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业务文选》2012,(28):2+49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条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背景。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老年人等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对无障碍环境均作了规定。近年来,通过举办残奥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无障碍设施建  相似文献   

2.
特殊一课。拄着盲杖走上盲道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实施,给残疾人带来更多安全感。那么健全人怎样自觉爱护无障碍设施呢?宣传和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尤为重要,我要做一名《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义务普法员”阎建国在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对于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活动将起到积极作用而此部法律的诞生.凝聚了一位拄着双拐的普通人大代袁的心血——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调查结果表明,无障碍的建设比较完善,但维护情况不是太理想,原因在于管理的缺位和市民意识的淡漠。本文认为应加强管理,扩大宣传教育,增强市民自觉维护无障碍设施的意识,方能解决城市残疾人出行难,社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现在的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法制保障不健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我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法规,发现还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宜进一步统一法规,明确管理主体,制定实施细则,真正保障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及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6.
识法代言人     
《方圆》2022,(3):76-78
铁路出行环境对残疾人更友好了近日,由全国人大代表等20人组成的考察团来到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听取该院铁路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工作情况汇报。当大屏幕上出现双城北站整齐一新的无障碍通道时,代表们纷纷点头称赞。辖区内245个火车站,未设置无障碍停车位等问题600余个,排查出案件线索62件……针对发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全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不仅是对过去在该领域实践的经验总结,也对当下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背景下,作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的重要力量,检察机关依据该法提起公益诉讼,依法能动履职,交出一张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是该法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令第488号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法治资讯     
《法人》2023,(12):6-7
<正>社保新规落地实施12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从便民等方面对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提出了要求。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要求压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取消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明材料。条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无障碍信息交流,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设备,采用授权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后,残疾人对信息与作品的获取与可及性等权益和福利的保障受到高度关注;作为无障碍格式的特殊作品,无障碍电影的发展问题近年也成为电影界的热议话题。尽管我国已经在无障碍电影发展方面积累了若干经验,并且《马拉喀什条约》近期已在我国生效,但在无障碍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最突出的版权障碍问题。为此,对我国无障碍电影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作深入研究并提出促进该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与路径,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实施残疾人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庄严的、神圣的、严谨的,但在中国,普通百姓甚至残疾人同样可以参与并推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谈及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诞生的前前后后,残疾人阎建国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3.
邱景辉 《人民检察》2023,(17):32-36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监督管理的兜底保障措施,是公益司法保护制度创新在人权保障领域生动实践的标志性成果。检察机关应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与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优化检察建议前置程序,优先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更好更快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特别是预防功能。依法能动履职,整体推进无障碍设施、信息、服务环境建设。严格履行监管责任与主体责任。关联耦合生态环境保护、国有财产保护以及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系统监督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进步中彰显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4.
2022年3月4日,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正式开幕。这届残奥会共设6个大项,78个小项。北京赛区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考量着中国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5.
1.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令第631号公布2.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国境内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参与立法,见证一部法规诞生 在2008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次会议上,阎建国提交了《关于实施无障碍建设的建议》及《关于建立健全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庇护安养机构的建议》,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会议期间,他深入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商场、学校、宾馆、居民区,调查了解无障碍设施情况,并提出了不少改进建议。4月24日,阎建国应邀赴北京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和通过。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相似文献   

18.
《商务与法律》2006,(6):41-41
第6l届联大于2006年12月13日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是联合国首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它将对全世界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全球有6.5亿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公约生效前,还没有专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目前,立法保护残疾人的国家还不到50个,而对残疾人的歧视则非常普遍。本届大会通过的公约将对各国的立法提出要求,从建筑、城市规划、交通、教育、就业和娱乐等各个方面,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对残疾人的不平等观念。公约具体包括50个条款和一份任择议定书,内容包括无障碍环境、免受歧视以及健康、就业和参与政治等一系列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静 《中外法学》2023,(3):823-839
“无障碍”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确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数字时代,残障人的信息无障碍权具有特殊重要性,是残障人平等参与社会交往、充分享受经济社会权利的前提条件。学界主流意见将平等服务作为残障人无障碍权的理论基础,信息无障碍权被视为无障碍权利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的横向延展。这样一个市场导向的、将残障人作为消费者的保护路径已经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全面保护残障人信息无障碍权的要求。有必要在学理上引入数字公民身份理论,以此重构残障人信息无障碍权的基础理论,重申残障人保护的人权模式,关注残障人在构建信息无障碍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残障视角来构架信息社会的秩序、标准、原则和价值。该理论要求从残障的视角批判地审视数字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服务,积极推进我国信息无障碍法制建设,从而建设一个民主、包容、可持续、普遍参与、共同受益的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震监测活动的管理,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地震监测台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第三条 地震监测工作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地震监测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