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身份主体共同犯罪之定性难题及前提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远 《法律科学》2010,28(2):79-87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逻辑使得多元身份主体共同犯罪情况下的定性问题成为我国"共犯与身份"问题的核心难点:无论统一定罪说、分别定罪说还是区别对待说,均无法妥善地实现共犯制度适用的逻辑自洽性、周延性以及与罪刑均衡原则之间的协调性。我国共犯处罚原则设定要求的"确定刑罚以确定共同所犯的罪名为前提"的制度逻辑是形成上述困境的真正原因,改变我国共犯制度逻辑之"主体间性"为应然的"单方化"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抢婚"习俗,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中独特的"抢婚"规则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抢婚"方式建立的家庭离婚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另一方面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思维意识却没有相应转变,这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冲突: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所理解的"国家法"与苗族村寨群众在改变了原有的婚姻习惯法传统规则后所引起的"特殊冲突",这成为基层司法实践中的新"困惑"。  相似文献   

3.
丁圣 《法制与社会》2011,(5):273-273
对于保险实务中普遍存在的"法定受益人"现象,而现今的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纰漏,如何认定保险合同真正的受益人成为了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而有无必要引入"法定受益人制度"在理论界也是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视野观察,有限合伙已然成为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组织形态选择,然而作为"舶来品"的我国有限合伙机制,对普通合伙人欠缺制度层面的约束,相关配套机制尚待建构,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成为空谈,其结果导致有限合伙型股权投资基金制度难以在我国落地生根。本文旨在剖析有限合伙核心机制对"管理人中心主义"的支撑作用,检讨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制度缺失,提出有限合伙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的完善路径,以期促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贯彻与落实,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大调解"体系已成为了当下时代最强烈的召唤。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解决公民普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减少诉累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基层诉讼调解制度为"大调解"体系下最基本最广阔的构成部分,已然成为了我们必须着眼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结合"大调解"体系,在对现有诉讼调解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之上,分析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中所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提出些许完善该制度的构想及建议,以期充分的发挥该制度在现代民事诉讼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致命缺陷,也是我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环境行政违法"按日计罚"制度和环境犯罪"按日计罪"制度是弥补此法律缺陷和遏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当今世界有少数国家通过立法对环境犯罪"按日计罪"制度作了明确规定,美国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尽管环境犯罪"按日计罪"制度与我国传统刑法理论有颇多冲突,但是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借鉴环境犯罪"按日计罪"制度。  相似文献   

7.
回溯中国法治的历史长河,从法家推广的"告奸"①到儒家推崇的"亲亲得相首匿"②,立功制度自产生以来就始终伴随着激烈的争辩。时至今日,立功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纳入我国的刑法体系。作为重要的法定量刑情节,立功制度对犯罪分子所应承担的罪责与实际处罚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立功制度的利益模型进行分析、推演、改造,探索立功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笔迹鉴定在现代诉讼中日益增多,因其鉴定多依赖于"经验知识",不具有可验证的重复性,也无法接受实证的重复性检验,致使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分歧,尤其是遗嘱笔迹因书写人死亡,其鉴定结果更富有争议。香港历经"八年"旷日持久的"世纪遗产争夺案"中的笔迹鉴定颇具典型意义。笔迹鉴定结论如何在法庭中出示以及法庭对有争议的笔迹鉴定结论如何采纳或者排除,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度问题,还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因此,对笔迹鉴定结论的研究与探讨成为司法鉴定制度和证据制度必须直面的带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卢亚磊 《法制与社会》2010,(14):29-29,34
美、法两国被誉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制度典型的代表国家,宪政建设方面巨大成就及违宪审查制度保障宪法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二者相同之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开创性和"结社契约案"的标志性是两国违宪审查制度形成的渊源所在,由此而形成了普通法院审查模式和专门机关审查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宪法成为"活的法"。本文从器物、制度两层次展开对两国违宪审查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有益于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于雷 《检察风云》2011,(16):6-7
良法的问题最终还是一个标准问题。美国绩效评估制度将"良法"定位于"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社会服务",于是一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山寨产品"、"山寨文化"扎根民间,迅速成长,成为一种代表复制化、模仿化的产业现象,代表平民化、娱乐化的文化现象。"山寨产品"、"山寨文化"制造者立足模仿,乐于模仿;少有创新,难有创新。它们在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假冒伪劣和低俗恶媚。以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去考量不难解决"山寨"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隐蔽作证"作为一种特殊的作证方式,也是国际公认的一项保护证人的重要措施。"隐蔽作证"制度在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我国立法中还没有相关规定。我国证人保护的现状呼唤新的立法和诉讼制度的改革。本文通过对"隐蔽作证"制度的针对性阐述,探讨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和保障性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倩 《法制与社会》2011,(12):152-152,169
晚清危局,内外交患。西方列强对我国侵害不断,国耻弥漫,甲午之战、日俄战争;同时,这也破灭了实业救国的残梦,"宪政"成为学习西方的重中之重。而新兴之强国美利坚,成为清末所学习和考察的重点,其联邦制制度被广泛传播,并付诸实验。但此一制度却未能使中国富强。  相似文献   

14.
李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217-218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加严峻的"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刻,中央重拳推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千百年来素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我国农村养老传统无疑是颠覆性的改变。在对河南省洛阳市选定的偃师和栾川二个试点县推行情况进行调研后,笔者看到了这项深得人心的惠民政策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取得的实效。但同时,也发现政策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便在以后的推广中加以改进,使各级政府真正做到"把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15.
执业医师制度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执业医师进行科学划分并配置符合其特点的制度安排,将对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执业医师的签约首诊制度、转诊分级医疗制度和多点执业制度产生积极影响。美、英、德等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各具特色,其中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规则值得我国效仿。我国全科医生制度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推进,上海和深圳全科医生试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全科医生制度"政策推进型"模式应当逐渐被"法制推进型"模式取代,完善《执业医师法》是我国全科医生制度法制化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行政与法》2010,(7):40-42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吉林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吉林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庄绪龙 《法治研究》2010,44(8):70-75
目前,学术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价值、社会效用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始终没有形成思想和学术上的合力。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刑事和解的适用在"修正"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同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些缺陷成为合力形成的最主要障碍。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思想和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制度的保障机制,如加害方"真诚和解"、被害方诉权实现、司法效率保障等保障性制度,为使刑事和解制度真正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有益模式进行制度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宏亮 《江淮法治》2011,(11):51-51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家长、学校和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我认为在家长长期不在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实行寄宿制,同时设立"代理家长"制度。可以让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  相似文献   

19.
"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在刑事和解中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成为刑事和解的两大功能。然而"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的产生原因与适用范围均不相同,旨趣各异,将二者试图融合在刑事和解一项制度之中,将直接影响到刑事和解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和妥当性。宜分化刑事和解的功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分别实现"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  相似文献   

20.
李娜 《法制与社会》2011,(22):267-267
许霆案发生后引起轩然大波。大家均对此案的定罪量刑进行了热烈讨论。一个小人物被放大的同时折射出的是某些社会病态,是体制机制约束之外的"意外"。然而这些"意外",在社会滚滚向前的车轮下必将成为"必然",正是这些"必然"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