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冰心的美文是清晰和坚定的,但也是朦胧和隐秘的。《笑》里三个微笑使人"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但也是微妙得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问答词》的自问自答犹如自我辩驳,冰心一方面赞美宇宙的爱,世界绵绵无尽;另一方面感叹"在这广漠的宇宙里,也只是无谓",瞻望前途,人生的轨道通到虚无缥缈里。在凉风如洗、月明如水的夜晚,一切似乎一览无疑,冰心却面对皓月苍穹追问什么是生命:"人生一世,只是生老病死,便不生老病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身修养策略和社会和谐思想,从形而上的角度,对个体生命意义与价值、社会和谐的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复归人与万物的自然天性,使人与万物在和谐共处中,享受自然赋予的生命及灵慧,从而获得逍遥人生.庄子的"致和"思想,对解决当代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悲剧是什么?西方著名思想家和作家有诸多见解和主张。中国女作家池莉更是提出了平民悲剧理论。最能体现她这种悲剧意识是其代表作《烦恼人生》.作品基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现状,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悲剧意识:生活程序化与个体的无助感,他者的监视与个体的压迫感,伦理道德与个体的压抑感.  相似文献   

4.
2021年,现实世界里的楼市跌宕起伏,和虚拟世界的楼市相比却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是的,现在虚拟世界里也有楼市,而且不乏专门的炒楼群体,这一切只源于在2021年爆发的"元宇宙". 自从扎克伯格将自己的公司Facebook更名为Meta,并大举进军元宇宙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元宇宙有了较为具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境遇出发,超越个体而感受普遍性的人本困境。他从对生的意义与死的后果的质询中发现人类的局限,从而促使他不懈地找寻爱的救赎道路。"文革"的时代之殇和"残疾"的身体之痛构成史铁生的"写作之夜",在超越人生困境的过程中,他诉诸精神、"求佛问耶"并与"宗教精神"相遇,这不仅让史铁生摆脱了死亡的纠缠,更启示了他对个体有限性的思考,进而构建起自己以宗教超越为核心的"过程美学",实现了从"写作之夜"到"生命之美"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庄子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中精华之一.庄子"逍遥游"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将有限个体"小我"融入于无限宇宙"大我",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了一个终极性的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虽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根本上摆脱现实生活中种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当我铺开稿纸,准备写下一点儿关于"岁月"的文字时,才蓦然发现早已过了天命之年的我,人生岁月多半其实已在身后,而不在面前.回首几十年经过的山水丘壑,尝过的苦辣酸甜,竟然觉得人生其实丰富得无法概括,难以言说.于是想到了王勃的那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充满着意外和变化.当初最为幸运的人,也可能在生命的后期遇到莫大的不幸."我想那些被揭露出来并受到惩罚的贪官,就是这样的人.不知不觉中,"清官"变成"贪官","领导"变成"囚犯","幸运"变成"不幸","光明"变成"黑暗".  相似文献   

9.
"小",因其数量、规模、范围不及一般水平而被称其为小.就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字,不知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腐蚀了多少人的心灵,断送了多少人的前程,毁坏了多少人的家庭,甚至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真可谓是:"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洞察,见微知著,由小见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其要谨防"四小".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陶高鑫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来到了七师医院从事外科临床专业.刚参加工作的他,深知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和实践工作相差很远.要在岗位上,要跟老医生、老专家学习的内容很多. 于是,刚工作的两年中值班室就是他的学习"阵地",医院就是他的"家".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无论逢年过节,还是手头在忙,只要病人需要,陶高鑫都随叫随到.  相似文献   

