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对27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籍贯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不显著,刑侦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活力、学习奉献和学习投入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刑技类专业的学生,学业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在学习投入及其所有附属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学业自我评价较差的学生,理想型入学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投入及其所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就业型入学动机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公安院校体改生学习价值观的现状,对210名体改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改生的学习价值观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体改生学习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籍贯体改生学习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体改生学习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刑技类专业的体改生在功利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刑侦类专业的体改生;学业自我评价良好的体改生在学习价值观及其所有附属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学业自我评价较差的体改生;理想型入学动机的体改生在学习价值观及其所有附属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就业型入学动机的体改生。  相似文献   

3.
从某公安部属院校随机抽取了2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状况。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学生专业承诺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籍贯学生专业承诺的差异不显著;刑侦类专业的学生在继续承诺上得分显著高于刑技类专业的学生;学业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在专业承诺及其所有附属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学业自我评价较差的学生;理想型入学动机的学生在情感承诺上得分显著高于就业型入学动机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公安院校体改生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对210名体改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体改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体改生学习投入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体改生学习投入的籍贯差异不显著;体改生学习投入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不显著;体改生学习投入的原本科专业和现所学专业的差异均不显著;学业自我评价良好的体改生在学习投入上得分显著高于学业自我评价较差的体改生;理想型入学动机的体改生在学习投入上得分显著高于就业型入学动机的体改生。  相似文献   

5.
以493名高职大学生为被试,笔者采用问卷法考察了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主要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高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显著,但性别差异不显著。二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一年级学生;文科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理科生。(2)高职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高于一年级学生。文科生的学习动机高于理科生。(3)高职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及其各子维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效果,采用《大学生学习价值观量表》和《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对某公安院校2010和2011级27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及其附属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附属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人发展和责任性是学习活力和学习奉献的有效预测变量;责任性是学习专注的唯一有效预测变量。可见,学习价值观与学习投入存在密切关系,改善学习价值观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公安院校体改生学习价值观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效果,采用《大学生学习价值观量表》和《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对某公安院校2011级210名体改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学习价值观及其附属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附属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人发展、功利性和责任性是学习活力和学习奉献的有效预测变量;个人发展和责任性则是学习专注的有效预测变量。可见,学习价值观与学习投入关系密切,改善学习价值观水平有助于提高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警察学院为样本对194名警校生的自我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公安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相对偏高,其中自我规划能力最低;2.男女生在自我管理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生自我认识能力明显大于女生,女生自我约束能力大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在自我约束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4.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会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某些维度;5.除了自我认识的维度外,担任干部的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规划维度上均略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以某公安院校20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性别、年级、籍贯、专业和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但在具体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和幸福体验维度上,学习条件感较好学生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学习条件感较差学生的得分。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希望相关研究结果对公安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境量表(POMS)对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化学工业学校和新疆财经大学共1000名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公安院校学生在"愤怒""疲劳""抑郁"和"紧张"四个消极维度上得分均高于非公安院校学生,特别是在"愤怒"和"疲劳"两个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而在"精力"和"自尊"两个积极维度上显著高于非公安院校的学生;公安院校中专学生在"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四个消极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公安院校大专学生,而在"精力"和"自尊"两个积极维度上显著低于公安院校大专学生;公安院校学生在心境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学生经济境遇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经济境遇调查问卷》,运用SPSS10.0进行oneway ANOVA(单独立样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统计分析和Spearman相关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业成就与生活学习费用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214(p〈.05),并且因生活学习费用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F=2.318显著,p=0.039〈.05);学业成就与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141(p〉.05),学业成就在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上的差异检验不显著,(F=1.047不显著,p=0.375〉.05)。结论:生活学习费用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反而越差,但生活学习费用不同水平对学业成就影响的详细信息需要后续研究作更深入的探讨;学业成就不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效果,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某公安院校2009级20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及其附属雏度与学习倦怠及其附属维度大多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维度是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可见,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存在密切关系,改善专业承诺水平尤其是情感承诺水平有助于降低学习倦怠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以某公安院校20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除个别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对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产生预测效果,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期望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的教务工作者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减轻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以有益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大五人格量表,选取3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自我和谐三个维度上,自我的刻板性维度得分最低,自我的灵活性维度得分最高;(2)症状自评中,强迫症状维度得分最高,恐怖维度得分最低;(3)在人格的五个维度上,开放性维度得分最高,宜人性维度得分最低;(4)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维度上,来自城市、农村及乡镇的“90后”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和谐总分和宜人性人格维度上,父母间关系非常亲密融洽和父母间关系紧张疏远的“90后”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5)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人格的外倾性、开放性、神经质及宜人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灵活性与人格的外倾性、开放性、神经质及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刻板性与人格的开放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责任感和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各项因子均与人格的外倾性、开放性及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389名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总体特征中,放松、自豪和羞愧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兴趣、焦虑、放松维度上有显著差异;(2)大二学生的学业情绪中,不同的维度与学业成就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运用问卷法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1)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程度相对偏高,其中职业意志平均分最低;(2)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3)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对警察职业认同感的程度,但会影响警察职业认同感的某些维度;(4)公安院校专科大学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程度显著高于本科大学生;(5)体改生和学历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警察职业价值因子上学历生显著高于体改生;(6)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亲戚中是否有警察对警校生的职业认同感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作用。(7)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对警察职业认同感程度没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大学生是警察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安机关职能转型的关键,是公安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对比研究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在入校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公安院校大学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普通院校大学生却显著下降,这揭示了公安院校实践教育的优势.回归分析发现,职业认同可显著正向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公安院校也更重视职业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28名公安院校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专业、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感差异不显著,学习动机的部分维度在年级、籍贯和学习成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希望相关研究结果能对公安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新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采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Ⅱ,通过分层抽样法抽取某省公安院校公安类学生,了解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较高,年级、警务化管理、父亲学历、入学动机、招录政策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嫉妒量表对14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普遍存在,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爱情嫉妒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学业嫉妒、经济嫉妒、就业嫉妒上分数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显著;文科大学生在经济嫉妒上高于理科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除爱情嫉妒以外,在其他五个维度上非独生子女的嫉妒分数高于独生子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