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于1941年秋,接任陆军第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二六一团第七连连长之后,率兵先后参与晋南抗战。至1942年5月,日军南进攻占越南、缅甸后,继之向我云南西境之芒市龙陵进犯,并有日军千余人已冲过怒江惠通桥进攻保山县境。值此国局危急关头,我又率连随师乘汽车从重庆连夜驰赴云南保山县怒江东岸,猛烈迎击来侵日军。予以重大打击后,日军受创乃龟缩怒江西岸,筑城固守,防我反攻,并切断中缅、中印两条公路,断绝我国抗战外援,从此我与日军隔江对峙。  相似文献   

2.
丁占福 《黄埔》2009,(6):32-33
1937年2月,我进入黄埔军校汉中第一分校学习,成为第十七期学员。1939年11月毕业后,正值日军从北海登陆,南宁失守。我被分配到杜聿明第五军直属军部的补充二团一营机枪连二排。南宁失守后,日军继续推进,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相似文献   

3.
1942年6月,我于黄埔十八期十五总队毕业,分派到鄂东三十九军五十六师。1943年春,五十六师奉命调到豫南信阳以北、明港镇以西一带开展游击战,就是在平汉铁路信阳至确山段以西地区监视和扰乱日军守卫点,牵制日军使其不敢外出扫荡。5月,上级命令我连派一排兵力到公路西面一小山上监视日军调动情况,连长就派我带领第三排去执行。任务是从早上到傍晚天黑前,记录日军几点几分有多少车辆、人员、有什么重型武器,朝什么方向调动。在山上执行任务只可一个班,其余人员在安全处休息,我带着第七班首先卧伏在山上,由班长作情况记录。天气有点热,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3)
正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当时我在19路军第61师第361团第1连任连长,年仅20岁。我连在上海江湾北端防守,战斗十分激烈。日机轮番轰炸,大炮猛烈轰击,然后是步兵跟在坦克后面向我阵地进攻。我全连战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以杀敌救国为荣。常常同敌人拼刺刀,血肉横飞,一次又一次将敌击退,一直坚守阵地。由于江湾是吴淞至闸北的中心点,日军必欲突破,然向两翼攻击。至2月22日,日军纠集重兵向我  相似文献   

5.
蒲元  薛刚 《黄埔》2023,(5):67-73
<正>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战幕在上海八字桥揭开。会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奋战,给日军沉重打击,但因装备落后等原因,战况并不顺利。10月26日,大场镇被日军攻占。大场失守使我中央作战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第三战区不得已命令部队向沪西苏州河南岸撤退。  相似文献   

6.
南昌会战,抗日战争中1939年3月至4月,中国第九战区军队在江西南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的防御战役。战前形势南昌,江西省会,东依鄱阳湖,西傍赣江,是南方水陆交通的要道。它既掩护着联系第三、九战区的浙赣铁路,又是中国方面集结重兵、威胁沿江日军的战略基地,对长江一线的日军构成重大威胁。而且南昌城郊还有飞机场,中国空军经常轰炸在长江中航行的日本军舰,日军甚是恼火。因此,占领武汉之后,为巩固占领地、维护长江中下游交通运输线,日军选择南昌为第一个进攻目标,决定发动南昌会战。武汉会战时,日军华中派遣军曾试图攻击南昌。由于日军第…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所在的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本人是第一五一师师长),于8月20日开赴越南受降,驻防于海防、北宁、凉山一带。同年10月,六十二军又奉命由越南开赴台湾,在即将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台湾地区受降主官陈仪的统一指挥下,接受在台日军投降及解除日军武装。赴台受降的部署根据当时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赴台受降为两个军:一是第六十二军(下辖三个师),为台南(包括台中)地区的占领部队,军长黄涛为该地区指挥官。该军在高雄港登陆,进占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台中、台东等县市,指挥部设在台…  相似文献   

