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晓青 《政府法制》2013,(21):27-27
他是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他是“文革”后北大经直选产生的第一位学生会主席;他35岁时就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他是目前内地最年轻的省长;他就是屡屡刷新“最年轻官员”纪录的陆吴。不做改革的旁观者.1967年,陆昊出生于西安。到了高三,陆吴就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书写出人生中的第一个“第一”:18岁入党,成为“文革”后西安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中学生共产党员。1985年,陆昊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11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他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召开的“一二·九”运动50周年座谈会,他发言指出“改革是艰难的创举,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我们大学生不能做改革的旁观者,或满足于评头品足,而应该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2.
他完成了富士康“第一跳”,是被人们视为开启了富士康“跳楼门”的那个人。他的死,被称为“一部手机引发的血案”——正是一部时下被许多年轻人握在手里的iPhone夺出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龙年春节前,骗子的一个电话几乎将我“打懵”了。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说,我的孩子在他那里“出了点儿事”。“出了点儿事”这几个字如同催化剂,我的情绪顿时起了变化。在“出什么事了”几个字脱口而出的同时,我的脑海里马上翻滚出了孩子突然生病、遭遇车祸等种种可能。“让他跟你说。”这意味着,按程序设定“我的孩子”要出场了。接着,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儿的哭诉:“妈妈,我被他们绑架了,你快想想办法……”与此同时,电话那头还“播放”着“我的儿子”遭受毒打的惨叫声。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幸福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1,(14):16-18
让他在世上不孤单 从“这么大的雨点为什么砸在我的头上”到“他是上帝安排来到我家的”,杨雨的心理过渡了6年。 辉辉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的时候是两岁半,如今,他已经快9岁了。  相似文献   

5.
拉登的结发妻子回忆,拉登年轻时敏感害羞,见了女人就脸红,他的“求爱”方式,是“把后院最好的葡萄留给她”。他酷爱园艺,“希望自己能够种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和最好的向日葵”.  相似文献   

6.
人物简介     
《江淮法治》2011,(21):F0004-F0004
徐飞龙同志出生在浙江东阳的一座小山城,年幼时生活清贫,投身于建设行业第一线,摸爬滚打中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他在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中,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实践操作,先后取得了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等资质,他所负责建设的项目工程也获得了“钱江杯”、“西湖杯”、“黄山杯”、“琥珀杯”等多个省、市级和国家级大奖。  相似文献   

7.
超市保安与超市厨师发生口角,然后相约外出“单挑”,保安将厨师残忍地杀害,并拿走了死者的手机。为遮人耳目,第二天他照常到超市上班,然后出逃。他购买新手机卡,但当他用死者手机打电话时忘记了换卡,露出了马脚。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为了自由而战的斗士,不停奔赴各地演讲、宣传,一天他选择在一家宾馆住宿。宾馆老板有只漂亮的鹦鹉,它一看见斗士就尖叫“自由!自由!”自由斗士觉得鹦鹉太可怜了。它理应得到自由,这也是自己分内的事。夜半三更,宾馆老板熟睡时,他悄悄起身,打开鸟笼门,小声地对鹦鹉说:“快出去吧,现在你自由了,只要飞向天空。整片天空就是你的了。”  相似文献   

9.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13):33-34
背景:2009年5月,一个名为“小三论坛”的网站悄然创建。创建者“新生活”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当初他为写一篇关于婚姻法律的论文,上网搜索资料时,发现很多家庭被第三者破坏,当时他很鄙视“小三”。在浏览了大量“小三”的故事和情感博客后,他深感第三者现象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做电子商务的他突发奇想,创建了“小三论坛”。  相似文献   

10.
李邑兰 《法治纵横》2014,(24):23-25
褚时健说,他还在牢房时,已经开始一遍遍用脚丈量每株果树的距离。86岁的褚时健依然喜欢抽烟,他抽一种云南玉溪烟厂推出的“庄园”,说话时,烟一根接着一根,“不能把习惯都戒了。”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今褚时健生活的半径是从家到“庄园”,“庄园”是他的褚橙生产基地,2400亩,位于云南哀牢山脉中部小镇戛洒。  相似文献   

