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54年的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公布和实施,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宪法从起草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历时8个月零12天。最初,陈伯达在1953年十一二月间写了一个稿子,没有被采用。从1954年1月9日起,毛泽东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重新起草,小组成员是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这一稿,修改了七八次,后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2.
正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调整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同时社会生活及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宪法或修改宪法来保持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统称为"五四宪法")。这部宪法从起草到通过,历时8个月零12天。从1954年1月9日起,毛泽东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重新起草,小组成员是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这一  相似文献   

3.
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插话(节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插话(节录)(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当谈到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时,毛泽东说:宪法起草小组自一月七日开始工作,三月九日工作结束。起草小组进行了一度工作后,由董必武、彭真、张际春等同志组成了研究小组,还请了周鲠生先生...  相似文献   

4.
正1952年12月24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向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提议"开始进行起草选举法和宪法草案等准备工作"。据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13日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宪法。1953年底,毛泽东带着宪法起草小组成员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乘专列前往杭州,开始宪法起草工  相似文献   

5.
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北京诞生。北京的秋天是迷人的,但这一年的秋天,似乎因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而与往年更为不同。新宪法的起草是从1954年初开始的。一个由各个阶层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这项工作。毛泽东对这件事情更是关注。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刘庄,由他率领的起草班子正紧锣密鼓地工作着,一读稿、二读稿、三读稿顺利地起草出来了。在北京的刘少奇对此也极为关心。2月28日至3月1日,由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的三读稿。3月9日,杭州的起草小组又提交了四读稿。3月12日、13日、1日,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一直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但随着政治建设任务的加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制定宪法以代替《共同纲领》就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1952年底宪法起草工作开始启动,后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在1954年9月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7.
1954年3月初,毛泽东修改审定了《宪法草案初稿说明》,并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起草小组”的下款。这是一篇重要文献,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和他领导的小组起草宪法的指导思想。《说明》在讲到国家主席问题时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21,(1)
西子湖畔,沿着北山路一路前行,找到北山路84号,一栋依山而建的青灰色二层小楼出现在眼前。正是这里,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治国,须有一部大法。”1953年12月,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乘专列离京赴杭。在西湖边,他们用了77个日夜,完成新中国第-部宪法草案初稿。因在1954年颁布.故称之为“五四宪法”。  相似文献   

9.
1953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宪法起草小组,由毛泽东亲自领导,小组成员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12月27日,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来到杭州。当时,原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已调上海任华东局第三书记,谭启龙接任浙江省委书记。为了给毛泽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谭启龙把毛泽  相似文献   

10.
彭姝 《学习月刊》2010,(16):9-10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的国家.又是一个宪法多变和政体多变的国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为法国的第十六部宪法,1958年由戴高乐负责起草,同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这部宪法确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宪法起草小组的工作计划给刘少奇并中央的电报(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五日)毛泽东少奇同志并中央各同志:宪法小组的宪法起草工作已于一月九日开始,计划如下:(一)争取在一月三十一日完成宪法草案初稿,并随将此项初稿送中央各同志阅看。(二)准备在二月上半月将初稿...  相似文献   

12.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亲自带头起草了1954年宪法,了解此次起草的过程对研究毛泽东宪政思想和推进我国宪政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5,(2)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要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如果没有制度的力量,不把规矩立好,经济再强大也会被打败。在毛泽东的力主下,1953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为了起草好这部宪法,毛泽东倾注了很多心力。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带着宪法起草小  相似文献   

14.
一部建国纲领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中国的建国大纲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是一份具有国家宪法地位和作用的文件。当年,《共同纲领》的起草是筹备建国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周恩来亲自领导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承担了起草《共同纲领》的任务。周恩来与毛泽东动手专门为之撰写、修改、加工和完善,为《共同纲领》的出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共同纲领》在数易其稿后提交新政协第一次大会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在1979  相似文献   

16.
<正>(一九五○年五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经公布,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我现在就这个婚姻法的起草过程中所接触的问题以及其他需要着重解释的问题,向大家作一些说明。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婚姻法是怎样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过的一个婚姻大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布的第一个大法。这部婚姻法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奋斗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果实之一。它是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主持下完成的.这部宪法第一次用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本文试就毛泽东如何决策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始末作一番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今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胡乔木诞辰100周年,也是1982年宪法实施30周年。胡乔木曾经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被誉为"党内第一支笔"。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请您向本刊读者谈谈胡乔木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长,对这次宪法的修改作出了哪些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杨景宇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又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现在的人们称之为五四宪法。这部宪法,除序言部分外,分为总纲、国家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开始起草到最后通过,不知经过多少次修改。周恩来自始至终主持了起草工作,为《共同纲领》的制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解决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后的中国怎样建立一个新国家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这样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前,它实际上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