8.
我从陆军军官学校四分校十七期步科(华侨总队)毕业后,分发至第四战区张发奎将军部,尤以参加1944年底桂柳之战,遭遇日军华南派遣军追击,退守独山,幸蒙汤恩伯将军千里驰援而解围,嗣克南宁。部队于1945年3月间整编为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仍为张发奎将军。戮力规划收复失土之际,日军已无条件投降,张发奎将军奉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之命,为华南地区受降主官,在南宁接受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之投降。我复员后考取国立厦门大学法律系,途经宝安(即深圳),眼见遍地哀鸿,满目疮痍,人烟萧条,我流下伤心的眼泪。谁料,55年后(2000年11月27日—12月6…  相似文献   

9.
《传承》1995,(5)
1941年10月:欧致富血战黄烟洞1941年10月,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夕,调集重兵接连对我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以便巩固其占领区,抽兵投入东南亚战场。驻华北的敌第三十六师团汇同第四、第六混成旅,合击设于太行山中部的我八路军总部和黄烟洞兵工...  相似文献   

10.
赵登禹国民党第132师师长。1937年在北平南苑被日军炸弹炸断双腿壮烈牺牲。临终时写下:"不要管我,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他老人家,她的儿子为国死了,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  相似文献   

11.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12.
石联 《黄埔》2008,(1):35-35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沦陷,日酋畑俊六率日军十万余,兵分三路向我湖南长沙进犯,驻守长沙的是我军第十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日军凭藉陆空军优势兵力,向岳阳长沙进犯。沿途遭到我军顽强抵御,日军进至汩罗新墙沙一带,被关麟征、夏楚中将军的部队四面包围,我军突然向敌人发动反攻,敌猝不及防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被我军驱逐退出湘北,  相似文献   

13.
上高会战     
《黄埔》2016,(1)
正上高会战(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日本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第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我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第34师团扎进我4个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滨田以下日军  相似文献   

14.
抗战亲历记     
《黄埔》2016,(3)
正撤出北平之后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我东北军不抵抗即退入关中,致我东北大好河山沦入敌手。我就立志投军抗日。1933年春,日军又进犯长城,驻北平的我第17军开赴古北口拒敌。我的同乡廖慷升任该军第2师4旅7团团长.在出发前写绝命书给他的母亲,我和同学袁莹辉知道了此事,被廖慷的爱国决心感动,按捺不  相似文献   

15.
防守南津关     
郑振声 《黄埔》2010,(6):40-40
南津关位于长江北岸,在湖北省宜昌市外围,是入川要塞。 1940年底,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被分配到第六战区第二十六集团军第七十五军,在第四预备师的第十二团重机关枪第三连任少尉排长。当时日军自侵占宜昌后,又占据宜昌外围南津关以南高地。第七十五军所属第六师、第十三师、第四预备师防守宜昌外围长江北岸阵地,对妄图突破长江三峡、进犯四川陪都——重庆的日军进行阻击。  相似文献   

16.
鄂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11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的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1943年4月,与欧洲战场盟军对德意法西斯军队的反攻相呼应,美军在西南太平洋向日军发动了反攻。日本为摆脱困境,意欲从陷于泥沼中的中国大陆战场抽出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对付盟军,于是便加紧对我军的攻势。初夏,侵华华中日军第11军纠集第3、第  相似文献   

17.
罗森甲 《黄埔》2009,(4):42-43
1932年,我参加了淞沪“一·二八”战役,当时日军装备精良。我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英勇杀敌,伤亡惨重。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临危受命成立第五军,辖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军校教导总队连夜奔赴淞沪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战斗。  相似文献   

18.
张国焘叛党     
《传承》2006,(4):28-28
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击溃侵华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严重挫伤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抗日胜利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中流砥柱     
《传承》2006,(4):26-26
1937年秋天,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了日军装备精良的坂垣师团,消灭日军1000多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平型关大捷彻底打破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6,(3)
正1940年春,盘踞长治的日军南犯。我陆军第88师奉命由洛阳、偃师渡过黄河,开赴山西高平地区拒敌,配合友军防守晋东南。当时我任264团2营机枪连连长。师奉命由孟津渡过黄河到达坡头,沿山道攀登王屋大山,军行数日,到达晋城,是日适逢集市,熙来攘往,尚看不到敌军即将进犯的迹象。部队继续北上到达高平县时,得悉盘踞长治日军已开始南移,高平城居民均已疏散。我营奉命担任县城防守任务,师主力则在城西北地区依山布防,从侧面阻击南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