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款名义人通过身份证挂失提取他人借用本人身份证存放于本人名义下的卡内钱款的行为在学理上有侵占罪和盗窃罪两种对立的观点。行为准确定性的症结在于对存款占有以及占有支配力归属的不同理解。应当肯定的是,存款占有作为事实上的支配状态,银行享有对存款现金的事实支配,而实际持卡人和存款名义人同时享有对存款债权的事实支配,当二者发生重叠冲突时,存款名义人的支配效力大于实际持卡人,是存款债权占有的合法归属者。那么,存款名义人通过挂失提取存款的行为就属于将合法占有的他人存款债权变为非法所有,应当成立侵占罪。  相似文献   

2.
收款人取走错误汇款的行为在学理上有不作为的诈骗罪与侵占罪两种观点的对立。两种观点均有理论瑕疵,症结在于学者对存款的占有理解有误。如果将存款分为存款债权和存款现金,同时将存款债权的占有认定为归属于存款名义人占有,将存款现金的占有认定为归属于银行占有,那么收款人取走错误汇款的行为就属于将合法占有的他人的存款债权变为非法所有,系对他人存款债权的侵犯,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这样的解释更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3.
王某在本市东城区租有公房二间,并于1994年8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在利用泼房经营餐馆的营业执照,由其邻居张某利用该执照经营餐馆。王、张二人订立了台伙协议,并商定:张某每月付给王某"劳动报酬"400元。1995年4月,张某因故不能继续经营,暂由王某的儿子王飞经营,一切设备由其保管使用。1996年8月,张某以王某不同意其继续经营该餐馆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王飞返还其投资款及自己经营餐馆时所购置的物品。一审法院经调查发现:王某与张某二人名义上是合伙经营餐馆,但王某并未参与任何经营活动,也来提供任何劳务。餐馆完全由张某一人负责经营,全部经营用品也都由张某一人购置。一审法院认为,王某未提供任何劳务,却让张某每月付给其"劳动报酬"400元,实质上是王某凭借自己系公房承租人的身份,以劳动报酬的名义向张某收取的房租款,是一种变相高价  相似文献   

4.
法博士     
王某行为应如何定性法博士:王某于1997年担任公司销售人员时, 利用当时会计疏忽,2002年被新任会计发现其亏欠公司60余万元.几经公司催要拒不交还(其以1997年会计曾出具账目结清字条为由)。公安机关办案中有三个观点:一是认为王某行为是不当得利;二是王某构成侵占罪;三是王某构成职务侵占罪。请问:王某行为应如何定性? 吉林陶升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王某与某银行工作人员李某串通,冒用某单位的名义,在汇票上盖用了该单位公章,并冒充单位法人代表盖上自己的私章,于1996年12月23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20万元,王某用该汇票购白酒销售后,归还银行10万元,其余10万元王某未归还。1997年5月6日,王某在同一银行用同样的方法办理承兑汇票30万元。至1999年10月案发仍有40万元王某未归还银行。请问,王某、李某的行为是伪造票据罪还是票据诈骗罪?山东孙启方孙启方同志:从来信的情况看,王某与银行工作人员李某串通,冒用某单位名义,并在汇票上冒充单位法定代表人…  相似文献   

6.
不当得利构成民法上的债的侵权,是一种具有非法性的民事行为.当不当得利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拒不返还时,能否按照侵占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是自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界的一个复杂问题.实践中因不当得利而发生"侵占"的情况多种多样,拒不返还不当得利财物的现象已构成了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迫切需要对此进行刑事化剖析.本文结合民法原理和犯罪构成对不当得利行为的非法性、罪责性及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具体分析,以客观、合理地认定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06,(4):62-62
王某于1997年担任公司销售人员时.利用当时会计疏忽.2002年被新任会计发现其亏欠公司60余万元。几经公司催要拒不交还(其以1997年会计曾出具账目结清字条为由)。公安机关办案中有三个观点:一是认为王某行为是不当得利:二是王某构成侵占罪:三是王某构成职务侵占罪。请问:王某行为应如何定性?  相似文献   

8.
许霆恶意取款案对ATM犯罪的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该案为背景,试图探求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制度与刑法上犯罪论之间的连结点。不当得利的犯罪化旨在明确不当得利与犯罪之间的界定,既不能将不当得利行为本身视为犯罪行为,亦不能对不当得利行为进行有罪推定,而是应在勘定不当得利与犯罪行为清晰边界的基础上明确不当得利与犯罪之间的转化标准,并最终着眼于该行为的民刑立法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张某与王某系同事,原先两人关系一直较好,1999年,两人所在的公司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自以为有较大把握的王某在竞争中落选,而张某却出人意料地脱颖而出,王某认为是张某在其背后使了坏,于是,遂对其怀恨在心,一直想寻机报复。2000年2月,王某趁张某出差之机,将张某年仅15岁的儿子带到家中给其看了黄色录像,然后连哄带骗将其带到该市某发廊,任其与外来打工妹刘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不久,张某的儿子因此感染上了艾滋病,经多方医治无效,同年12月,张某的儿子在绝望中自杀身亡。经侦查发现,王某本人事先并不知道刘某为艾滋…  相似文献   

