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与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军 《学理论》2010,(27):286-287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案例、学生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三者对教学效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成为案例教学的设计者;课堂上,教师是组织、倾听、促进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仵琳 《学理论》2011,(15):286-287
随着教学体系的改革,话题知识的教学已经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以话题知识为基础,能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安排,促进师生间平等、民主、真实的双向交流。本文着重讨论在大学英语话题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此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本,拓展学生认知领域,培养其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汪满荣 《学理论》2012,(35):239-240
每个新教师从学校学习到步入教学岗位,在角色转换时会面临实践教学的挑战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变化等问题。为此,研究高校新教师的角色认定应从学校、教师自身等各方面加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激发新教师的成长意识,增强新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教给新教师教学成长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大都是采用支配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改变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了体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行为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侧重于从教师角色的转变入手,探讨这一转变对师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5)
教师一直以来以其身份的独特性、工作的专业性而备受社会关注。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的职业角色同他的个人角色一样,都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质疑和反思。面对新课程改革、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建构主义这个当代重要的理念关照之下来探讨教师的角色形象。教师对固有形象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对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等新形象的本质性把握才是建构主义理念的核心追求,很大程度上,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许会娟 《学理论》2010,(14):261-262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从历史研究性学习概念、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三方面,对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从传统角色中得以"蜕变",焕发出新的生命,是每位教师要跨越的一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实现师生平等交流,以期实现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史睿  芮燕萍 《学理论》2011,(3):257-258
教学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与新时代教学法格格不入,根据建构主义等理论,就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看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娜 《学理论》2010,(19):230-230
促进入的“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目的。罗杰斯认为学生可以“自我选择且引领自己”,提倡意义学习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学会学习,成为情知合一的“完整的人”。这些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外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着重探讨外语教师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张志峰 《学理论》2011,(14):293-294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交互式"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多媒体环境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而且,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角色都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龙奇玉 《学理论》2010,(29):306-307
在"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理念下,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角色趋于多元化,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然而,无论我们如何重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我指导及自律作用,如果没有对教师的科学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无从谈起。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结合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阐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而提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欧阳杏丽 《学理论》2013,(21):341-34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不要教师介入学习过程,事实上,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及评价学习效果、营造学习环境等环节中,教师都应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这些角色扮演成功与否是大学生自主学习成效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 《学理论》2010,(26):203-204
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兴趣不高的原因很复杂。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研究,把握好角色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卫士和改革开放的宣传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增强角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2)
师生关系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有限的条件下,应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共生型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交往中获得一种生存、生活的意义,以促进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形成民办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评价者,以及自我学习者,发挥其指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晓婷 《学理论》2011,(23):219-220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建设学习社会的需要,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角色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对传统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然而教师继续教育并没有适应教师角色多元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是根本;改革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关键;改进培训方法是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凤 《学理论》2011,(35):228-230
戈夫曼的拟据理论将人的一切社会活动视为一种表演互动,幼儿园中的师幼互动可以看做是教师剧班和幼儿剧班之间的一种表演与戏剧实现,二者为维护不同的情境定义而进行着某种角色扮演,但是教师剧班却是整个戏剧互动的主导者,教师剧班的权威性、再合作行为、神秘性表演、剧班合谋等表演形式,容易使师幼之间的互动失去平衡,由此会产生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鲁林华 《学理论》2010,(21):229-230
传统理念中,教师这一社会角色被赋予了超越角色本身的社会义务与文化权利,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一跃成为道德的示范者与知识的诠释者及行为规范的最终裁定者,这使作为他们在享受荣耀时也逐渐不堪重负,迷失了自己。教师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并非对教师角色的修正,而是对教师职责的厘清与还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而众多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20.
张超 《学理论》2014,(6):260-261
高校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因此学风建设一直是各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要保持良好的学风环境不是学校某一部门或者某几个人的责任,高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机关及后勤教师都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特定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同心协力,才能打造积极主动,持续奋进的学风环境,建设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