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构成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当代,宗教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可以是正功能,也可以是负功能,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是迥异的,这就是和谐与失序,稳定与混乱。在我国,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理性和人性是希腊古典文化的灵魂和精华。但由于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存在以及当时人们认知能力的局限,古希腊人实际上也与世界上其它民族的上古居民一样,心里充满着神圣的宗教情感,宗教信仰仍是他们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古希腊人既是理性的人,也是信仰的人,即使在少数圣哲的思想中,也是人性与神性并存,理性与信仰难分。  相似文献   

3.
社会事实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其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事实"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事实"的社会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盘运  安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196-196,208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正确理解宗教社会功能的作用问题,对于维护宗教和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教的社会作用历来具有两重性,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科学认识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积极因素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重大意义,从宗教工作的思想理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从国外内环境新变化、新趋势出发认真探索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新思维、新方式,充分挖掘宗教内在的积极功能,努力提高宗教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是历史的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应多从正面把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仰方面,积极引导宗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路。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提出颇久、研讨颇多,而许多核心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一课题的内涵和外延,认为"相适应",至少包含着共性和个性两个层次:即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和宗教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两个层次;相适应的内容包括宗教对社会的适应和社会对宗教的能动反应两个方面;对中国五大宗教来说,相适应的核心就是传统宗教(佛、道、伊)的"现代化"和现代宗教(天主、基督)的"本土化",而这"两化"都包括了理论和实践,即宗教活动和宗教教义两个方面,此"两化"的进程直接影响着"相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1.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与所处的社会制度相适应,这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2.宗教教义和宗教伦理道德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相适应的内在基础;3.我国宗教信徒与广大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信仰的差异是次要的,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根本的依据;4.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各宗教是能够不断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民间秘密宗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中国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信仰的宗教,因其组织和仪式简单、教义朴素而易于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同时也为下层人民提供了反抗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因而常常成为组织和发动群众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形式.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民间秘密宗教赖以生存的土壤并未被彻底根除.进入民国后民间秘密宗教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并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强调要"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工作实际相结合最富时代特征的重要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科学认识宗教的本质和规律,全面把握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更好的做好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核心命题是劳动分工的整体社会转型,其中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直接造成人的生存悖论。劳动社会分工牵涉整体社会改造,包括后来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古典社会思想家均切入这一命题,但未有客观的行动纲领,但这些理论阐释构成了近代以来全球各国现代社会建设的前提。中国社会理论丢掉了现代性起源环节,直接承接西方二战后的社会学理论,但因忽视现代社会理论的核心命题而存在缺失。当今中国的社会学界亟待正视中国社会现实,实现从社会学理论到社会理论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新解释范式,如何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以便对社会现实做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学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资本培育模式的研究,讨论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资本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参与和社会教育视角,文章利用日本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团体成员身份对环保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人口统计学和环境意识变量之外,团体成员身份也是预测个体环保消费行为的重要变量。另外,文章也发现不同团体的作用不尽相同,志愿者团体、市民运动团体和消费者团体成员身份变量显著正向影响环保消费行为,而政治团体和宗教团体成员身份对环保消费行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信仰再度出现繁荣复兴的现象,并表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民间信仰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但庞大的民间信仰群体同时也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巨大挑战。由于民间信仰具有自发性、松散性等特征,社会转型使其发展具有更多不确定性。在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信仰出现真空而公民意识却不断提高的转型社会背景下,如何应对与民间信仰相伴随的各种显性问题和潜在威胁,已经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的社会学分析 ,运用历史比较方法 ,揭示了它所具有的拉动中国社会结构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疆社会安全稳定关系新疆、西北乃至全国稳定。阿克陶县作为新疆南疆重镇,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较为复杂的社情。该县在宗教事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当前反分裂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来看,境内外"三股势力"竭尽全力煽动群众进行各种破坏活动,极端宗教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也愈加严重,抵御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任务严峻。需要通过加强边境管理、强化对可疑人员的甄别、核查力度,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加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筑牢社会稳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杀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基于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可以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繁杂、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共同信仰的缺乏等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原因。为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自杀,需要学校、学生自身和社会分别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冲突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法律控制的社会冲突是自然人与法人的行为冲突,这种行为冲突具有严重的反社会性。社会冲突的法律控制具有预警、宣泄、救济、秩序等作用,但也存在着范围不足、僵化和社会成本高等局限。完善社会冲突中的法律控制,需要以立法的方式确立利益主体的平等地位,明确界定产权,实行分配正义,确定社会冲突的多元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9.
By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social work, it shows a clear picture that both clinical social work and community work are "made out of" doing.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is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ocial work, proposes that the cycle of action research as the cours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by three reasons. First of all, the ethos of community practice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the action research, but also the drive for continue do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Secondly,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is the ability produced in practice through rationality, including activities to change the reality. Thirdly, the unity knowledge of knowing and doing is not a single cycle from sense to sensibility, but an endless cycle of both.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of practicing in rural development and anti-poverty social work practic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proposed by C. Wright Mills is not onl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about how personal life in relation to the society we live in, but also a possible solution for our daily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