春波的处女专辑《小芳》全部由他一人包办词曲演唱,他的作品受到歌迷和传媒的狂热捧场,这在一向随香港口味摆动的广东不能不说是个异数。李春波奇迹般的走红对广东乐坛的各方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底,广东召开了一次高水平的研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东文艺改革研讨会”;9月中旬,广东省第一届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底,首届中国文稿拍卖活动在深圳达到高潮……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广东近十年来在经济上亦创造了很多“全国之最”。那么,作为一种文化的广东,又有哪些值得全国关注的景象呢?通过调查采访,笔者发现了如下的一组事实: 全国的音像制作公司广东最多,全国录音录像带的主要集散地在广东,歌手签约制实施最普遍的也是广东——广东由此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大本营之一”; 从桌球、游戏机、音乐茶座、歌舞厅到卡拉OK、Hi-Fi欣赏、婚纱艺术摄影、广告新星  相似文献   

5.
○问:当年你做记者时,无论是言谈,还是行文,经常表现出“站在广东看全国、站在全国看广东”的宽广视野。投身策划业后,你仍是东西南北四处奔泊,不独沽一味,不限于一地。而且这两年来,你经常讲“未来的经济竞争是文化板块的竞争”。你究竟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 ●答:这些年我在全中国搞策划,明显地感到一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地方做项目,一定要“近水知鱼性,隔山识鸟音”,一定要对当地的文  相似文献   

6.
在深圳市场,人民币、外汇券、港币,已进行了为时六年的“三国演义”。对此,国内有些人士颇有微言,为此,记者特去采访了三种货币,现将采访记录公之于众。记者:人民币记者:“人民币”同志,过去深圳地区一直是您的传统领地,可是现在竟演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何在?人民币:不错,这个地区过去确实是我独家的传统领地,因为我是法币,变化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特区建立后,本地市场与国际市场交往日益密切,商品流通领域里出现了一些我过去没有碰到的现象,使我十分为难,后虽有外汇券  相似文献   

7.
自“邓旋风”刮过广东,广东人立刻陷入了成千上万的“考察团”、“取经团”的冲击之中。广东上下官员为此忙得不亦乐乎。忽有一日,广东的香味也传到了海峡彼岸。台湾“海基会”向大陆“海协会”提出,想看看广东,到底好得怎样,比比台湾又如何? 双方文来电往,6月15日,台湾“海基会”珠江三角洲考察团一行7人,加上随团台湾各大传媒24名记者一起“登陆”深圳,展开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中央高层官员南下协调“海基会”赴珠江三角洲考察一事,惊动了中央高层部门。有关负责人事先南下深圳亲  相似文献   

8.
1993年2月8日晚。广东大厦3楼会议厅,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刚刚选举出来的新一届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端坐在“省长记者招待会”台前。实况转播这一记者招待会的电视镜头此刻摇到一位境外记者身上,他的问题是:今天见到一群来自河源的农民在省政府门前请愿,请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愕然……讲究现场感的电磁波却无情地把一个不寻常的问号推到了千千万万电视观众面前……追踪之一:换个“说法”又如何这一天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门前突然起了风波,  相似文献   

9.
广东,以开放著称。然而,当人们从记者笔下了解到107国道上对外来猪源的层层设卡后,人们不能不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在很多“外来妹”、“外来哥”眼里,是梦想中的淘金之地。只有当他们踏上这块土地,他们才发现,艰辛、委屈、苦涩从来都是与梦想相伴的。他们有什么困扰?我们应该怎样正视和解决这些困扰?相信广东电台新闻台“今日热线”与本刊共同组织的《每月话题》会带给您启示。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记者经过广州解放北路梓元岗梅山大厦附近的人行道,见到路边有三三两两或坐或立的男子,用目光打量过往的行人。当记者以同样的目光打量他们时,立即有一个穿黑西装的青年过来搭讪:“喂,要不要货?”我问:“什么货?”他答道:“假币。”我说:“拿货来看。”那人说:“跟我来。”便带记者上了石阶来到梓元岗商贸城门口一  相似文献   

