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文学也是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更好地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服务,为热爱和献身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收集、珍藏、展示、交流、研究、教学的平台。建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也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 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伊始,我国已迈上文学现代化的历程。目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关于文学发展战略的考虑和制订,既不能脱离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现实,又不能无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学,应该追求以下的思想目标:①树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崇高精神;②发展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观念;③培养健全的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④继续增进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审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出于各个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不少民族的文化仍然停留在广大人民的口头上。因此,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学如同我国的地下宝藏一样,丰富而又多彩。今天,它已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以及高尔基、鲁迅,对民族民间文学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民族民间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被誉为共产主义文学萌芽的新阶段。但是,反革命修正主义者其中最凶恶的是“四人帮”,用人  相似文献   

4.
8月的塞外山城承德,秋高气爽,山明水秀。23日至27日,“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80余名少数民族文学专家学者及来宾参加了会议。两岸学者坦诚相见,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诗歌、音乐、民歌等诸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示了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较高的学术层次。这次“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是由河北省承德市纳兰性德研究会和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共同发起和承办的。两会均系民间学术研究团体,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上各有建树。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以我国清朝满族著名学者、词人…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伟大成就之一是“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了五十多个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且指出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的新的概括,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工作,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出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各民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各民族中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真正成为民族和国家的主人。因此,这个时期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我国这种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我国…  相似文献   

7.
陈国新 《思想战线》2006,32(2):73-78
胡锦涛关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只有巩固和发展这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奚云华 《今日民族》2005,(11):27-2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处理和对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的与时俱进,把处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提高到了是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他在这里讲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形成的民族。根据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旧式民族必然要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但是从民族的四个要素来讲,社会主义不会使民族特征消失,而是它充分发展繁荣的时代。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关系已明显地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本文力图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诸方面来反映并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成果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章雨 《新东方》2006,(6):27-2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模式写入宪法以来,我国民族经济立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的实施遇到了多方面的实际困难。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民族经济立法等应该有相应的调整。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经济法制建设遇到的问题我国现行民族经济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民族文学》自创刊以来,即以其“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办刊风格,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扮演了展演场与聚集地的角色。文章以《民族文学》 56个民族作品专号为例,从民族文学的文本呈现、民族文学的理论建构、民族文学的互动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在举出文本实例的基础上,从学理的深度阐述了《民族文学》办刊事业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各个民族由于历史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以及由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审美观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认真地探讨这些特点,对于批判地继承各民族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新风尚,是很有益处的。傣族文学集中地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观傣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他们大都在平坝江边傍水而居。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光秀丽。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优厚的生活条件,也培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有关发展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认识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其一: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一部分的提法并未过时。在现时我国条件下,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把民族问题看成“全局性”问题,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它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它不仅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且必然触及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方面,包括人们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心里素质等方面的变革。因此,在各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涉及到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出现新的民族关系和新的民族问题,这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50~60年代各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的。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占全国领土总面积60%以上这个基本国情出发而作出的科学论断,它为我国今后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用客观冷静的目光观察我国的民族工作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我国各民族都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民族压迫,各民族都获得了程度不同的巨大发展。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的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初步…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族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大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加强和逐步完善民族法制,既是健全和完备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民族法制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法,它是适应我国国情,调整民族关系,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权利,使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17.
历时五天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于今年8月27日在河北承德市圆满结束。 这次会议展示了海峡两岸学者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和研究方法,同时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学、诗歌、音乐、民歌等方面的某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其识,显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较高的学术层次。  相似文献   

18.
民族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之一,针对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我国民族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必须处理好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的好坏事关大局,关系着边疆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建立并已得到发展。对促进或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及时发现和解决民族关系中的隐患,对民族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对于巩固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民族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民族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如果没有民族法制建设,或者说在理论上不承认民族法制建设的地位,在实践中不重视民族法制建设,那么,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就是不全面的,是脱离我国国情和云南省情的。首先,要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高度来认识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我国几千年的历史,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事实都证明,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在战争年代就制定和颁布过《对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