11.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12.
指甲缝中的罪证——福建省华安县系列投毒杀人案侦破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熠彬  陈楠 《警界科海》2003,(12):18-19
当“神棍”陈水金掏出“毒鼠强”,准备再次下手时,还是犹豫了一下,他环顾四周确定空无一人后才投了毒,随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他自以为动作利索、不留破绽,即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奈何他不得。不过,他后来还是忽略了一个促使他阴沟翻船的小细节……  相似文献   

13.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1,(30):16-16
毛泽东喜欢谜语,尤其喜欢出谜语让大家猜。他曾出谜面“慢慢走”,打一人名,答案是“徐向前”。令人叫绝!包罗万象的毛泽东诗词也被民间许多制谜高手作为创作题材,产生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谜语。  相似文献   

14.
钱雨伶 《检察风云》2013,(22):71-72
初见时,瘦小身板,斑驳银丝,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生活中,笑声爽朗,爱交朋友,他是大家眼中的热心肠;工作时,一丝不苟,勤恳敬业,他是百姓心目中的优秀检察官……他就是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优秀侦查能手”黄新平,同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黄”。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安徽省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省交通、金融、海关、建筑等九个重点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人们说起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的交通厅长因贪污受贿而频频落马的事情,时任安徽省交通厅厅长的王兴尧有点坐不住了。他向在场的省领导拍胸脯说,我向省领导打包票,安徽的交通系统不会出问题,请省领导放心!然而,时隔一年后,这个“打包票”的王兴尧却被纪检部门“双规”了。“进去”之后,他就痛哭流涕地交代了自己的“严重问题”,全然没有了在预防犯罪会议上打包票时那份气慨。在他“进去”前后,安徽省检察机关从公…  相似文献   

16.
虚惊     
“您是张局长吗?我是计委老王!”“什么!纪委?”张局长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纪委?纪委找我会是啥事呢?莫不是我的那些事被什么人捅到纪委去了?一时局长心里七上八下,心跳加快,以致手里的云烟掉到了文件上还不知道,竟把文件烧了一个窟窿。不会,绝对不会!我收的那些东西一无证人,二有发票,而目一件件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可谓“天知地知我知”,不会出纰露……莫非是……糟了,肯定是那个要我给他儿子转合同的老李头,当时他给我那个红包时,就很是不情愿张局长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突然两眼一黑,脑子一片空日,什么出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7.
吴敏  浩然 《法制与社会》2011,(17):26-28
他明里在网上高调撰文痛斥“崇拜金钱,权力至上”,侃侃而谈其反腐经验,甚至于父亲过世时公然在灵堂上张贴“拒收礼金”的字条,并退回或上交部分礼金以示清白:由于在公共场所始终保持着清廉、干练、上进的正面形象,他在当地民间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一些行为举止甚至在当地社会上被传为美谈:在出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还在全省首开先河地成立了县级巡视组,  相似文献   

18.
从公社团委书记到县委书记再到河南省许昌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这是王国华29年的仕途。王国华出任县委书记时年仅35岁,是当时河南省里最年轻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当地政坛上的一颗新星。可惜的是,因他“批发官帽”、大肆敛财最终折戟官场。  相似文献   

19.
三国时吴国人赵咨博闻强识,思维敏捷。孙权做了吴王后,提拔他做中大夫,派他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对他以礼相待并问道:“吴王是怎样一个君主?”赵咨说:“是一个聪明仁智、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相似文献   

20.
孙剑 《政府法制》2012,(31):24-24
接受交通处罚时,交警出具的处罚决定书联系方式一栏惊现“昆明排卵期”字样。这让昆明市民王先生坐不住了。他找到记者说:“莫名其妙的错误,这样的工作也太粗糙了。”据王先生说,当时他现场提出异议,接待民警分析说可能是换新证时输入错误,让他自己到车管所找交警更改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