12.
明天会更好     
不论他来自工厂、军营,还是来自学校、歌坛,1987年5月15日这一晚,对于这10位当选广州地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1986.5-1987.5)的年轻人来说,都将是终生难忘的。共青团广州市委、《南风窗》杂志社,广州地区青年记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广州地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被评为新闻人物的青年在中国大酒店丽晶殿和大家见面。在这十大青年新闻人物中,最年轻的是吴少玲,她今年刚刚17岁,是广州第十一中学高三学生、天河体育中心标志的设计者。当记者走到她身边时,她睁大纯真的眼睛说;“我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大的荣誉,我很高兴,同学、老师们也都为我感到高兴。”在颁奖台上,有人向她提问:“你将来是否想成为一个画家呢?”吴少玲爽快地回答:“我想一个人主要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什么‘家’,最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了新闻媒介及街谈巷议的一个热点。重头报道接连推出,学者专家纷至沓来。广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曾亲自带队几次进行专题考察。春节前后,邓小平、杨尚昆、乔石等中央领导同志南下视察,对广东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作了鼓舞人心的指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珠江三角洲这块神奇的土地是否具有示范意义?如何正确地辩证地分析、总结、学习、借鉴“三角洲经验”?珠江三角洲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迈向新的世纪?就这些引人注目的问题,我们邀请了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田炳信,《羊城晚报》记者许挺斐,香港《文汇报》记者钟闻一四位曾经采访过珠江三角洲的新闻界同行,进行了一次无拘束的坦率对话。现将纪要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初,一个陌生的地名突然热闹起来——大亚湾。它在报章、杂志、人们口头出现的频率之高,确实令人瞩目。全国经济热点在广东,广东当时的热中之热要数惠州的大亚湾。 这两年,大亚湾忽而销声匿迹了。大亚湾怎么了?有人说:大亚湾是两张皮——炒地皮、吹牛皮,现在不行了;也有人说:大亚湾是泡沫经济的产物。记者不久前两下大亚湾采访,企望窥探其真实的面目。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大亚湾没有完,“汽车梦”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各大传媒刊播的“中华好风尚:公益主题广告中”中,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广告: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  相似文献   

16.
一位富翁说:“工资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全心地工作会使你得到更大的满足”。 “你是在相信这一原则后才富有的吗?”记者问。 “不,是在我使我的雇员相信了之后。”  相似文献   

17.
小镇遇知音     
广东顺德县桂洲镇,一个几百人的灯饰厂,当记者随一个采访团到达时,销售科长小潘热情地招呼大家。“《南风窗》?!”接过本人的名片,小潘惊喜.地叫了出来,“你们的‘风’好劲啊,我们厂有好多人订了这本杂志呢!”一个乡村小镇,能有多少知音?采访结束后,记者特地找潘科长了解情况。他说:“今年,我们厂有60多人订了《南风窗》。我厂的职工大多是邻近的农民,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前两年工会订了《南风窗》,很受工人欢迎,杂志传来传去都翻烂了。大家觉得它新鲜、丰富、有味。从去年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北方一些报社、电台、电视台发起召开了一个“新闻官司”研讨会,专题研讨“告记者热”的问题。这也难怪,近几年涉及新闻媒介的官司此起彼伏,一会儿某记者“得罪”了某明星,一会儿某报刊被宣判败诉罚款,这样那样的风波、纠纷,时常成为新闻界之“新闻”。然而,奇怪的是,官司多在北边打,岭南一线无甚“战事”。“告记者”的状纸不是没有,但数目很少,影响不大。而且至今没有一个新闻单位或记者败诉。是广东的新闻媒介“温良恭俭让”、批评不大胆、舆论监督不得力吗?也不见得。被评为全国新闻先进单位的《南方日报》,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发挥党报优势,加强舆论监督”,时  相似文献   

19.
希望的起点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浦东开发与广东进一步开放,成了国内外注目与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浦东开发表明改革开放战略东移了吗?广东与浦东是否存在“对峙”?浦东“外热内冷”是怎么回事?广东在90年代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就这些问题,本社社长曹淳亮、编辑部主任谭启泰与正在广东调查的《上海法苑》杂志副总编项文忠、执行编辑李浩明进行了一次讨论式对话。有这么一种说法,浦东开发意味着中央整个开放部署开始东移,广东过去十年独占鳌头的优势将被上海取代,因而有一种“失落感”。  相似文献   

20.
聂卫平输了……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结局,是行家和记者们始料不及的。聂卫平,中国大陆封他为“棋圣”,台湾棋迷尊他是“英雄”,日本围棋界视他作“旋风”。在遍挫日本超一流棋手,创中日围棋擂台赛十一连胜,夺“应氏杯”决赛的伟绩后,他怎么会输给一位在日本只排名20位之后的棋手?!棋迷:聂卫平是故意让棋吧? 1988年12月18日下午6时10分,广东迎宾馆总统房。这是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第9场赛事的比赛场地。偌大的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裁判长计子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