10.
王某等人的行为应定绑架勒索罪沈玉军今年1月,舞厅所有者张某经人介绍与王某签定了出租该舞厅的合同,王某按合同规定当即向张某交纳了半年租金1.5万元。但没过几天,王某又改了主意打算退租,便于某日上午对张某言明并欲讨回租金。张某以王某单方毁约为由拒绝返还租...  相似文献   

11.
案情:李某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张某约定:张某不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李某每年支付给张某4000元。2年后,张某将该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王某。王某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李某发生了纠纷。王某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该土地的使用权,因此,在该土地上从事高层建筑是合法行为。而李某则认为,自己与张某以约定的形式在该土地上设立了地役权,王某就应该遵循约定以及地役权的规定。双方各执一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并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2.
邹某的行为属于诈骗李福利贵刊今年第13期刊登的(邹某的行为是诈骗还是不当得利)的案例分析认为,邹某的行为属不当得利,笔者觉得有些不妥。希望能见教于两位作者。我认为邹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首先,邹某的行为不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1999年9月王某(河南个体运输户)等人在山西境内拉煤时 ,被张某(山西个体运输户)打成轻微伤。王某等人在山西公安机关报案后回河南治疗。花去医药费1000余元。10月张某的一辆运输车路过河南时 ,为索要医药费王某等人强行扣押张某的车1个月 ,后双方私了此事。请问 ,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河南郭丰收郭丰收同志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 ,抢劫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是他强制方法 ,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从本案的情况看 ,王某等人强行扣押张某车辆的目的 ,是想迫使张某赔偿王某…  相似文献   

14.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在活期存折上添加一笔虚存50万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编辑同志:李某和张某同室办公,李某搞恶作剧,在张某的活期储蓄存折上添加一行,虚存一笔50万的存款。张某不知,后来到银行取款时被发现。请问:对李某的行为是否适用刑法第177条的规定?山东刘承尧刘承尧...  相似文献   

15.
警官信箱     
让司机逃跑导致行人死亡,也构成交通肇事罪吗?编辑同志:我家有一辆跑运输的大货车,驾驶员王某是聘用的。两个月前的一天晚上,王某在驾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将行人张某撞倒在地,王某当时就打电话给我丈夫,说自己由于违章闯祸了,并说明了事故现场的情况。我丈夫得知现场无目击者时,叫他赶快开车逃跑,这样可以不用承担责任。结果张某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公安机关也迅速侦破了此案。最近,王某和我丈夫都被以交通肇事罪判了刑。我认为我丈夫既没开车撞死人,又不在现场,就算让司机逃跑不对,也不至于被判刑。请问,法院这样判,对吗?读者丽娟丽…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犯罪嫌疑人王某,湖南省某县人。1998年年初,他去云南省瑞丽市做塑料制品生意,未赚到钱。年底回家过年时,花3000元人民币购买海洛因60克带回老家。通过他人介绍,王某与吸毒人员张某谈妥作价8000元卖给张某,张某三天内筹好款取货。但第二天,王某因担心事发非常害怕,在其妻规劝下,痛下决心将全部毒品淋上水销毁后埋在垃圾堆里。第三天,张某如约带款取货未果,遂向公安机关告发。公安机关将王某刑事拘留后根据其交代在垃圾堆里检出大量海洛因成分。王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办案人员有两种不同主张: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以贩卖…  相似文献   

17.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辑同志: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起治安案件:李某、王某二人认为朱某家祖坟葬有银子,遂以占有银子为目的,挖掘该坟致其毁坏,无所得,后被查获。在对此案进行定性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侵犯公私财物;二是李某、王某的行为属妨害社会...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被告人王某、张某、陈某均系农民。2000年3月6日,三人在某市身着公安制服,将正在嫖娼的魏某抓获,并对魏某有殴打行为,以不交罚没款就带到派出所审查相要挟,让魏某交钱10000元。魏某由于害怕,当场交了3000元,然后,将三人领到家又交了7000元。对三人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定为抢劫罪。三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冒公安人员以“抓嫖”为名对嫖客予以“罚款”,并对魏某有一定的殴打行为,并以不交罚没款就带到派出所审查相胁迫,致使魏某不敢反抗,从而非法获取10000…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安》2014,(24):148-148
张某与王某是邻居。一次,张某去王某家串门,王某家的院里养着一只大型犬,用链子拴着。张某从大狗旁边经过时,大狗将链子挣断,咬伤了张某。张某随即到卫生防疫站接种了狂犬疫苗,共花费上千元。张某要求王某支付接种狂犬疫苗的费用,王某只同意支付部分费用。张某起诉到法院,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王某支付了张某所花的部分费用。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大型犬伤人,饲养人王某是否应担责?  相似文献   

20.
[案情]王某与张某两人是朋友,2003年张某在购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向王某提出借款2万元,两人并约定1年后归还本息。但是借款时间到期后,张某并未有归还欠款的意思,王某多次催张某还款,张某均借故不还,两个人为此产生矛盾。一气之下王某将张某起诉至法院,但此时王某发现张某写下的欠条原件遗失了,只留下复印件能证明借款的事实。法院经审理查明,张某向王某借款时无第三人在场,张某虽在法庭上承认了借款一事,但他声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