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央视纪录频道“活力中国”招标成果所推出的作品为例,认为这是推动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生产的有效探索,对于繁荣现实类纪录片创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进一步分析制约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各种现实难题,认为推动现实类纪录片创作可以从政策管理、制作主体和资金等方面找寻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2.
于涛 《党的建设》2020,(1):53-53
2019年11月23日,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表彰在厦门落下帷幕,由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摄制、出品的纪录电影《踢球吧,孩子》荣获“最佳纪录片提名奖”,这是甘肃本土电影首次获得金鸡奖的提名。《踢球吧,孩子》能从全国277部电影中脱颖而出,与另外5部优秀纪录片一同获得提名,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28日,在中国纪录片年度盛会——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中,由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选送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后方》从8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抗战(文献)类作品一等奖。为此,该片总策划、总撰稿之一,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接受本刊特约记者专访,讲述《大后方》背后的故事,以及该片给重庆乃至中国纪录片拍摄带来的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华夏在线     
《党的建设》2011,(11):49-49
10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6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作为一部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5.
1925至1958年即大革命至建国初期,国际友人在华先后拍摄了不少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纪录电影,如《伟大的飞行与中国的国内战争》、《上海纪事》、《中国要给予还击》、《南京暴行纪实》、《四万万人民》、《中国在战斗》、《在中国》、《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阿拉木图——兰州》等。这些纪录电影和素材的拍摄增进了世界人民和进步国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现状的了解;促进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中国纪录片尤其是中共领导下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纪录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孟红 《党史纵览》2010,(8):27-31
吴本立(1916—2003).安徽省怀宁县人.著名新闻纪录电影摄影师、导演。他参加拍摄和导演的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分别荣获1950年第五届、1952年第六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和报道奖.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两位伟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两面光辉的旗帜,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人格化的象征。继1993年12月我们看到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之后,如今又看到了《邓小平》,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反映重大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中两部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正时间回到2018年12月29日,第一部全面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史诗的大型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在上海纪实频道、青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和爱奇艺网站开播,成为当年国产纪录片的收官力作。2019年2月23日起,连续三日在青海卫视精彩献映;2019年藏历新年期间,青海广播电视台安多藏语卫视又播出了藏语版……时隔近一年,作为中国纪录片业界最高奖项的评选活动,在"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现场,《格萨尔的英雄草原》在深圳广电集团1800  相似文献   

9.
《党课》2020,(6):99-101
原本《中国医生》是一部小众纪录片,2019年曾在央视播出过,但不久前登陆某播放平台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这部聚焦医生群体的纪录片变得倍受关注。影片的初衷这两年,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和电视剧、电影十分火热。这些作品大多注重挖掘题材的社会性,所以关注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5)
正1937年,荷兰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在拍摄完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后,了解到另一个虽然疆土辽阔但是国力弱小的国家——中国,正在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他义愤填膺,当即与美国几位进步人士组成了当代历史公司,决定自费来华拍摄抗战中的中国的纪录片。伊文思来到中国后,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在野蛮入侵下满目疮痍的古老大地。即便身处这样的绝境,伊文思仍从中国军民身上看到了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希望。伊文思凭着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敏锐观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文化影响日益广泛深入的今天,电视文献纪录片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片种。几年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参与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晋同志,请他谈了有关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下面是这次采访的整理稿。应该说,在中国关于电视文献纪录片的说法,是从1993年播出的《毛泽东》开始的。该片本来属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但因为用了很多文献资料,又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干脆就叫文献纪录片。结果后来一些类似的片子…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5,(11)
<正>与13集纪实电视片《红色之路》同步创作的《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一书已由北方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冯力强是哈尔滨电视台编导、撰稿、制片人,所创作的多部电视纪录片作品如《中央大街采风》《历史寻踪——满洲省委人物今昔》等曾荣获国际、国内奖项二十余次。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抢救珍存的史实。从2005年起,为了挖掘中东铁路所承载的红色历史遗存,作者行程遍及全国,采访革命英烈后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杨秘书长,您好!一部反映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最近教育部下发通知将其作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辅助教  相似文献   

14.
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类型之一.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有着良好的收视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之最》到21世纪初的《河之南》,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的历史文化风貌。时光荏苒.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历时一年,用“电视台制造纪录片”的理念创作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美河南》,在内容上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文化”放在故事的后面.绝对算得上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9):35-36
前不久,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舌尖体”也在社会悄然走红。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2,(13):32-33
近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内外迅速爆红。半个月之内,该片在央视来同播了3轮,平均收视份额达到3.861,大大超过同时段任意一部电视剧。  相似文献   

17.
看了《苦难辉煌》纪录片后,我感觉,这的确是一部能帮助我们学习党史、净化心灵、增添精神动力的好作品。1.《苦难辉煌》是一部以国际视野来透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追溯探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精品力作。中国革命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许多国际因素都曾渗入到其发展进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13)
<正>在"七一"来临之际,以《天上的菊美》、《兰辉》、《真爱》、《世界屋脊的歌声》和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等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集中涌现,在艺术创作和主题思想呈现上不约而同地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它们深入开掘了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细致表现了平凡生活的诗意。这种新气象不仅极大推动了主旋律电影谱系的创新,激发出主旋律电影创作内在的生命力和活力,更为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材。  相似文献   

19.
《党建》1998,(9)
开展打击走私斗争的好教材———大型反走私电视纪录片《中华之盾》简介由中央电视台和海关总署联合摄制的我国首部大型反走私电视纪录片《中华之盾》,是一部内容有震撼力和教育意义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以纪实的手法首次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走私猖獗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废约史》(以下简称《废约史》),是李育民教授继《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4编共77万字,详细纪录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本文仅就该书的框架体系、理论阐述和资料运用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