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要求科技管理体制进行变革,走向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变革的关键是对科技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准确定位,提升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在营造创新环境、优化条件支撑、加强创新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升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政府公共科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国编制五年规划建议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表明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更加重要。市科技局党委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五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天津“科技之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石润伯  贾开 《先锋》2022,(7):42-45
<正>新一轮技术创新正在加速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不同于历次工业革命,当前技术创新并不以单个技术的颠覆性创新为标志,而是以交叉性、联动性、动态性的技术系统创新为标志,并集中体现出“生态创新”的特征与规律。在此背景下,为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需要摒弃传统思维,以“生态”视角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体系转型发展。就我国而言,近年来科技创新投入稳步提升,科技创新产出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但从“生态”视角出发,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面临瓶颈,尤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更需要加强“生态”理念,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路加快创新生态的构建与升级,更好地实现创新策源能力转化。  相似文献   

4.
王彬彬 《唯实》2008,(6):78-81
生态型政府是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生态行政学”理论迅速发展、世人生态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为自觉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创新与发展的新目标、新概念。建构生态型政府,对于发展政治文明、化解生态危机、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变革政府治理范式以及创新政府生态管理职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浙江省与兄弟省市的创新指数与创新要素,分析浙江省创新强省战略实施中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从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对创新强省战略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陆斗细 《世纪桥》2009,(5):41-43
十六大以来,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政治理论的引导下,政府管理创新体现出新的动向并取得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以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为取向的政府理念不断强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政府职能创新继续推进,以“多元化”为特点的政府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多层次”“多方位”为特点的具体创新成果的不断呈现。这些政府管理创新的新动向和新成就不仅为我国的下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为后者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世纪桥》2011,(19):63-6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就如何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科研主体功能、确立农民重要地位、构筑机制有力保障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顺利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本期我们刊登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9.
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是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炳伟 《学习论坛》2005,21(3):22-2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公共管理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级政府要尽快强化宏观意识,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强化为民意识,由“官本政府”向“民本政府”转变;强化服务意识,由“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强化效率意识,由“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强化责任意识,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强化法律意识,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强化公开意识,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强化信用意识,由“缺信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在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三路的科技大厦,“高浓度”科技含量的空气扑面而来,随处可以捕捉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信息,触摸到龙江创新发展跳动的脉搏……“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考察了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天)、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三所)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对黑龙江寄予殷殷嘱托。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诉求.政府在发展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主导优势.然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弊病也影响到发展环境建设,因此,必须通过公民参与、政策工具、民主监督、绩效评估,社会管理等举措,连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12,(12):18-18
在我们提倡创新立国的今天,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当前基层科技工作“四头”现象非常突出,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3.
赵弘 《前线》2011,(3):9-10
日前,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中关村“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描绘中关村未来十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20年中关村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中关村的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强化中关村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中的引领和支撑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担负着越来越多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在国家权力结构和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为了保证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管理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国家创新体系”所经历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恢复阶段、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试验性阶段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分析了这一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良好的创新体系是以创新意识为基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政府推动、法律推动和文化推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有协调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制定全国科技创新规划,大力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这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一、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内容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知识和技术的转变四部分组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与教育机构是创造知识、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社会中介机构是技术与知识转移的桥梁,政府是实现科技创新任务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在“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中,深入到宁德调研,了解到安发(福建)生物科技公司在带动“三农”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建设原料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整体推进等方面成效明显,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安发模式”,为我省有效对接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带动农民增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法治政府建设与浙江权力清单制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四中全会实现了“依法治国”从理论到制度的巨大飞跃十八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容,并充分阐释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全会指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四个方面,其实质即构建一个政府职能、决策机制、执行体制、监督机制“四位一体”的法治政府。全会强调,公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在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充分阐释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理念和原则:民主、专业、稳健和法治。  相似文献   

19.
一、科技体制创新是一项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加速科技体制创新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不断创新。开展科技创新及科技体制创新是江泽民总书记的一贯思想,1996年他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提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2000年6月强调:“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同年8月提出:“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  相似文献   

20.
论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抓住入世的机遇,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经济结构,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政府对农业的管理职能,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经营管理理念,逐步使我国农业走上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