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31年11月1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中央苏区正式形成的标志。当时,中央苏区拥有江西省、福建省的29个县,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340万以上。1931年冬后,中央苏区普遍以乡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村建立党小组。仅据中共江西省委统计,1932年3月全省14个县(石城县未统计)共1089个乡,建有998个党支部。在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和群众团体中,以及苏区的国营企业中,也单独建立了党的支部。中央苏区不仅普遍地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而且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下辖25个县,闽北苏区占了其中11个县。这11个县当中,崇安、建阳、崇(安)浦(城)、广(丰)浦(城)、邵武、光泽、东方、建(瓯)松(溪)政(和)8个县全部或大部在目前福建省南平市境内,铅山、上(饶)铅(山)、广丰3县现属江西省。闽北苏区位于中央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部地段,  相似文献   

3.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这里的"贡献",包括了我党最早在闽西苏区开展的  相似文献   

4.
光泽苏区是由中央红军创建的。1933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时说:"从去年到今年,中央苏区的东北方,赤化了建宁、黎川、泰宁、光泽、资溪、金溪等六七县,与闽浙赣苏区打成一片,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闽赣省。"1933年5月,闽赣省成立,光泽及嗣后在光泽上观村建立的东方县同属于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的范围。12月25日,光泽苏区失陷,即转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险恶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西部,沙县小吃闻名遐迩,被誉为“国民美食”.沙县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之一.今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沙县老区苏区考察调研时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近年来,沙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以实际行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 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寻甸县,4月29日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30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家祥等中央领导进驻柯渡镇丹桂村,并对强渡金沙江作出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兰锋 《福建党史月刊》2011,(13):1-1,4,5
七一前夕,孙春兰,苏树林等省领导分七路赴全省22个原中央苏区县走访,调研,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辈伟绩,看望苏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到1934年10月长征离开这片红色土地,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生活工作过将近两年。在这两年中,除去1934年7月至9月两个月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外,刘少奇基本上以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身份,领导苏区及全国的工会工作。他在中央苏区的理论建树和实际贡献,也就集中表现在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方面。工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4,(10):F0004-F0004
桂阳县位于湘南门户郴州市西部,全县辖26个乡镇(街道),土地面积2973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为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素有"楚南名区""蔡伦故里""英雄家乡""八宝之地""烤烟王国"等美誉。桂阳是革命老区县,属于湘赣苏区县之一。今年3月,被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联动发展区范围。  相似文献   

12.
正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泉州市下辖的安溪、南安、永春、德化4县(市)的申报中央苏区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发文认定,安南永德4县(市)"当年曾建立苏区(安南永德苏区),当地军民积极抗击国民党军队的围攻,直接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建议视同中央苏区考虑"。2014年4月,  相似文献   

13.
宁化、清流,归化(明溪)三县地处闽西的北部。二战时期,宁清归红色区域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宁清归苏区党史,是研究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党史所不可缺少的课题。现将宁清归苏区的形成发展,它与闽西苏区的关系、它的历史地位,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明溪中央苏区县作为闽西北宁清归苏区的一部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领导创建的,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苏区的前沿和门户,它与中心区有明显的不同,其革命斗争表现得更为复杂和艰难,也更为残酷。明溪苏区县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对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理论学习》2010,(6):49-49
<正>武平于公元994年设县,现辖17个乡镇、2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总人口37.14万,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武平区位独特,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交通便捷,是全国少有的能在4小时左右分别到达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四大经济特区和四大特区港口的县份;资源丰富,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南方重点林区、矿区;环境优越,是现有66个"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之一;人文荟萃,孕育了"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共和国空军之父刘亚楼、文坛宿将林默涵等杰出人物。2009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我县。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14,(13):F0002-F0002
正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福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认定为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县(市、区)(下称中央苏区县)有41个(包括建议视同中央苏区考虑的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占  相似文献   

17.
钟小明 《党史文苑》2012,(16):36-37
广昌是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在广昌这块红色的沃土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和中央红军不仅建立了历史的丰功伟绩,还给我们倡导和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区精神。在国家部委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联合调研组莅临广昌,就广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之际,作为生活工作在红色故土的一员,进一步深化对苏区精神基本内涵的认识,以苏区精神为动力,扎实工作,对于建设和谐幸福新广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闽西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20,(6)
正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市、区)58个,其中罗霄山连片特困县(市、区)17个、贫困县(市、区)25个(含1个省定贫困县);"十三五"贫困村3058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69个;2013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6万人,贫困发生率9.21%。江西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江西"在脱贫攻坚上领跑,不让一个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的  相似文献   

20.
老区长汀县又名汀州,是当年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和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省职工联合会所在地,与红都瑞金相邻。在那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仍然非常重视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和竞技性体育比赛,大力发展赤色体育事业,以提高军民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为革命战争服务。因此,福建苏区许多县(市)、区都成立了赤色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