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内外乡村发展实践及其形成的理论都倾向于以城乡一体化思想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和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应做到: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及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以美丽乡村建设与绿色发展为重点,推进乡村生态宜居;以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乡风文明;以德治、法治和自治相融合为重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以民生工程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促进乡村生活富裕;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教的"众生平等"等生态伦理观,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些精神和理论的滋养。绿色文化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观念。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神主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育绿色文化,树立绿色的生活方式。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贵州特色的绿色文化,提高绿色意识,不仅包括城市,而且还蕴含乡村。城市不仅有政治、经济上的功能,而且有地域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生态产业化和产业化生态化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实践起步较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但总体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均衡。文章以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实践为例,针对各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在探索全市生态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提出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地区如何自主有为实现绿色共富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福建省HC村和浙江省Y村的乡村生态治理实践经验表明,生态治理的形成与外部政策和内部压力密切相连,要在政府政策规划的嵌入下激发乡村生态治理的自主性,通过政治认同与项目进村调动乡村生态治理的能动性,进而在乡村自主性治理下,以乡村动员和片区组团的方式有效实现绿色共富。绿色共富是一种创新性实践,它为共同富裕开创了新的路径,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经验表达。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省保山市所辖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打破传统的"三农"思维定势,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主体融合、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乡村生态振兴就是要实现"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新面貌,实现乡村振兴其实质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衡、乡村内生环境问题与城市环境问题转移之间的不平衡,最终实现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公平正义。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保护立法缺乏、环境伦理观念缺失、污染治理机制缺位和环境执法机构缺少等。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建立以硬法和软法规范双重作用软硬兼施的混合法模式;提升环境伦理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法律化和民主化演进;实现乡村环境执法主体扩张与公众合理环境利益诉求机制的程序设计;推进乡村环境管理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多向转变;推进法治保障下的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发轫于安徽小岗村的中国农村改革经过了激荡磅礴的四十年,既孕育和铸就了"小岗精神",又谱写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华彩篇章。"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农村改革的总纲领和新目标,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要义。新时代,农村改革再出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弘扬小岗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任务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着重从经济融通、生态融和、人文融洽、治理融同、社会融合、制度融接、时空融进等七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融"机制,有效有序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灵魂,乡村旅游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载体,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推进陕西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要破解当前陕西乡村文旅融合中存在的发展主题有待明确、发展模式有待创新和发展生态有待完善等难题,就要进一步创新思路,以智慧化、品牌化和村民主体化等方式,谋划乡村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强基。  相似文献   

9.
峨眉山市是传统的茶叶产区,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促进峨眉山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峨眉山市积极推进茶旅产业一体化发展,但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融合程度较低。同时,还存在各种乡村旅游资源各自为政的现象,茶文化、佛禅文化、休闲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没有充分整合,尚未形成合力。坚持茶旅融合,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茶旅融合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机地统一起来,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发展历经黄色文明、黑色文明,终将走向生态文明,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农业农村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是基于生产力发展衍生的生态自觉。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现实路径在于绿色市场消费理念的树立、生态友好产业的具体选择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11.
乡村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巩固党的领导、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和公共性的流变对乡村社会的发展与治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的乡村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和环境,乡村自治、乡村德治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局面显示出本身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通过政治维度、制度维度和文化维度三方面强化乡村法治建设,更好地实现"三治"融合,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要科学有效推进济南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确定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指标体系,构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协同振兴模式。在宏观决策层面,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地位作用,确立乡村发展的主体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一体的支农惠农机制,深入持续开展乡村文明建设行动,推进济南城乡融合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多元化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应以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前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作为沿海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福建省泉州市十分重视乡村生态资源保护,积极探索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在收获喜人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困境。突破乡村生态经济体系构建困境,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要素支撑、明晰产权、增强生态意识、引导绿色消费,充分发挥政府、村级组织、乡村产业经营者、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乡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认为,铜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要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村庄功能提升、现代农业提升、生态环保提升、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提升"六大提升"工程及强化"五项措施"等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给农村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产业生态化是推进“三农”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汀县通过将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绿色产业相结合、将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进行了生态化改造,实现了从“治山”到“治穷”再到“绿富共赢”的重大转变,走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荣之路。通过对长汀县产业生态化路径的分析,总结其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宝贵经验,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地区提供有益借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三农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三大资本已经雄踞世界第一的背景下,针对过去加快工业化阶段派生的各种弊端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因循产业资本时期的旧轨。为此,真要做到中央十九大强调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就得理解当前全球资本过剩危机与国家确立的生态文明战略的相关性,据此形成"三农"问题新理解。本文指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乡融合促进社会化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7.
推动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聊城市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以"项目扶贫"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以"扶志扶智"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以"公益服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以"能人治村"助推乡村组织振兴,在民营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党政部门的政策宣传和引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需要强化,民营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乡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需要进一步改善。深入研究"聊城模式",总结"聊城经验",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事关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生态必须首先实现振兴。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有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乡村被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可以促进乡村生产力的发展,夯实乡村人力资源,从而促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北省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调研发现,湖北民营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做好土地流转整治、产业融合提升、生产经营合作、协调利益分配、人口分流安置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农业生态高效、农村美丽宜居、农民同奔小康、基层和谐善治。基于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提出党委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做好选准产业,保障国家供给,提升农业效益;加大投入,推进农区改造,减轻企业负担;转变作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诚心服务企业;善于引导,协调利益矛盾,促成合作共赢;加强把关,守住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是生命的表征、自然的底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就是生命,绿色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当代贵州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命线。"贵州作为全国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标志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这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贵州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明确要求我省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