11.
汤涛 《党建》2021,(3):39-4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一生为党、国家、人民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卓著功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早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十分看重思想品德修养,并在如何看待名誉、如何立志等方面提出"思深笔健,议论明通"的见解.他在天津南开学校求学时,曾在《论名誉》《尚志论》等作文中明确提出应该把名誉视为"人生第二生命",强调个人不能"存邀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还提出人应该立志高远,即"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在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之后,周恩来更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他按照整风精神撰写的《我的修养要则》,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党性修养要义.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轨迹,理想的阶梯.八级技工、工程师……他唯独做梦都不敢想的是被省政府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他认为此"殊荣"并不是给他个人的,而是他所代表的自强不息的"瓮福精神"和那些敢于"夜郎自大"的贵州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人作家一方面通过母语生活在民族传统中;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居住国的语言获得现实生存.这种语言的“双栖”状态凸显了他们最本质的生存状态.在以文字想象中华的“语言共同体”,海外华人作家不仅摆脱国界、“中心”等界限的束缚认同中华文化,而且以心灵与母语的相通相融来完成原乡意义上的合一,让母语滋养起更多的个体生命.海外华人作家有着对民族语言“积藏感”和“延续感”的不懈寻求,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复苏了汉语具象性的活力,把汉字的积藏感表达得独异而丰富,文言传统、方言形态的开掘则使得母语语言彰显出延续感,丰富了汉语写作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4.
"全盘西化",是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纲领.方励之说:"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所有的全部东西","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刘晓波说:"全盘西化就是人化、现代化","要过人的生活就要选择全盘西化".其实,方励之、刘晓波的论调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而是在重复半个多世纪以前胡适的老调.1929年,胡适为《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夸大狂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则是"谋人类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文明".他说:"我们深深感  相似文献   

15.
包惠僧参加一大的身份考证——兼谈包惠僧的资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惠僧参加了"一大",但其代表资格问题一直成为党史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他不是"一大"代表,"一大"代表数是12人;另一观点认为他是"一大"正式代表,因而"一大"代表数是13人,该观点又有三种看法: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代表陈独秀.本文通过考证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选派过程认为:由于陈独秀等对"一大"不重视,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只派陈公博一人作为代表出席"一大",陈独秀托其捎去致大会的信;在通知陈公博后的较长时间广东发生一些变化,陈独秀又临时指派包惠僧前往上海解释说明,包惠僧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其不是代表而得以进入会场参加大会,与会者对其资格有不同的理解,才有"正式代表说"和"非正式代表说".决定其资格问题的关键是身份.包惠僧只是陈独秀派往上海向临时中央汇报情况的使者而非"一大"代表,包惠僧不具备"一大"代表资格.  相似文献   

16.
人生纠偏     
采访一位沉默寡言的劳模,聊到深入时,他缓缓说起一段自己的"黑历史".劳模少时意气风发,性格跳脱,学习不错,顺利考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人生开始脱缰——几乎天天逃课翻墙,出去打游戏.游戏厅里玩了个遍.成绩也"挂"了个遍,老师家长扼腕叹息,但督促不起效果,最终只得退学了事.  相似文献   

17.
人生有度     
正人生在世,生命有限,目标不同,追求各异。要想活出人生精彩,活出生命的意义,就要修养你的长度、宽度、高度。人生的长度,谓之人生在世的时间。从古至今,追求"长寿"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见了儿童都要祝福"长命百岁",见了老人都要祝愿"健康长寿"。大凡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知道,人的阳寿,生命长短,  相似文献   

18.
悖离与重建:走向生命关怀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人。道德教育应该对人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遵循生命的内在原则,指导个体学会关心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和珍惜生命,承担起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重大历史使命。然而,在当前科学理性的主宰下,道德教育被工具化与功利化、严重脱离"生活世界"以及过于强调强制与灌输,遮蔽了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生命关怀。我们要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民主的主体际关系,使"敬畏生命"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等途径,实现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的基本价值诉求,促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体悟与实现,追求生命本真的存在与超越,达到生命的安顿与愉悦,成就个体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文昌市委原书记谢明中,人称"双面人".从这一面看,他绝对是个能官.有诗为证:"风雨兼程三年多,文昌崛起唱新歌;劳苦功高是哪个?姓谢书记人人说."他"敢闯敢干",为政五年间,市财政收入增长五倍,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五星级宾馆和各大商场相继开张,一个个现代住宅小区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谢明中因而被称为"百年一遇好书记".  相似文献   

20.
论"理性"概念的五大基本范式--文艺美学关键词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是美学、文艺学学科中使用最繁而歧义最大的一个关键词,需要加以甄别辨析.理性概念大致有五大基本范式一是本体理性,指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古典理性形态.二是认知理性,即人类强调"自己思考"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近代理性形态.三是工具理性,又称科技理性,指将工具(或科技)视为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主要标志的近现代理性形态.四是生命理性,也称人文理性,指以个体感性的生命存在为基点来探寻人的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的现代理性形态.五是实践理性,主要指的是一种直接贯彻在日常现实的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的中国理性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