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准权都将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相似文献   

2.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人命关天,应慎之又慎。“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是我国死刑制度的基本政策。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  相似文献   

3.
[文(令)号]法发〔2007〕11号[公布日期]2007.3.9[类别]程序法.刑事诉讼中央决定改革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的做法,将死刑案件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并要求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案,确保死刑案件的办理质量。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  相似文献   

4.
法律解读     
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为了加强对死刑判决的审查复核工作,严格掌握判决死刑的标准,确保死刑案件定罪量刑准确,应当依法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根据该决定,《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修改为:“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该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保障了死刑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适用,彰显了保障人权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决定,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并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死刑案件审判程序和复核程序,以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核准权的收回,对于严格控制死刑,统一死刑的适用,落实宪法人权保障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死刑核准权的权力复位只是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第一步,对死刑复核程序如何构建,如何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如何完成其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能否有效发挥。作者拟从检察机…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已于2006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0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死刑复核问题是当前中国司法界的热点问题.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根据这一修改,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将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省一级的高级人民法院将不再拥有核准死刑的权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背景: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准权都将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为了这一天,最高人民法院早已开始“打扫房间”,比如200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对案件重要事实和证据问题提出上诉的死刑第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经过近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已于2006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0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12月28日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的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对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判处的所有死刑案件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此前授权给各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的所有文件同时废止。这是新中国近60年法治建设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庄严的时刻。它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建设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傅达林 《中国律师》2006,(12):62-62
10月31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对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进行修改。根据这一修改,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准权都将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这是我国立法机关1983年对法院组织法第13条作出修改后的第二次修改,来回往复之间,见证着中国刑事司法20多年来的制度变迁。死刑复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江淮法治》2008,(8):4-5
15% 死刑案件核准权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制度重大改革如期实施到位.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透露:2007年,因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原因不核准的案件,占复核终结死刑案件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行《刑诉法》第三编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所有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核准职责。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核准权下放给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在法律上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死刑核准权下放的法律根据是否充分,不同位阶之间的法律是否和谐、统一,都是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早在本刊1996年第3期中以《死刑复核程序:名存实亡的现实》为题,刊登了时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的罗书平法官的文章,呼吁对法律规定的独立于"两审终审制"以外的"死刑复核程序"必须严格执行,而不能与二审程序"合二为一"。在按照中央的决定,即将收回死刑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的今天,时任执行局局长的罗书平法官再次给本刊写来了有关死刑核准权"归位"前后法律适用的文章,针对司法实践中已经和可能存在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张:《人民法院组织法》中有关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核准权的内容与基本法律相冲突,亟待删除;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核准权的"归位"工作宜分期分批进行;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方式原则上限于"法律审",一般不直接提审被告人;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二审和复核必须开庭进行;在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核准权逐步"归位"的"过渡期内",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核准程序必须与二审程序相分离,坚决杜绝"合二为一"的做法,具体分离的方式可以变通进行,等等。作为一种观点、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地方审判实务部门的作者的一家之言,本刊一并予以发表,欢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论死刑核准权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道鸾 《法学杂志》2004,25(3):13-16
生命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依法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将大部分死刑案件的核准长期下放造成了严重的弊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在刑事司法领域保障人权,应当通过立法,将部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大区分院是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6-8日,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死刑案件均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为了适应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需要,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它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以下简称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行使。同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上述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云南昆明杜培武案、湖北京山佘祥林案、河北唐山李久明案等一系列错案的出现,死刑复核程序被抛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经受着舆论界和理论界的批评和质疑。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将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省一级的高级人民法院将不再拥有核准死刑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本刊广州5月25日讯(记者王运声)5月23日至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围绕如何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分析查找问题,研究解决对策,确保今年下半年实现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的要求,确保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总体部署整体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会并讲话,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到会并作了题为《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刑事司法切实落实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20.
1.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31日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这一修改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有利于从程序上防止冤错案的发生。2.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确定我国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确定,目前全国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等鉴定事项的司法鉴定机构已有1819家。全国共有2.34万“三大类”司法鉴定人,一年来“三大类”鉴定业务量约为32万件,比上一年度增长20.2%。多头鉴定、重复鉴定、虚假鉴定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