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据党的政策主张制定的民事司法政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对某一时期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社会需求的基本判断.民事司法政策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干扰司法活动规律的情况,因而,有必要提高民事司法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水平,并在运行中注重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乡土背景下生成的基层民事审判要求基层法官必须在规则稳定与适法灵活二者之间衡平。其实二者绝非非此即彼关系,若能在司法克制基础上探求有限能动的审判立场和裁决技能,将会达致更多的个案正义。基层法官生于乡土,长于基层,裁决乡土纠纷过程中会进入法律规则与乡土民情耦合并共同作用的逻辑场景,生成乡土痕迹的价值取向,并达致更具亲和力的裁决结果,有学者将之称为以实用为目的的良心判决。  相似文献   

3.
民事司法公信力是我们经常会看见的名词,准确地界定其基本内涵及其意义是提高民事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民事司法公信力的含义,并就与其相关的概念作了简单的比较,以便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研究民事司法公信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往职权主义调解的特点,即把调解仅作为与审判权并列的法院职权,忽视了调解立场的“居中”原则及当事人在调解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从分析我国的调解制度存在的中立缺陷入手,提出司法中立的理念下实现法官的“居中调解”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章立 《党风建设》2001,(11):8-9
在贺兰县有一个深受当地回汉群众拥护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这就是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的习岗镇习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几年来,该村调解委员会紧扣新时期农村民事纠纷的新特点,抓苗头,找规律,将桩桩件件民间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民事调解率达100%,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维护了一方安宁,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司法改革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提升民事司法公信力可以说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目标,这就涉及到民事司法公信力的赖以建立的基础问题,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民事司法公信力的根基在于司法民主主义。并就什么是司法民主主义、司法民主主义与司法专业化之间的关系、相关国家司法改革的民主性方向以及我国的民事司法民主主义的问题做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7.
陆淑芳 《学习月刊》2012,(18):32-32
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渐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社区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居民聚居的主要方式。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社区民事调解工作看起来琐碎肤浅,实则难度大,覆盖面广,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调解原则是我国民事立法所特有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这项原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促进我国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执行程序中,司法拍卖无疑是人民法院加强财产处置、实现债权人胜诉权益的关键手段之一。当司法拍卖出现程序错误或缺陷而引发纠纷时,应在原执行程序中解决,或由利益受损方单独提起诉讼,还是寻求其他维权路径,法律未作明确规定。这就决定了执行程序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司法标准和权利救济程序的争议。从司法拍卖与任意拍卖的本质区别分析,司法拍卖具有公法属性,从而决定了其不具有民事可诉性,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可通过执行异议、执行回转、国家赔偿等其他救济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王天航 《学习月刊》2010,(20):117-118
房县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以凋解为主要手段,能动司法,和谐司法,依法开展民商事审判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促进和谐房县、平安房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执行工作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权的分配问题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体制,也就是执行权如何分配和运作的问题。鉴于民事执行权兼具司法和行政双重属性,同时参照各国立法例,结合我国执行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执行权应归法院行使。执行权应划分为执行决定权、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判权。我们应在法院内部实行执行法官和执行员的分工,由执行法官行使执行决定权和执行裁判权,执行员仅行使执行实施权,同时推行执行工作警务化。  相似文献   

12.
诉调衔接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近年来纠纷解决制度和实践中创新和发展较多的内容。通过在法理上分析诉讼和调解的本质区别,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预防在诉调衔接的发展中混淆二者界限,进一步完善诉调衔接中的司法确认程序。  相似文献   

13.
游本根 《实践》2007,(5):47-47
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已经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到了维护社会和谐上,我们的审判理念、审判方式、审判制度都要围绕新情况作出新的调整。作为人民法院一个重要工作部门的民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太原市群体性事件增多,信访问题突出,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太原市政法委大胆尝试、拓宽思路,提出了解决司法信访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创建了司法信访调解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创新符合时代的需要,合乎法治精神,具有合理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要在总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目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大多最终以法院诉讼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在法院诉讼中运用调解的手段将把矛盾疏导和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达到案结事了的目标,才能使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尽早得以矫正。  相似文献   

1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在防止纠纷扩大化、化解社会矛盾、恢复受损害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影响量刑具有正当性,二者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之中。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立法模糊、法官角色混合、自由裁量权无制约、激励机制未确立等问题,应以量刑规范化改革为指向,从限定调解范围、建立激励机制、完善量刑程序和明确赔偿与量刑幅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方面科学构建调解和量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法院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及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形势对法院调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视我国现行法院调解,还存在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的法院调解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民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司法民主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民事裁判文书公开方式主要依托于裁判文书公开网站,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多层次、全方面的公开体系。但是,公开的方式过于单一、时效性较低、文书内容可读性不高等问题依旧存在,应当采取措施完善民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采用纸质公开与网上公开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公开、强化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平衡知情权同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效的实现阳光司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现有的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尤其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效处理交通事故的要求.为此,在今后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走事故处理专业化道路,试行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开展交通事故处理民事调解移交人民法院的试点工作,是推进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法制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其中要求社会更加民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在此背景下和谐司法理念应运而生。达到司法和谐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司法和谐理念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对司法制度的完善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