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实现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目标,克服法官自由裁量权太大,导致部分案件裁判不公或部分当事人利用证据规则不完善搞突然袭击,拖延诉讼和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方便当事人利用诉讼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正确地行使审判权,加快审判改革的进程:但是,《证据规定》的第三十五条却存在一定的瑕疵,为此,  相似文献   

2.
邬红旗 《中国律师》2001,(12):17-18
律师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也能够监督审判人员公正审判。目前,有些审判人员不注意审判程序,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律师发现这些问题后,通过提出异议和向法院反映,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茂丰 《法制与社会》2011,(23):108-109
民事审判合法公正建立在程序公正、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基础上,同时还与司法环境、审判机制密切相联系。我国当前包括民事审判工作在内的整体司法公信力并不高,如何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保障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各项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恰当行使释明权是体现法官司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释明权的性质、范围、方式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在民事审判中,法官行使释明权应该在坚持中立原则的基础上,以公开、公正的方式去探知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当事人双方的专业技能、法律知识、诉讼经验、经济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体察,以实现诉讼为目的,平等地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5.
缺席审判是当事人一方未到庭法庭依法继续进行审理的制度。公正与效率是司法改革的基础,实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也是是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两大法理基础。缺席审判制度体现了诉讼公正价值对诉讼制度设置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法律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对公正价值的追求和遵守。本文指出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还同时体现在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追求诉讼时间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审判公正是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重要原则。其中,程序公正至关重要,刑事审判程序公正与否是决定刑事审判实体公正与否的首要前提。刑事审判程序公正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是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在我国,现行法学学说中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乃至程序虚无主义观点,我国法律制度在刑事审判公正原则构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原则,也是确保法律审判实现公正公平的重要手段,当今的民事审判方式尚存在不尽合理之处,必须秉承程序正义原则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方能更好地实现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审判公开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实现诉权、确保审判程序公正的重要基础,它是社会发展和文明提高的产物,是司法民主、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事审判部门日前提出八个明明白白的要求,以确保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一是文书送达要明明白白。诉讼过程中,审判人员要提高程序意识,对起诉书、答辩状、应诉通知书、地址确认书、传票等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文书,要准确填写,明白解释,让当事人真正理解各项文书内容,行使好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评析审者兼诉的种种现象和原因,阐明诉审分立对于诉讼公正的意义。作者认为,诉审分立的实质是诉审制约。诉制约审判,是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其意味着审者不能兼诉,也不能随意干预诉。法院依职权对诉进行正当干预,就是审判对诉的制约,这意味着诉不能是当事人完全任性的行为。理清诉审分立与制约的关系,将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民事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