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法制与社会》2010,(35):135-136
股东对公司的诉讼是股东纯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公司提起的诉讼。我国新《公司法》对此也做了许多相关规定,但是很多股东对公司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做全面的规定,鉴于此,对一般诉讼制度对该诉讼的非适用性、股东对公司诉讼的程序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公司体制中 ,各主体相互形成多种内部法律关系。本文就公司内部法律关系的诉讼构造和调整问题 ,从诉讼主体和诉讼类型两个方面做了分析。文章并不局限于公司法现有的规定 ,而是适当地引用了国外公司诉讼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张晓磊 《山东审判》2006,22(6):73-75
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诉讼、股东衍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公司怠于或拒绝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代替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侵害公司权益者赔偿公司损失的行为①。股东派生诉讼是为维护少数股东利益而设计  相似文献   

4.
股东诉讼制度作为股东权益的主要救济路径,是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公司法修订以来,我国开始涉足以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为基本内容的股东诉讼制度。在涉及公司内部纠纷的诉讼中,虽然很大部分是公司侵犯股东的合法权益或公司怠于行使权利而损害了股东的权益,但是股东之间的纠纷还是时有发生。因此,股东间诉讼问题的研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尉 《行政与法》2005,(6):121-123
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而公司又怠于行使诉权时,符合法定条件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要求补救公司权益的行为。股东派生诉讼区别于股东直接诉讼,有其自身的特点。鉴于股东派生诉讼的特殊性,在其诉讼提起程序中对原告资格、诉讼适用范围、诉讼过程中公司和其他股东诉讼地位的确立等都应作特殊的规定。为实现设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初衷,既要防止股东派生诉讼的滥用,又要对股东派生诉讼加以激励。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达州市恒成能源(集团)公司几年来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建设,在学习上、制度上和工作要求上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他们尤其注意加强对公司主要领导的监督制约,公司先后建立了《财务报销制度》、《监事会监督制度》、《总经理回避制度》等制度。根据制度规定,总经理财务报销必须由财务审核,工程验收由监事会负责,监事会主席签字后总经理审批,重大工程招标总经理回避,由工程技术人员、监事会、工会、纪委组成招标小组,招标结果报总经理审批。在物资采购上坚持货比三家,价格由职能部门、财务、信息部门多层审核,各部门签字后总…  相似文献   

7.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平 《中国律师》2002,(10):25-26
在通常情况下,公司的权利被侵害时,公司可以通过司法救济向侵权人主张权利。但是,当侵权人是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委派的董事、监事、经理时,公司就不能或不会通过诉讼来实现自己的权利。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因此而生。股东代表诉讼亦称间接诉讼或二级诉讼,是指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及实现其他权利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代公司提起的诉讼。股东代表诉讼和直接诉讼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不同。股东代表诉讼的依据是共益权,代表诉讼的原告既是股东,又是公司的代表人;股东直接诉讼…  相似文献   

8.
公司诉讼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组织和行为的规范性,并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法制水平、信用体系密切相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对近三年的公司诉讼状况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公司诉讼的变化、规律及难点问题,以期提高公司案件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是团体法,公司类型案件在诉讼主体、起诉条件、判决效力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而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及相关立法尚无对公司类型案件特殊诉讼机制的规定,完全忽略了针对公司团体性的特点而应给予公司类型案件的特殊诉讼对待,这使得许多公司类型案件无法在现有的诉讼机制中得到妥适的解决。本文认为,增强公司法的可诉性,构建适应公司类型案件特点的特殊诉讼机制,是完善我国公司法和民事诉讼程序法的迫切需要。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拟从分析公司类型案件的种类入手,从中抽象出公司类型案件的特性,论述由此决定的构建公司类型案件特殊诉讼机制的必要性,并针对公司类型案件的特性,提出对构建我国公司类型案件特殊诉讼机制的意见,以期对我国的公司法制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股东派生诉讼是当公司的权利受到损害,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公司股东可以代位公司进行诉讼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小股东之代表诉讼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股东之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遭受他人侵害,而公司怠于诉讼时,符合法定要件的股东以自己名义为公司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这种股东所提起的诉讼实质上是代替公司行使诉权,派生公司的诉讼,故被称为派生诉讼。本文以下将主要以美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为主线,并结合其他国家之规定,阐述这一制度。一、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利弊之争议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利与弊之争,基于此种争论产生了赞成说与反对说两种对立观点,以下作简要介绍。1.股东代表诉讼会导致股东滥用诉权(Strikesuit)说。有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是真正的权利人,因此当股东提起代表诉讼后,公司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根据不同的诉讼参加目的,公司可以共同诉讼人的身份参加原告方追究被告的责任;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第三人的身份辅助被告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3.
香港公司诉讼机制研究吴偕林任何一个诉讼,都是由诉讼参与人或参加人之间有关诉讼的行为或者说由这些诉讼上的行为所产生的关系而构成,因而研究香港的公司诉讼机制,实际上也就是研究公司诉讼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鉴于陪审团和证人与诉讼主体即公司...  相似文献   

14.
新公司法为公司追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损害赔偿责任,设置了包括公司直接诉讼、股东代表诉讼和监事代表诉讼等多种诉权行使方式。然而相对于公司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我国新公司法对监事代表诉讼的规定却未免失之过简,造成监事代表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监事会以监事代...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公司法》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该制度强化了股东对董事等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和制衡,对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和台湾地区的股东诉讼制度存在一些区别。笔者将两者诉讼股东的主体资格、前置程序、诉讼费用、诉讼结果责任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丁红 《中国司法》2003,(3):59-60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辨析 股东代表诉讼(representative action or derivative action)又称股东派生诉讼,它是指公司懈怠对公司机关成员的责任进行追究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依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 它与股东直接诉讼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对股东派生诉讼的争议起源于福斯诉哈尔波特案件,该案所形成的适格的原告规则和多数决规则,成为讨论公司在这一诉讼中的根源.英美法把公司视为必要的当事人,在诉讼中居于双重地位;日本法则将公司以诉讼参加人对待,可作为共同诉讼人或者辅助一方当事人.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未作安排,实践中倾向于把公司列为第三人.为了符合派生诉讼的本质和现行诉讼法的基本要求,股东应以公司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公司为原告,股东则取代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成为诉讼当事人.  相似文献   

18.
集团诉讼制度是解决在诉讼领域存在的集体行动障碍的制度安排。集团诉讼制度的独特品性在于克服集体行动的障碍,生动体现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发展。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与集团诉讼制度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集团诉讼制度的缺乏有着密切关联。为了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我国有必要引进集团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THESYSTEMOFLAWSUITOFSTOCKHOLDERREPRESENTATIVE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第三人责任及实现其他权利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代公司提起的诉讼。在美国,此类诉讼称为派生的诉讼,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称为股东代表诉讼。一、股东代农诉讼制度的法律价值公司的利益是股东、债权人、职工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当公司遭受到不利益时,公司的机关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挽回公司的财产利益损失。但并非事实都能如此,当公司机…  相似文献   

20.
关于设立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设立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在现代公司中,董事作为公司的受任人,对公司负有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在特定情形下,董事对公司的股东也负有信任义务。当董事违反其对公司所承担的义务并致公司受损时,符合条件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可以提起诉讼;而当董事违反其对股东所负的义务并使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可以提出诉讼请求。由此可见,股东依法享有两种诉讼请求权,其中,为公司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通常被称为代位诉讼(DerivativeAction),为自身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则被称为直接诉讼(Di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