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正 《群众》2011,(4):50-50
说起中学教育,人们立刻想到的是高考。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功利化,高考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成功与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分数进而步入心仪的名牌大学,学子们肩负着家长的期望和学校的荣誉,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强化训练这类应付高考的做法用到了极致。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在反思,学校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朱新地 《前进论坛》2008,(12):34-34
能进高考考场是一种幸福。也许今天的考生对这话不以为然,但相信我的同代人会有同感。因为高考这份权利,我是在离开学校12年后才重新得到的。  相似文献   

3.
胡艺 《人大论坛》2010,(7):44-45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各地新一轮高考成绩宣传工作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规范高考成绩宣传发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记者昨日从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获悉,对于高考宣传,教育部门出台十项举措,规范高考宣传,违规学校的校长将被撤职,示范性高中将被“吊销”示范性高中称号。(6月13日《南宁日报》)  相似文献   

4.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18):4-4
异地高考政策门槛过高 今年有28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达5.6万人,较去年激增12倍,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门槛过高问题。其中,北京今年仅放开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上海要求父母持居住证连续3年以上、且子女在沪高中毕业等。此外,不少省市实行“户籍加学籍”双证制度,可能导致一些双“籍”分离的学生无处高考。如何既落实异地高考,又防止高考移民,仍是各地亟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李芳 《求索》2013,(6):252-254
高考制度从1977年冬天恢复以来,为我国改革开放选拔培养了人才。同时也成为无数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成为千家万户的重心,高考升学率成为各级学校的终极目标,高考时时牵动着社会的脉搏。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考试制度,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高考文化。本文总结和归纳了与高考有关的流行词语以及它们出现的时代特点及其主要特征,研究它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考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智学校成立于2001年,是济南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高考、中考名师辅导、中小学各类辅导及高考复读的知名学校,办学多年,成绩斐然;大智学校是济南市市直一类学校,高考辅导专业在全市同行中被市教育主管部门评为名牌专业,我校被历下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荣获爱心捐助单  相似文献   

7.
2013年海南省高考放榜后,考生小书高考失意自杀的消息传出,震惊海南。然而,很快就有学校出来辟谣,称该校没有这个学生。派出所一查,小书今年根本就没有参加高考,且有可能已经多年没有在学校读书了。本刊记者专赴案发地海南省琼海市采访。一起离奇的"高考失意自杀"事件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6,(20):37-37
2003年秋季。杨高中同志通过公开竞聘担任五台中学校长,上任伊始。他就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着眼于内涵发展,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大力加强养成教育,彻底转变校风学风;紧紧依靠教师兴校,努力向装备标准化推进。三年来,他带领全体教职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迅速遏制了2002、2003年连续两年高考滑坡现象。2004年高考本科达线生135名,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124名的目标任务,2005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生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在全市50余所学校巾排名第七位。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三年来,他们一直坚持这样的工作思路:抓好一个环节,开展两项活动,实施三项工程,时刻不忘安全。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06,(20):I0001-I0001
2003年,杨高中同志通过公开竞聘担任五台中学校长。上任伊始。他就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着眼于内涵发展,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大力加强养成教育,彻底转变校风、学风;紧紧依靠教师兴校,努力向装备标准化迈进。三年来,他带领全体教职工开拓创新,努力奋斗.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04年高考本科达线生135名,比2003年增加27名,2005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生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在全市50余所学校中排名第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8,(2):82-82
据教育部披露,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599万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所谓“平等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3,(7):63-63
被称为“中国好考生”的黄子恒,高考成绩为290分,距三本线还差187分。这个成绩出乎黄子恒的预料。老师遗憾地说,按平时成绩他可以上三本学校。校方称黄曾想报考师范院校,学校为此向全国10多所师范学校发了推荐信。  相似文献   

12.
枣庄市市中区有三名退伍军人在今年高考中,以况异成绩被山东省人民武装学校录取,他们退伍之后又圆了“军校梦”。近几年来,这个区积极引导、鼓励退伍军人学习文化知识,报名参加高考,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和党报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每年四月份,该区来税个人申报、乡镇推荐、区人武部和区教委联合进行考试的形式.选拔和组织文化水平较高的适龄退伍军人报名参加高考。通过考察和文化摸底,凡符合报考条件者,由区人武部、区教委统一组织复习、统一组织报名,并负责做好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为退伍军人投入高考复习创造…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社会上和部分学校的领导对于政治学科的偏见,加之这几年高考理科不考政治,政治学科的主科地位受到很大冲击,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被人们忽视,至于学校安排政治教师做班主任,更是越发少见。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政治学科已成为副科,政治教师是只会做些会考和文科高考辅导的纯粹“教书匠”了。而今天我在这里介绍的则是延边一中优秀政治教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中学优秀班主任朱山玉老师,坚持辩证法,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先进事迹。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做好班主…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1,(7):40-41
近年来,浙江省永嘉中学坚持“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创建理念,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研究性学习成果喜人,社团活动全面展开,办学品位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3):90-91
今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在上海试行高考招生“自主选拔录取”。“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等鲜明特点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本刊将两所学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过程记录下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理科高考取消政治科以后,高中理科政治课教学出现危机。我们这里不少学校出现这样一些现象:课时由国家规定的三节改为两节;各科都订练习册,唯独缺政治练习册;期中期末各科都考试,唯独不考政治。在这种氛围下,本来就轻视政治课的理科学生就更加不把政治课当作一回事了。课堂上嘻笑、打闹是常事,更有甚者,干脆不来上课。政治教师左右为难,木认真教吧,有失人民教师的师德;认真教吧,学生不合作。在有的领导眼里和家长心目中,政治教师要比其他学科教师矮一截子。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就是政治课不作高考科目了。现实是,大部分学校…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今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和高考改革进程,参考 2000年高校保送生试卷及广东省大综合卷,本文对 200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作些探索,仅供参考。  实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在客观上是有充分依据的,即要求学校加强对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综合化。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综合测试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中所指出的:“在中国现实国情下,高考具有调节未来人才智能结构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高考内容和形式的变革,最重要的就是,探索如何有利于高校鉴别和选择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互动平台     
倒计时牌淡出校园是种进步您好。听说北京的部分高中学校,对往年在高三教室里比比皆是的高考倒计时牌进行了淡化处理,高考倒计时牌都不见了。笔者不禁为此大声叫好!高考倒计时牌淡出校园是教育的进步,值得赞赏。高考临近,广大的考生日夜备考,从体力及至精力几乎都处在一种虚脱状态,编辑同志:  相似文献   

19.
浅泽 《中国人大》2014,(7):55-55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实删支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相似文献   

20.
在装置着多媒体投影仪和超薄型彩色电视机的北京西藏中学教室里,远离家乡的藏族学生们正在专心地学习包括数、理、化在内的科技和包括汉语、英语和藏文在内的语言。在这所高中学校里,除了规定的学习科目之外,已掌握汉、藏、英3种语言的学生们还要选学一些研究性的课程,如杜甫的诗歌、英国文学、藏文化等等,然后通过高考升入大学。而在家乡,与他们同龄的藏族少年多数都已经离开学校,务农或务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