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程 《中国减灾》2012,(11):16-17
美国是世界上灾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美国就已开始对本国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立法工作.不断引进防灾新技术,修建抗灾工程,研究灾害机制.在此基础上,美国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减灾系统工程,使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4,(9):48-49
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USGS”)针对滑坡灾害制定了减灾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对地质灾害防治起到了指引作用。战略任务和目标1.诱发机制的预测研究由USGB牵头,在关于滑坡灾害过程、临界值和诱发因素,以及预测滑坡灾害性的科学知识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全国研究议程和长远实施计划;建立地面变形和边坡破坏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全国的滑坡灾害;开发滑坡动力学预测系统,显示滑坡灾害在各种类型灾害多发区空间和时间上的互有影响的变化(例如,大雨期间的浅部泥石流,雨季的深部滑动,地震期间的岩崩等)。2.灾害填图和风险评估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3.
闵骞 《中国减灾》1994,4(3):27-31
防洪减灾中两个问题的探讨闵骞(江西省鄱阳湖水文气象实验站)一、引言洪水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防洪减灾是国家和各地区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洪水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取得最佳的防洪效益,必须对洪水损失进行综合预防与管理,即要将防洪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他强调:"减少灾害风险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线防御。这是一项精明的商业投资和拯救生命的明智投资。"会议重要成果之一——《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中,也将了解灾害风险,加强灾害风险治理以管理灾害风险等内容列为未来优先行动事项。可见,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战略的重点。如果说过去灾害管理的工作核心是应急管理,那么下一阶段新的工作核心将是"灾害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栗燕杰 《中国减灾》2013,(13):42-43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有着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优良传统,防灾减灾法制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法制取得的成效总体上,我国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成绩斐然。据笔者统计,涉灾法律行政法规已超过170部,可谓洋洋大观。既覆盖到各种常见灾害种类,如地震、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等,也涉及新型灾害类型,如生物灾难、核事故等。既涵盖了灾害应对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也涵盖了灾害救助、赔偿补偿和恢复重建各  相似文献   

6.
防灾减灾不是“防灾”“减灾”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均衡的二等分,而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意义的系统概念。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中“减轻灾害风险”相似。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防灾”是灾害发生之前的各种备灾活动,“减灾”是限制致灾因子的不利影响|“防灾”是灾前措施,“减灾”是最终目的。防灾减灾在灾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灾害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防灾减灾。因此,防灾减灾在中国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有着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优良传统,防灾减灾法制不断完善. 防灾减灾法制取得的成效 总体上,我国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成绩斐然.据笔者统计,涉灾法律行政法规己超过170部,可谓洋洋大观.既覆盖到各种常见灾害种类,如地震、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等,也涉及新型灾害类型,如生物灾难、核事故等.  相似文献   

9.
张庆阳 《中国减灾》2012,(3X):49-51
<正>美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飓风、龙卷风、旱灾、洪涝灾害、雪灾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均十亿美元以上。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早在20年前,美国政府根据《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美国紧事务管理局,它直接对总统负责,专事国家灾害和突  相似文献   

10.
全球十大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灾害特征和需求,研究开发并建立了适合本国或多国情况的灾害评估系统。作者在整理收集国际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基础上,从灾害损失类型的划分、评估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的发生"面广量大",并表现出"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的时空发生特点.而应对地质灾害风险最好的方法便是群众自我判定与群测群防.因此,居民如何正确识别地质灾害风险、采用何种方法应对以及地方政府或城乡社区怎样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规避灾害风险损失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地质灾害形势严峻,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更是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种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就聚焦泥石流、滑坡灾害。他说现在已到了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全方位防治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等问题的时候。有人用“贤者乐林”来形容这位儒雅亲和的院士。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而,山无林不绿,水无林不清。近日,本刊记者就林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等问题专访了尹伟伦院士。  相似文献   

13.
农村防灾预警是风险灾害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是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传统难题。目前农村防灾预警仍面临乡村治理体系基础薄弱,防灾预警手段和工具缺乏,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面向未来,要以构建风险韧性,形成可持续减灾战略为依托,着力培育和激发居民参与灾害治理能力,建立应急管理"高可靠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应急产业,推动应急工作智能化建设,打通农村防灾预警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4.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回顾此次灾害事件的发生,介绍得州当地和美国联邦政府灾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给出总结,以期对我国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9):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泰国灾害管理概况泰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洪涝、干旱和热带风暴等自  相似文献   

16.
关妍 《中国减灾》2007,(1):42-43
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建立了减灾协调机制。减灾协调机制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由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国家减灾平台(NationalPlatform),以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框架下全面应对减少灾害风险事宜,并促进和监督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回顾此次灾害事件的发生,介绍得州当地和美国联邦政府灾后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给出总结,以期对我国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地质灾害形势严峻,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更是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种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就聚焦泥石流、滑坡灾害。他说现在已到了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全方位防治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等问题的时候。有人用"贤者乐林"来形容这位儒雅亲和的院士。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而,山无林不绿,水无林不清。近日,本刊记者就林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等问题专访了尹伟伦院士。  相似文献   

19.
宁夏“种草养畜”的减灾模式,对于研究干旱地区的减灾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充分认识在我国干旱地区开展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发生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类灾害,即洪涝、干旱和地震。需要指出的是,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干旱在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影响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研究我国广大旱灾区的减灾和救灾问题,保障旱区人民…  相似文献   

20.
全球十大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灾害特征和需求,研究并开发建立了适合本国或多国情况的灾害评估系统。作者在整理收集国际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基础上,从灾害损失类型的划分、评估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面对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进行了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