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宪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谢洪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现行宪法颁布实施12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根本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2.
王振民  胡健 《中国法律》2012,(6):13-17,69,74
30年前的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四部宪法,与广纳民意、深得民心的1954年宪法一脉相承,同“文革”色彩鲜明的1975年宪法、“左”的思想尚未彻底清除的1978年宪法进行了果断切割。现行宪法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使命和任务,全面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在92年春视察南方讲话时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基本路线明确地写入党章总纲部分。这就充分说明了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我国宪法的原则时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这里讲的宪法原则,也是我国所有社会主义法律共有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3,(1):4-4
现行宪法实施三十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值得充分肯定:一是现行宪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列宁曾经科学地回答了“纸上的宪法”与“现实的宪法”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四次修改活动,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新出现的变化及时地写入宪法,包括“非公有制度经济人宪”、“市场经济入宪”、“依法治国入宪”和“人权入宪”。  相似文献   

6.
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施行,迄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间,我国人民遵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路线,根据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90年代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宏伟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保障宪法实施,  相似文献   

7.
王磊 《中国司法》2023,(4):22-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的文章中指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报告从15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8.
201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也是“依法行政”正式提出20年。党的十八大将“依法治同”方略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4日,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9.
陈珺 《中国律师》2002,(12):22-23
2002年12月4日是现行的“八二宪法”公布实施20周年的纪念日。“八二宪法”是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发展的产物,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宪法的完整概念应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以法制权之法。尽管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只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现行的“八二宪法”在序言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9,(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现行宪法是否仍然适用,有无修改必要的问题,已经自然而然地提到人们的面前了。首先,当前在我国宪法学界中,对于修宪问题大体上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宪法没有修改的必要,不主张修改宪法,持这种意见的同志认为1982年宪法和党的十三大报告基本上是一致的。“十三大报告是1982年宪法的具体化,或者说是在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几部宪法都有关于游行示威的规定。1982年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之一。在公民政治权利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管理国家的权利。彭真同志在关于修改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完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012年12月8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在广州举行了宪法与完政——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研讨会。本文为全国律协副会长朱征夫在宪法与宪政——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30周年研讨会上的致辞。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之际发表的《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署名文章中指出,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推进宪法监督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谈谈学习宣传宪法,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传承了邓小平同志一系列重要思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引用了邓小平同志有关民主与法制的一段著名论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4日是现行的“八二宪法”公布实施20周年的纪念日。“八二宪法”是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发展的产物,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宪法的完整概念应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以法制权之法。尽管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只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现行的“八二宪法”在序言中就明确地宣告了自身的最高法律地位和…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宪法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及其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鲁士恭值此纪念我国现行宪法(以下简称宪法)颁布实施15周年之际,研究探讨宪法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弄清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益于我们进一步领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方权力机关的个案监督·张剑林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能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在我们国家生活的监督中,人大作为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律特征张应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后来又写进了党章和宪法,这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发展和新贡献。所谓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09,(12):7-7,3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依法治国根本的是依宪治国。因此,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实施宪法,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一要务。6月11日上午,我省举行“江淮普法行”宪法报告会,特邀杨景宇同志作了辅导报告,引起热烈反响。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