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西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两个主要特色:排除模式由自动排除转向裁量排除;法官行使裁量权时遵循行政上的“比例原则”。这两个特色启示我们,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构应采取裁量排除模式,法官在考量对非法获取的证据是否排除时应遵循“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从标准、指标和制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的日益推广和绩效评估实践的纵深发展,具有鲜明管理主义倾向的绩效评估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践的要求。因此,探寻现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体系,无疑是推动其绩效评估实践顺利开展,进而改善提高其绩效的关键要素。我们认为,当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体系主要应涵盖:彰显绩效评估的重要功能;重建绩效评估标准;灵活创设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评估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发展已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该文考察了政府数字化的经济影响。具体而言,该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中的城市政府网站得分数据,首次检验了中国数字政府建设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会有效降低产业结构偏离度,优化产业结构,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对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传导机制在于显著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升办事效率以及推动企业“优胜劣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以及高对外开放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可以更好的发挥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该文结论一方面为理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为地方政府制定数字政府建设方案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政治信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并且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第一,学界对政治信任涵义的理解主要有政府信任说、政治体系说、社会信任说、政治机构说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二,学界主要从体制性信任、政治机构与人员信任两条进路对政治信任进行本土化的可操作测量;第三,转型中国的政治信任呈现出政府信任差序化、政府信任阶层差异化、政治信任U型分布、政治信任流失加剧等核心特征;第四,国内学者解释中国政治信任来源的路径主要有理性选择路径、社会文化路径、个人特征路径以及媒介传播路径;第五,政治信任的高低变化对政治参与行为和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今后国内学界应从建立系统的政治信任测量框架、注重政治信任基础性数据的收集、注重政治信任的历史变化分析、注重政治信任的横向比较分析、全面系统研究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行为的关联性等五个方面实现政治信任测量的精细化,以期深入把握国内民众的政治信任现状,提高实证研究对民众政治信任培育和提升的分析力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5.
绩效测评在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在公共部门中进行绩效测评总是困难重重。我国公务员绩效测评的制度化形式就是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但目前我国公务员考核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但在实际考核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原因及提出一定的对策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持续的公共管理改革。本文首先归纳了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并梳理了其改革进程所体现出的主要理念,以期对我国的改革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据《羊城晚报》日前报道,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口碑甚好,政治前景看好,然而却鬼使神差地用一张政府专用的信用卡购买了两瓶酒。虽说买酒情有可原:一是当时他正好身上没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推动政府绩效评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其现实依据取决于政府系统输出结果的内在特性及公民参与的矫正性功能。输出结果的可接受性、可支持性以及评估本身的可持续性要求公民参与,而公民参与又能从整体上矫正由技术要素产生的评估偏差。发展和形成符合公民参与的实现途径与技术手段,并形成结构化的制度安排,是参与式绩效评估的中枢环节,它的溢出价值在于增进了公民与政府之间基于影响和行为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李元  景跃军 《前沿》2013,(21):120-123
党的“十八大”启动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人,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大部制改革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的机遇,并着眼于公共职能的转变和公职人员的持续成长,提出了革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借鉴企业管理有效形式的产物。但是作为公共组织,政府与企业在性质上的区别决定了它不能直接套用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些作法。因为:政府必须把公共价值取向放在绩效管理首位;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具有多元、多重性;对政府实行绩效评估需要特定的前提条件。研究政府绩效管理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质,而不仅仅是其形式上认识绩效管理,从而推进政府绩效改革。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与企业相比已经滞后。其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遭遇到制度环境的难题,同时改革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涉及人事制度改革的自主权、人事改革政策或项目的系统配套、人事改革中的中观层面制度空挡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换传统的改革思维方式,探索一些新的改革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实行统一的综合的紧急救援管理体制。新西兰救援管理体系有三个层次:国家层次为民防与应急管理部(MCDEM);地区为应急管理委员会;市为应急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机构均隶属相应各级政府,在处理灾害时,各级政府的灾害协调小组(委员会)联合办公。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11,(1):54-54
【美国】美国重视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管理工具,以改善政府绩效,其探索历程贯穿整个公共行政的发展进程。美国学者将这一探索历程归结为五个发展阶段。这五个阶段所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依次分别为:效率、预算、管理、民营化以及政府再造。1992年迄今处于第五阶段,  相似文献   

14.
春节期间,踏上了前往新西兰的旅程。在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后一块净土”的国度,动人心魄的湖光山色,保护家园的公民意识,令人印象深刻。而最让人感叹的,还数两个与环保有关的“不挣钱”和“多花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可持续发展诉求下推进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和绩效领导的模式创新,2011年10月1至2日,由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马克.汉菲尔德政府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Okuma公共管理学院、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与行政学院和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在美国波特兰市共同主办了第二届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内  相似文献   

16.
绩效评估:政府行政改革和再造的新策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绩效评估是公共行政的重要环节 ,它如一个“方向标” ,指向哪里 ,受其制约的组织和个人就会奔向哪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入世的承诺以及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现实压力 ,党和国家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 ,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及《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 ,都使得在新的历史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现 ,实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已经成为政府行政改革与创新的策略和重要举措。本文力图将政府绩效评估置于全球政府行政改革背景下 ,分析了绩效评估的内涵和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认为绩效评估是中国政府行政改革和再造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7.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也是政府履行公共行政职能的指挥棒、导向器,还是政府执政为民践行党的执政纲领的重要手段。对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调研表明,现行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从执政理念、政府公共行政职能厘清及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拓宽绩效考核主体范围等若干方面进行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8.
刘刚 《新东方》2005,(5):20-24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是信息公开的基本要义。政务公开反映了信息公开原则的核心思想,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别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形式,依法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其形式包括政府新闻发布会、依申请公开制度、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以及邀请公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 以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范围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兴起,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管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人世其实质  相似文献   

20.
来源于政府的政府信息,具有公共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电子政务建设已势在必行.通过电子政务来提升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重要的是确立政府公共管理目标模式,以服务和应用为第一要素.同时,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一个是对信息的整合,一个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